东菱集团董事长李黑吉:我们的发展一直在路上
东菱集团董事长李黑吉:我们的发展一直在路上
介绍
2017年上半年,东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12.01亿元,同比增长50.8%;利润同比增长279.4%;利税同比增长164.63%。
到2020年,东菱集团总营收将达到3000亿元。东菱集团始终在发展的路上,东菱集团犹如天空中的雄鹰,越飞越高。未来东菱如何腾飞,靠什么才能越飞越高?请看东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黑吉在东菱集团2017年高端客户战略合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们的发展一直在路上
2017年,东菱集团
高端客户战略合作研讨会
演讲
(2017 年 7 月 15 日)
李喜记
东菱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回首从创业之初到现在,我们看到了什么?只有发展,才能生存;只有发展,才能壮大;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企业最棘手的人才问题。
只有发展,才能生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创办的村办企业很多,但存活到今天的,寥寥无几。我常常在想,他们创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也管不着。但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很强的自信心,责任心不到位,内心世界不够强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一次次屈服,导致他们在发展中处于特别被动的地位。
只有发展,才能强大。在东菱发展的37年里,我对“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不会停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前进的道路上,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闯过去,因为闯不过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看到无数失败的企业,员工哪里还有尊严?领导哪里还有面子?
第二,我们要对合作伙伴负责。因为合作伙伴把信任和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不能发展壮大,不能渡过难关,就对不起合作伙伴。对此,我深有感触,“船大才能抗风险”。正是因为我们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才迎来了今天这么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我还想说,发展壮大是对人民、对政府的责任,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东岭农民站起来了!发展起来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回馈社会。不发展壮大,没有道理,对人民、对政府、对进步的时代,没有办法交代,更没有办法感谢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宝鸡人、去过宝鸡的人都知道,我们开会的地方(宝鸡东岭皇冠假日酒店)以前是一处非常落后的棚户区,我们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努力改造这个地方。这个改变让我想到毛泽东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东岭周边的变化,正是东岭和宝鸡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企业最棘手的问题——人才问题。不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一切!东岭的人才在哪里?容天下人,才能办天下事。创业初期从金属制品,马上进入大工业领域(钢铁、有色、煤炭、能源、资源),吸引着各个行业能带兵打大仗的人才。凤县锌业的厂长来自东北葫芦岛,焦化厂长来自攀枝花钢铁,凤翔冶炼请来了广东韶关的专家团队,煤矿请来了安徽皖北煤电的团队。现在还请来了海尔集团的财务总监。东岭综合体吸引了身经百战的资深专家。 大产业、大建设平台,让我们的团队走进了西北、西南、华中,走进了华北的天津,走进了华南的广东,走进了华东的上海。东菱的人才在哪里?集团总指挥童明科,朋友遍天下,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童明科,朋友遍天下。东菱七大板块涌现出了孙红、梁保平、常晓辉、何强、李雷、李文宇、赵淑兰等人才,都在各自的板块上演绎了伟大的人生传奇!东菱“三部一办”的管理团队——蒋惠刚、袁荣、宋芳、李伟,充分利用系统化建设平台,把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我有信心,有了这个团队,我们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攀登任何高山。 2020年总收入3000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一定可以实现!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我们的发展永远在路上”的几点体会和体会。
环境搭建
长期以来,环境的好坏对发展至关重要。达尔文说:不管你有多快,有多强壮,都取决于你适应环境的速度,适者生存。
关于环境建设,我想讲以下五个方面: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向群众、向职工证明,我们不是为我们打工,而是想方设法调动各方积极性,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是为自己打工,为大家打工。我经常听到外界很多传言:有人说东岭的企业是李黑基私有的,也有人说是家族企业。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有必要说几句。1979年,我来到东岭,办黑白铁加工车间。1988年,黑白铁加工车间发生了一起伤亡事故。当时的生产队干部特别害怕,提出把黑白铁加工车间承包给外来人。因为加工车间太小,太差,所以没人愿意承包。当时,我出于一颗善良的心,不忍心看到加工车间十几个人没有工作,无法生存,就大胆地把加工车间承包了。 1995年,生产队选举我当队长。当时有村民问我:“现在你当队长了,这个企业是谁的?钱是谁的?”我的回答是:“长期以来,我们队里企业和村子是‘两张皮、两颗心’,今后我们要一起想、一起干。你们关心这个企业是谁的?它不是我李黑吉的,是咱们东岭村的。”
1999年,金台区政府提出将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村里持股比例最大,之后职工、村民都持股,其中我持股2.17%,是职工中持股最多的。从1999年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股份从未变过。1999年以后来东岭的人,没有一个是股份的。从1999年到现在,村民和职工每年都按照20%(含税)的持股比例拿分红,从未变过。
处理好改制国企员工待遇、集团领导与下属关系,是内部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东岭先后兼并重组了10多家国企,接收安置了上万名国企员工。从改制之初到现在,一直贯彻“一国两制”政策,让国企员工看到了东岭人的胸怀和善良。集团领导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包括我在内,我们都没有在生活条件上追求特殊待遇,一切都按规定办事。
我们完全走市场化选拔任用干部的道路,不管你来东岭多久,不管你是外地人还是东岭村本地人,只要你工作表现突出,我们就提拔你。我们处理上下级关系规范和谐,让更多基层领导和员工看到希望,心完全融为一体。我们的团队是现在和将来最有战斗力的团队。
民营企业要自觉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东岭集团从村办企业发展起来,自觉承担起一般企业所无法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在发展过程中,东岭集团积极担当责任,重组十余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安置上万名国有企业职工。东岭在宝鸡市棚户区改造上投入230亿元,建设了今天的新东岭城市综合体项目。东岭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修路架桥、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3亿多元,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并予以表彰。 2016年9月,在“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上,东菱集团荣获“中国扶贫开发·企业贡献奖”,是陕西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在行业合作中,如何营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实中,我们时不时会出现问题、矛盾,如何才能让合作伙伴感到放心呢?我们自己内心有个规矩,只要选择和对方合作,不管以后生意上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问题都归咎于我们。实事求是,想把事情做好,多为对方考虑利益。想把事情搞砸,脱离现实,只会找对方的毛病。我们深刻认识到,合作不能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是要坚守诚信,着眼长远,履行合同。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讲诚信,事情不会长久。即使外界有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东菱也要信守合同,为了东菱的尊严、品牌、影响力,我们说到做到。
由于我们长期在每一次合作中都恪守承诺,并为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我们在世界各国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金融环境。这次论坛我们邀请到了金融界的老朋友、好朋友、新朋友。首先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东菱的今天!
37年来,无论是在金融系统,还是与商业伙伴,涉及资金达数千亿元,东岭没有出现过一次不良记录。银行该贷就贷,该收就收,我们之间的合作非常愉快。同时也让各家银行看到了东岭的希望,年年有好运!他们也看到东岭就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油加得越多,粮食就越多。翻过高山,我们看到了晴天,翻过更高更多的高山,我们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晴天!
品牌建设
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企业500强
企业的品牌在哪里?绝对不是自诩的,也不是上级给的,而是在社会,在市场,在用户心中!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能让用户在更多的品牌中首先选择你,过去选择你,现在选择你,未来还会选择你。我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东菱牌金属制品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品牌的力量。同样,东菱钢铁的业务占全国销量第一,也是我们长期的坚持。“要买好钢材,就到东菱来!”市场很多人都知道,市场上东菱牌锌锭的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几百元,就是靠品牌、靠质量的结果。打造品牌就是树立我们企业的生命,有了蓬勃的生命,就一定有大发展的机会。打造品牌难,维护品牌更难!一个企业的品牌倒下容易,再树立品牌就特别难。毛主席说:人做好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东菱在品牌维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品牌维护,永远在路上! 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维护品牌难,提升品牌更难!提升品牌的路在何方?我觉得关键在人。
前段时间,在东菱内部视频会议上,我讲到“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标准、进一步提升品牌”,提到了两个人:
今天我们见到了酒店的总经理牛顿先生,在保持高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将酒店的开业时间提前了三个月,是他让酒店做出了许多改变。这位老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的到来必将提升东菱团队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东菱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在人上下功夫,把海尔集团原财务总监请过来,通过信息化、资源共享,减人增效,把原来的报告汇总时间从五天压缩到一天。
我也好奇,一个公司的品牌如果不能提升,那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时刻有危机意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一个不重视公司品牌的领导,一定会被时代的步伐抛弃!到时候,你的下属还有什么尊严?领导还有什么脸面?我想,东菱能有今天,和各位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是你们给了我们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的勇气和成果。借此机会,我代表东菱人向你们说一声谢谢!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团队建设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改革开放把土地分包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现在都是小规模经营,各干各的,所以很多农村并没有富裕起来。相反,全国十佳村把全体村民团结起来,越干越好,越干越好,越干越敢干!他们走在了全国六十多万个村的前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把手指变成拳头,紧紧依靠团队的力量,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团队的力量从何而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动员了三亿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干活的问题。改革开放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团队的力量在于人心齐、心连心。我们东岭人也紧跟历史的步伐,不断前行。要让这个团队走得更快更好,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的心紧密相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榜样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有榜样但不尊敬、不学习的民族,更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把优秀的干部评为优秀干部,在艰苦工作、在作业一线达到规定标准的,就进东岭村,其家属世世代代享受东岭村民的待遇。我们每年在员工中评选集团先进个人和十佳员工,给予重赏。对于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我们力争各方面政治待遇,涌现出许多全国、省、市、县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 为了进一步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我们还实行了“合伙人制度”,通过以上渠道,人才能在一起,心也要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在一起很容易,心在一起真的很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不管是哪个企业,谁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谁就立于不败之地,业绩就会出类拔萃,在市场竞争中才是真正的伟大企业。
打造一支队伍的力量,必须突破三个难关。
第一座山
人才革命
首先要树立海纳百川的人才观念。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就不喜欢别人的孩子,这种观念是不行的。人才的革命,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如果你的思想不解放,人才就不会来找你,等待你的会是什么?你的队伍肯定一天比一天差,这个队伍不知不觉就没了。为了对企业的现在和将来负责,我们别无选择,今年尽快让20个比我们强的队伍进入东岭。回头看,东岭的有色、冶炼、采矿、综合,今天的成绩,都是专家队伍的功劳。我们还将吸引200多名大市场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到来,将使东岭人才强企的人才计划早日实现。我们要继续招收一流大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东岭队的很多主力队员几乎都是95后大学生,过去的实践证明,知识能创造财富,今年我们又招收500名一流大学生,现在有300多名正在太白县进行军训。
有了人才,企业才能赶上竞争。今年,中国房地产第一大企业碧桂园,就是靠人才强起来的。时间长不代表实力强,数量多不代表力量大。不管有多少人,没有足够的人才,这场革命也难以取胜。
第二座山
创新革命
如果一个企业不创新,总是跟在创新型企业的后面,这样的企业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创新型企业吃掉。创新需要勇气和胆量(前段时间我到我们下属的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公司,到处都听到一句话:零风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一样:风险就是机遇,抓住机遇才能快速发展。零风险就是不发展,怕风险就是怕发展)。市场如战场,成功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连这个常识都没有,那么创新的大门永远对你关闭!说实话,创新是一条艰难的路,也是坚持与退让的选择,退让是绝对不可能创新的,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东菱在略钢重组的路上走了15年,今年才成功。 煤矿的手续一年一年的办,花了8年才办好。从90年代到现在,我们钢贸还在寻找创新之路吗?创新永远在路上!哪怕这座山再难,我们也要下定决心翻过去!
第三座山
时间革命
我这37年,发展不是快,而是慢。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20岁之前是属于父母的,60岁之后是属于子女的,留给自己的不到40年。在大产业、大宗商品的大生意中,我们的市场份额那么小,不管是生产量还是经营量,都少得可怜!我们要通过时间革命,加快步伐!上不了高速路的,我们要让他们及时离开,把那些好车好人吸引过来。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
2020年总收入
3000亿元
2020年,东菱总营收将达到3000亿元。在各位尊敬的海内外朋友的持续支持下,我们坚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请大家放心,东菱一定是一个受社会尊重、受行业爱戴、员工有尊严的企业!我也非常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东菱一定会像雄鹰一样,与朋友们一起翱翔,飞得越来越高。
谢谢你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