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脸是黑色的,额头上有一个月牙,这是真的吗?
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脸书生般的白脸,头上也没有月牙印。黑脸月牙的形象,是民间将其美化、神化后流传的说法。具体分析如下:
1、真像中,皮肤比较白皙,面色黝黑,凸显包公的正直、公正。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历史小说,包公黑面额月牙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月牙也成为了包公的标志性印记。在实际史料记载中,关于包公相貌的记载并不多,更没有黑面月牙的记载。包公通过古代科举制度,入仕为官,在任期间以公正廉明、廉洁廉洁而广受赞誉。明代成书的《包公案》更是让包公不畏权势、秉公办案的事迹流传开来。
其次,让更多人知道包公真实面貌的,是合肥包公祠和故宫南薰殿内摆放的包公画像。画中的包公皮肤略白,面容慈祥,与传说中的黑脸有很大区别。至于民间为何把包公塑造成黑脸,主要和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塑造有关。在国粹京剧的表演中,白脸通常代表曹操那样的奸臣,红脸则代表关羽那样的忠义之士。
脸谱中的黑脸主要表现人物的刚直不阿和坚贞不屈。在史书《宋史·包公传》中,包公被描述为严肃、刚毅、廉洁,任何阿谀奉承、贿赂都不可能。那些小人、坏人对包公的畏惧,就如同对鬼神、阎王一样。因此,铁面无私、铁面无私的包公自然就用黑脸来表现,而这种黑脸形象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2、月牙印纯属虚构,是民间将包公神化后流传的故事。
另一方面,关于包公额头月牙的由来,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包公小时候被恶霸欺负,额头被恶霸的马蹄踩伤,伤口愈合后留下了月牙疤痕。另一种说法是包公年少时不小心掉进井里,被撞伤后留下了月牙疤痕。
三是包公头上的月牙是神灵转世的标志。相传包公不是凡人,有阴阳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白天在人间办案,晚上在阴间判案。这种说法是把包公神化了,就像《西游记》里的三眼二郎神一样。
但毫无疑问,这些说法只能算是人们的虚构,并没有资料可以验证。包公额头上之所以有月牙,是为了体现包公的不凡,使人显得美化。在京剧表演中,月牙的开口方向也有规定,如果向左开口,则包公在阴间审案,如果向右开口,则表示包公在人间办案。
3、黑脸包公形象的创作,表达了人们对包公的歌颂和喜爱。
被民间认可的包公黑脸形象,经过宋元明清四朝的发展,内涵更加丰富饱满。包公不仅是廉洁的象征,更是无私为民、在权势诱惑面前从不低头的清官代表。人们对包公的赞颂与褒扬,也寄托着一种美好的祝愿与期盼,希望官员能像包公一样,秉公处事,真心为民除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