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楼装进心里 宝山区年轻人在党群阵地解锁国庆“新体验”
如何生动讲述党的历史?
如何把信仰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年轻人心中?
10月1日上午,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庆国庆二十周年狂欢——巧筑红色建筑模型传承爱国精神”专题国庆活动。
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场馆、制作搭建红色建筑模型等,开展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将建筑中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看得见、听得见、做得见、说得通的生动教材,不断拓展学习载体,赋予红色建筑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蕴。
今天的活动中,经过资料审核、现场测量、模型绘制、激光切割、模型搭建等工序,犹如变魔术一般,一座由“10后”们倾尽心力打造的红色建筑模型活了过来,随之而来的是,那段“可触摸”的党史真正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和心中。
了解历史!在建筑中发现党史元素
“大家怀着敬畏之心勘察、制作、组装红楼,随着模型的完成,我也了解到了更多红楼背后的红色故事。”小张同学说,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会给予指导,让红楼模型更加生动,引导学生在建筑中发现党史的元素。
指导老师黄嘉恒表示,这次选择建筑,我们重点关注了上海近百年来的城市发展,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整个上海的建设史,其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史,因此我们选择了上海解放纪念馆作为第一站。
洞察!用心做模型才有“生命”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禁感慨,在国家安全面前,先烈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参与制作的学生张浩然说,“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这些红色历史,铭记历史,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努力学习,爱国爱党。”
顾妈妈王女士是一名80后党员。“通过这样沉浸式的党史教育实践,不仅能让孩子们真切地‘触摸’到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更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深厚感情和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这位80后家长说。
让党史学习教育既“看得见”又“听得见”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与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合作,组建由青年党员教师组成的红色宣传队,名为“青雨”,担任系列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导游,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国家之情,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学生在做模型前,要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才能触动心灵。可以说,大情怀是在小模型的推动下铸就的。我想,这也是党建与教育工作巧妙融合的体现。在了解红色建筑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宣传队队员黄嘉恒讲述了自己在上海解放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整理史料、亲手搭建等方式进行学习教育的经历,分享了“小模型铸就大情怀”的宝山故事。
孩子们的心都投入到党的生日
下一步,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将继续用好红色教育资源,搭建扎实学习载体,努力把红色场地改造成“主题课堂”、把红色故事做成“活页教材”、让年轻党员教师变身“宣传导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