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的笑话及其在猴子变成人类过程中的作用

2024-08-07 -

斯拉沃热·齐泽克(1949-)是近年来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左翼明星学者,出版过三十多部著作,包括《斜视》、《木偶与侏儒》、《视差视野》等。前段时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他甚至被冠以“学术跨界王”的称号。齐泽克还是一位“深浅不一”的大师,还出版过一本《笑话》一书。通过分析那些“粗俗”的笑话,齐泽克揭示了笑话背后的结构和逻辑。

一个好的笑话本身就是一门优秀的哲学。在这本紧凑的笑话集里,齐泽克用他最擅长的语言组合形式,轻松带领读者进入他的哲学空间:他反复思考那些淫秽而又搞笑的笑话,分析其背后的逻辑,用笑话的荒诞性来对冲某些常识结构或理性处境。通过笑话,人们会理解这些处境的荒谬性,这些处境不再一定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被抛之脑后。“笑声,在这个意义上,就是革命。”

《齐泽克的笑话》作者:齐泽克,东星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01 笑话在猴子变人过程中的作用(前言)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

余东兴 | 译

在东欧共产党统治的末期,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说政府中有一个秘密警察部门,其职责就是制造(而不是收集)针对政府和领导人的政治笑话。因为他们明白这些笑话对维护稳定起着积极作用(政治笑话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可以忍受的抱怨和发泄不满的方式)。有趣的是,这个谣言忽略了笑话一个很少被提及但又至关重要的特征:这些笑话从来都没有作者,“这个笑话的作者是谁”似乎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笑话一出现就被“讲述”,也一直被“听到”(“你听过那个关于……的笑话吗?”是一个熟悉的套路)。这其中隐藏的秘密是:这些笑话千差万别,体现了语言独特的创造力,但它们是“收集”来的,匿名的,没有作者的,而且是突然之间、凭空而来的。 笑话必须有作者的想法完全是一派胡言:这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匿名的象征秩序的“他者”,就像语言的深刻而不可预测的力量必须由一个秘密拉绳的执行者来拟人化和控制。

这就是为什么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笑话大师。这是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迷人小故事《笑话大师》的主题,其中一群历史语言学家试图将笑话重构为“所有笑话之母”,以支持上帝通过给猴子讲笑话将猴子变成人类的假设(在上帝告诉他们笑话之前,猴子只能通过手势进行交流,正是这个第一个笑话启迪了灵魂)。(顺便说一句,对于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成员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最初的笑话是:“不要吃知识树上的果实!”——这第一个禁令显然是一个笑话,一个令人困惑的诱惑,要点不明确。)

齐泽克的笑话下载_笑话齐泽克_齐泽克笑话下载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则笑话很好地说明了先入为主的信念的悖论。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访问太空后受到了共产党总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的接见。他坚定地告诉总书记:“同志,你知道,当我上去时,我看到了天堂,那里有上帝和天使——基督是对的!”赫鲁晓夫嘟囔着对他说:“我知道,我知道,但你闭嘴,不要告诉任何人!”第二周,加加林访问了梵蒂冈,受到了教皇的接见。他郑重地告诉教皇:“神父,你知道,当我上去时,我发现那里既没有上帝也没有天使……”“我知道,我知道,”教皇打断了他的话,“但你闭嘴,不要告诉任何人!”

当奥菲斯回头望向欧律狄克并失去她之后,诸神安慰他——诚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失去了她,但从今以后,他将能够随处感受到她的美,从天上的星星到晶莹的晨露。奥菲斯很快发现了这种转变的自恋之美:他为眼前欧律狄克的诗意光芒而欣喜若狂;简而言之,他爱的不再是她,而是爱着在对她的爱中浮现出来的自我。当然,这是对奥菲斯为何回头而搞砸这个永恒问题的一种喜剧性新视角。在其中,可以发现死亡驱力与崇高创造力之间的简单联系:奥菲斯的回头只是一种狭义的异常行为;他故意失去欧律狄克,是为了重新获得她作为崇高诗意灵感的对象。(这个想法是克劳斯·斯维莱特提出的。)但我们是否应该更进一步? 如果欧律狄斯意识到她的爱人奥菲斯陷入了绝境,并故意把他叫回来呢?如果她想,“我知道他爱我;但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这是他的命运,他不能遵守诺言和我在一起——那么我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牺牲自己,把他叫回来,让自己消失,这样他就能成为他注定要成为的伟大诗人”——那么她就会开始用轻轻咳嗽等动作来吸引他的注意。

下面这个笑话可以用来说明别人(特别是大人物)的缺点或不足:两个朋友在玩一个游戏,需要用球击打罐子。其中一个人在踢了好几下罐子后说:“该死,我没打中!”他的朋友,一个狂热的基督徒,批评道:“你怎么敢这么说!这是亵渎神明!上帝会用雷霆击打你!”过了一会儿,雷声来了,却击中了信徒,使他踉踉跄跄,差点丧命。信徒仰望天空,大叫:“我的天哪!为什么击中了我?不是那个罪人吗?”一个低沉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该死!我没打中!”

苏联流传的一个老笑话:一位顾客到银行,说要存100卢布,但担心存款安全。银行职员告诉他,银行会保证他的存款安全,但顾客问:“如果银行破产了怎么办?”银行职员告诉他,中央银行还会为所有地方银行及其存款提供担保。顾客继续怀疑:如果中央银行也破产了怎么办?银行职员回答说:“那么苏联政府将为所有存款提供担保!”顾客还是不放心,把风险提到最高:“如果苏联本身破产了怎么办?”银行职员听后火冒三丈:“赶上苏联消失,真是太精彩了!难道你连这100卢布都舍不得丢掉!”

这样理解黑格尔,必然与公认的“绝对知识”概念相悖,绝对知识是一个吞噬一切偶然性的概念总体怪物;黑格尔的这个陈词滥调就像下面笑话里的巡逻兵,只是开枪太快了。故事讲的是雅鲁泽尔斯基时期的波兰,军事政变刚刚结束。当时,军事巡逻队有权在宵禁(十点)后不经警告就向路上的行人开枪。两名士兵正在巡逻,其中一名士兵在十点十分看到一名男子在路上匆匆走过,立即开枪打死了他。他的同伴问他为什么要开枪,毕竟已经十点十分了,他回答说:“我认识那家伙——他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反正他十分钟也回不了家,所以我现在就开枪打死他,省得麻烦。”

笑话齐泽克_齐泽克的笑话下载_齐泽克笑话下载

黑格尔有句笑话,完美地诠释了真理从误认中诞生的过程——在我们寻找真理的路上,我们恰好遇到了真理本身。世纪之初,一个波兰人和一个犹太人面对面坐在同一列火车上。波兰人非常焦急,一直盯着犹太人看,感觉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最后忍不住对犹太人吼道:“告诉我,你们犹太人是怎么做到的,从别人的口袋里榨干最后一分钱,然后赚得所有的钱?”犹太人回答道:“好吧,我可以告诉你,但不是免费的,你得先给我五兹拉第(波兰钱)。”犹太人收到钱后,开始说:“首先,你拿一条死鱼,砍下头,把内脏放进一杯水里,然后,在午夜时分,当月亮圆的时候,你必须把这个杯子埋到墓地里……”“然后呢?” 波兰人急忙问道。波兰人打断他的话:“我把这些都做了,是不是就能发财了?”“没那么快,”犹太人回答,“你得做,这还不是全部;不过如果你想听后面的话,你得再给我五兹拉迪!”收了钱之后,犹太人开始继续讲他的故事;过了一会儿,他又要钱,如此反复,直到最后,波兰人爆发出愤怒的怒火:“你这个臭流氓,你真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根本没有什么秘密,你就是想从我身上榨干每一分钱!”犹太人平静而无奈地回答:“好了,现在你明白了,我们犹太人……”

这个笑话很清楚地展示了黑格尔“抽象普遍性”的结构,但仍然需要补充一个在另一个笑话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性结尾转折。生物老师考一个小学生各种动物。每次小学生作答时,老师总是把答案转向马的定义:“大象是什么?”“一种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那里没有马。马是一种有四条腿的驯养哺乳动物,用于骑乘、在田里干活或拉车。”“鱼是什么?”“一种没有腿的动物,不像马。马是驯养的哺乳动物……”“狗是什么?”“一种不像马,但会叫的动物。马是驯养的哺乳动物……”就这样一直问下去,直到绝望的老师问小学生:“好吧,那什么是马?”小学生目瞪口呆,完全不知所措。他开始喃喃自语,哭泣,说不出任何答案。

………………………………

欢迎通过微博找到我们,请点击这里。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