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图书搞笑百科排行榜成人版GIF动态图
苏州当代艺术馆主办的“空间生产力”系列项目,关注过程与个体,通过苏州博物馆在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下,在各类城市空间进行的再艺术实践,以当代艺术启发城市艺术温室的逐步更新。据澎湃新闻报道,继今年4月启动首届“空间生产力”项目后,《金丝绒》系列、《应欣勋:过度曝光的金丝绒》系列苏州博物馆项目于7月21日下午在苏州奥体中心商业广场相继启动。两个项目均与物品的改造有关,当代突破物品固有的观念局限,将物品的艺术形式与意义进行改造,反映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现状与艺术问题。
据悉,作为苏州市文化艺术博物馆重大展览展示项目,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当代苏州当代艺术馆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试运营,2026年正式开放。
友金集团:友记花屋
“有极花屋”由中韩艺术家团体“有津组”(张有奎&金善珍)发起,邀请中、韩、美三国艺术家及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社会合作与材料表现工坊、韩国艺术大学学生团体,与苏州当地居民及志愿者合作完成。它具备一般“花屋”的几乎所有条件,但基本材料都是社会捐赠的废品。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今年5月,受苏州当代艺术馆邀请,艺术家们在苏州城市空间参观时,被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桃花岛上的多功能玻璃屋所吸引,这让他们想到了不同国家城市中的“花屋”,这通常是城市忙碌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慰藉。想象桃花岛上有一座“花屋”,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但受制于观众条件,“花屋”最终未能在桃花岛实现,而是落地奥体中心商业广场。
公众参与场景营造
6月27日,按照艺术家的方案,苏州当代美术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公众,利用身边多余的东西,参与创作《偶遇花草》;同时,“金组”集体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院校老师;7月15日起,“金组”与参展艺术家、志愿者启动“花屋”的搭建。艺术家与所有参与者在创作上完全平等,互不干扰,让尽可能多的人最大程度地聚集自己关于“花”的想法,在这座“花屋”与艺术相遇。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该项目除了由公众、艺术家和管理团队收集、提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碎片”,还获得了苏州昆山凯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大量瓦楞纸箱。“花屋”内的部分花瓣、树叶、树枝来自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羽毛球、奥体中心一楼彩票站的彩票纸、全五超市的商品纸袋和各类包装材料。项目周围的人和事,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个艺术项目产生联系。最终,经过项目征集、四天的集中创作、建设后,参与艺术家和公众的自主创作,“记忆中的花屋”于今日正式开放。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在虚拟再现金鸡湖、桃花岛实景的基础上,艺术家与公众把那些日常物品,特别是那些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多余物品,以艺术的名义在很多人的手中焕发出光彩,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室内打造了一个漂浮在“湖面”上的“花屋”。
“悠吉花屋”展示场景
艺术家表示,市民利用剩余物件,创造出心中独一无二的花朵,让“忘不了花房”成为苏州市民共同的花房,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与生活之美的传统实践。
开幕式现场,观众们来到“悠吉花屋”与观众互动
针对“花屋”内容“真真假假”,“有记花屋”在真实的“假花篮”簇拥下举行“开业”仪式,来宾头戴水果包装纸制成的苏州市花金桂花,见证“主人”——“有金组”艺术家张有奎宣布“有记花屋”正式“营业”。这些“花”有“价签”,却无价值,价格由创作者标注在花上,价签虽小,却也为全民共享美好提供了空间。
应欣勋:过度曝光的天鹅绒
五个小时后,天色渐渐暗下来,众人顺着苏州当代艺术馆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商业广场一角的室外窗前,随着“帷幕”落下,冰蓝色的霓虹灯亮起,“应欣薰:过曝的金丝绒”项目正式揭幕。
《应欣勋:过度暴露的天鹅绒》项目启动仪式
《应欣勋:过度暴露的天鹅绒》项目启动仪式
应欣勋善于探索材料与物品的社会“体感”,以表达当下的某些社会现象,其作品在纤维的柔软体量下隐藏着尖锐而深刻的思考。《天鹅绒计划》是应欣勋的代表作,灵感来源之一便是苏州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自2018年起已迭代多个版本,仍在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深化对当代社会的探讨和“包装”的概念。此次的《曝光过度的金丝绒》是艺术家在阅读叶弥长篇小说《不老》后,受到启发而实施的最新计划。《不老》的故事发生在以苏州为原型的中国南方小镇吴国,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追求与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引发对自由、坚毅、精神、命运和时代的思考,而应欣勋则利用金丝绒在橱窗中营造出反映小说的真实场景。
应欣勋作品
应欣勋作品
在本项目中,艺术家延续了“仿丝绒”这一材质,并利用墙面的红金丝绒建立起梦幻耀眼的空间基调,此外,艺术家还引入了珍珠喷砂的手法来强化艺术表现力。真丝丝绒与天然珍珠原本都是装饰意义强的奢侈品,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概念。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廉价易得的家用仿制品的出现,使得这两种材质的内涵发生了矛盾的变化,成为艺术家塑造美的意义的主要材料。在展览空间中,承载着苏州旧记忆的物件,如虎丘牌保温瓶、园林中常见的石狮、老式折叠椅、淋浴喷头、长凳等,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被以打破常规逻辑的方式进行裁剪重组。微型石狮捧着玫瑰坐在吧台头,热水瓶一上一下摆放在切成两半的折叠椅上,珍珠般的灯串从莲蓬头中倾泻而下,水晶树脂被塑造成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画框……这些重构的物件被珍珠喷砂、金植绒等多重包裹,从而产生新的体积感和非功能性意义。步入被柔软天鹅绒紧紧包裹的梦境,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幅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中,或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片段。观众可以在这里让思绪和情绪自由遨游,也可以自由地触摸表面,在墙上留下文字或画下当下的情绪感受,创造新的超现实故事。
观众在展会现场互动
项目启动后,不少观众走进橱窗,自由观赏作品,与作品互动,感受材料与物体有序编织带来的空间魔力。随着人流聚集,霓虹灯在红金色背景下不断散发出冰蓝色光泽,在城市的夜色中静静地传递着作品细腻而深邃的情感。
观众在展会现场互动
“空间生产力”项目关注过程与个体,通过艺术家与公众在各类城市空间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驱动力,激发城市的逐渐更新。《金组:难忘的花房》与《应欣勋:过曝的金丝绒》均与物件的转化相关,通过突破物件固有观念束缚,转化物件的面貌与意义,反映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状况与议题。相较之下,前者着眼于公众的集体共创,后者则着眼于个体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向外的连结,还是向内的探索,希望我们都可以从中感知艺术的公共精神与影响力,共同思考当下的生活。
当日下午,来自北京、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的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批评家、媒体代表、赞助商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活动。
据悉,《由金组:由吉花房》《应欣薰:过曝的金丝绒》节目将持续开放至8月23日,每周下午5点至7点30分,观众可进入《过曝的金丝绒》窗口进行深度观影互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