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化旅游如何为风景增色?

2024-08-17 -

杨玉波罗 王连祥 王仁红

盛夏,四川省阿坝县坝上农业生态风景区油菜花盛开,游客驻足观赏。

“今天已经接待了三批游客了,刚吃过午饭。”下午1点,导游小张拿着盒饭,没有再说什么,摆了摆手。

上半年旅游市场到底有多“火爆”?一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案:国内旅游人数达27.25亿人次,同比增长14.3%;国内旅游总支出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为抓住旅游市场大流量,各地纷纷献上特色“文旅大餐”,不断创新旅游供给,为中国经济的“风景”增光添彩。

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旅游从业者,从上半年的“小账本”中窥见各地文旅行业如何“各种宠客人”。

经济账:“小而美”县域旅游成新宠

暑期旅游旺季,陕西省紫阳县土家民宿主人苟云华早上7点前就开始忙碌起来。摘菜、做饭、煮鸡蛋、蒸包子……苟云华的一天从乡村的清新空气开始。

短笑话大全 爆笑_笑话大全爆笑短_笑话爆笑大全短句子

孟子阳民宿夜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午饭过后,客人陆续退房,苟云华一边安排管家打扫卫生,一边迎接新客人入住,可谓“无缝衔接”,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以来,县域旅游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的人文交流、高性价比的消费体验等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数据显示,暑期期间四五线城市及县域酒店预订量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闲暇之余,苟云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暑假来资阳旅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房间入住率由平时的“不到一半”上升到现在的“几乎满房”,收入比去年暑假增加了一成左右。

随着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旅游利好政策,苟云华也准备在暑假过后给自己的民宿“升级”。“把河边的二楼拆掉,改造成主题酒吧;把现在的大堂改造成咖啡厅、图书馆、会议室;把后面现在的八间房间改造成三个院落。”他兴奋地比划着。

据了解,为打造新兴民宿旅游目的地,紫阳县政府出台了“对创建国家一类、二类、三类旅游民宿给予补助奖励”等多项利好政策,涵盖规划设计、配套设施、资金支持、审批服务等各个方面。

游客多了,民宿更火爆,县城更美了。得益于基本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像资阳这样的“小而美”县城与游客“双向奔跑”。

行业报道:优雅时尚新国货再添新魅力

“来西安,一定要至少穿一次汉服,欢迎大家来我们店里选购。”在电商直播间,线下汉服体验馆“唐朝十三都”主播杨婷正用力吆喝着。

“本以为会火爆,没想到这么火爆。”说起自己的经营“业绩”,这位95后女孩颇为自豪。据介绍,上半年,她所在的大唐不夜城店营业额达1500万元,仅7月份就突破了500万元。

在杨婷看来,大唐不夜城的火爆和汉服产业的兴起相得益彰。近年来,西安紧跟消费趋势,出台多项针对“汉服”的政策,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焕新,拓展产业链条。

笑话爆笑大全短句子_笑话大全爆笑短_短笑话大全 爆笑

游客在西安汉服体验馆换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唐城及其周边地区已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汉服体验店。

同时,西安已形成汉服设计、制作、销售、租赁、化妆、摄影全流程产业链,游客可享受从造型选择到化妆、摄影一条龙服务,不仅延长了游览时间,也丰富了沉浸式体验。

笑话大全爆笑短_短笑话大全 爆笑_笑话爆笑大全短句子

国潮时尚的火爆成为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的重要契机,像西安一样,不少地方正通过“景区+传统妆容”“旅游+民俗体验”等新消费场景,积极拓展新赛道、培育新优势产业。

人文账目:“古今”文化旅游面貌焕然一新

文旅融合是完善文旅生态、丰富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推动文旅项目融合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产业考量,更需要文化传承、精神供给的人文考量。

被誉为“江南名人第一巷”的青果巷,坐落于常州古运河畔。近年来,青果巷精心打造名人博物馆社区,积极向游客开放这一“修旧如旧”的古建筑空间,已吸引近3000万游客打卡。

为何“修旧如旧”?工作人员说,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建筑,让这里的历史根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关乎每个人,潜心研究、挖掘文化内涵是一种传承,但更常见的是游客拍个照、宣传一下,这都是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贡献。”在青果巷担任解说员的晁俊义说。

2023年,从小读书的他选择重回青果巷。一年来,追寻成长的记忆,他看到,昔日青砖黑瓦的江南古街巷,正通过创新融合,变身为“城市客厅”,成为常州龙城“必去”的城市地标。

短笑话大全 爆笑_笑话爆笑大全短句子_笑话大全爆笑短

南京游客与女儿在挑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人民网 谢迪 摄

如今,游客们茶余饭后,纷纷来此漫步、欣赏:名宅、桥牌、石碑、古井古码头、歌剧院戏楼……传统建筑散落各处,如一曲歌,如一诉说。

对于如何展现青果记忆的地道味道,晁俊义有自己的“绝活”。

笑话大全爆笑短_笑话爆笑大全短句子_短笑话大全 爆笑

他介绍说,“在这里,人们在成长、生活的历程中,都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人物为起点向外延伸,便可以形成树状图。

以名人古建筑为骨架,以运河文化为灵魂,点点滴滴最终汇聚成一幅“运河青果画卷”。众多非遗业态、消费场景、沉浸式体验,让青果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尝得着、带得动,让过往行人沉浸其中,共享诗情江南的文化盛宴。

深入大街小巷,在现代的演绎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正在打开遍布全国的“文化窗口”。

【系列报道】

小账本看发展|“小包裹”撬动全球市场

小账本里看发展|新能源汽车如何重塑产业生态?

小账本里看发展|新电商,如何刷屏“潮”起来“盘活”市场?

小账本里看发展|这装备打“高端局”,中国制造靠什么取胜?

一本小账本看发展|和谐美丽乡村路上的“三本账”

小账本里看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的“增量”从何而来?

用小账本看发展|从一度“绿电”看经济发展“密码”

小账本看发展|一滴水中的“民生账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