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说过,“我若有个儿子,希望他像孙仲谋那样。”下面这句话,同样经典,但却是侮辱!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南乡子》中曾写过这样两句,“天下英雄谁与争锋?曹刘,有子当孙仲谋。”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曹操的一句话:有子当孙仲谋。曹军南下攻吴时,曹操见孙权的军队训练有素,组织严密,便叹息一声,说出了下一句:“刘景生的儿子,猪狗不如。”刘景生就是刘表,刘表是荆州刺史,没有志向。他的两个儿子也很不争气,他病死后,其中一个儿子刘琮年纪尚小,不战而降,便交出了荆州。曹操这话是拿刘表的儿子作对比,夸赞孙权善于治军。
那么曹操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叹呢?刘表的两个儿子真的如同猪狗一般,无所作为吗?我们来看看详细的历史过程。建安十八年春,曹公亲自率领大军攻打东吴。据说曹军有四十万之众,战况浩大,令人望而生畏。这一战是为了报当年赤壁之战之仇。曹操拼尽全力,一举拿下,攻破了孙权在长江西岸的大营,活捉了督军公孙鞅。但孙权也不甘示弱,率领七万大军与曹操四十万大军大战数月,未分胜负。曹军不擅长水战,一直坚守大营不走。孙权见状,亲自驾船经濡须口潜入曹营。士兵们见状,都以为有人来偷袭,立刻整军准备迎战。曹操出面拦住他们说:孙权一个人而来,一定不是来打仗的,只是想看看我军队的质量,便命令士兵不动。孙权走后,曹操率领百余人在山坡上远远观望孙营,只见战船排列整齐,旌旗鲜明,一派磅礴景象。曹操叹息说:我若有个儿子,要像孙仲谋那样,我若有个像刘景升那样的儿子,那也不过是猪狗不如啊!
曹操就是在用刘表儿子的无能来对比孙权军队的强大。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次子刘聪。因为刘表的第二任妻子蔡瑁的侄女嫁给了刘聪,所以刘聪的待遇比刘启好很多。蔡瑁和张允作为刘表的心腹,经常在刘表耳边说刘聪的好话,却总是诋毁长子刘启。渐渐地,刘聪觉得自己不受刘表的宠爱,在诸葛亮的指点下,找借口离开刘表,接任了江夏太守的职位。后来,刘表病重,刘启本想起身回襄阳看望,但蔡瑁、张允怕他们见面的话,刘启就会抢走刘聪的继承人之位,便愚弄刘启说:你身为江夏太守,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你现在若是离开,恐怕会让你的父亲伤心。刘启信以为真,并没有去见刘表。刘聪顺利继任荆州刺史。
建安十三年九月,没有刘表的荆州被曹操攻占,在众人的劝说下,刘聪选择了投降。刘聪不战而胜的举动被后人诟病,但那时他还年轻,没有话语权,只能任由别人摆布。荆州失守,刘备对刘聪等人的所作所为十分痛恨,于是撤离了荆州。曹操闻讯,派人追击,但此时曹操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刘聪身上。手下将领王隽向刘聪建议:趁曹军不备,宜布下奇兵,藏匿于山中,发动突然袭击,若将曹操攻陷,荆州便可保全。
但刘聪投降后,便再也不想干什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荆州之地最终落入他人之手,刘聪的懦弱被世人嘲笑,难怪曹操形容他是猪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