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我的母语英语

2024-08-30 -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美国公司高管走进伦敦的一家酒店,用地道的美式英语询问酒店工作人员电梯在哪儿。

工作人员用完美的英式英语回答道:“先生,电梯在左边。”

商人说:“不要告诉我‘电梯’这个词怎么说——电梯是我们发明的。”

店员回答说:“先生,您说得对,但是英语是我们发明的。”

事实上,我们美国人并没有发明电梯;我们只是发明了一种新的英语形式。

在中国,我有很多来自英国、爱尔兰、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的同事和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英语形式。

我了解到“”不仅仅意味着疲惫的人 - 它还可以指枕木。在美国,我们称枕木为“”。而且“”可能不是收藏家的收藏品,而是我们称之为“”的广告牌。

我已经知道一些表达方式,因为我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电影、电视剧和小说的粉丝。但是,我总是想知道对于生活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有多麻烦。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清楚地表达自己已经很困难了。

当然,这种多样性证明了语言是活的。虽然我们需要语言中的某些共同点才能进行交流,但如果我们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太无趣。

在中国,语言多样性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在努力让所有孩子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努力保护方言。在上海,当地人开设了学校教授吴语的一个分支——上海话,而许多普通话使用者只能听懂一小部分吴语。

在当今忙碌的社会中,如果这些过去的遗产消失了,那将是非常可惜的。保护遗产的关键是培养年轻人对它们的兴趣。

我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所以谈话中总会有一些老套的表达方式。当有人因运动或用力过度而受伤时,我可能会说他们“stove-up”。如今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一点。当我尝试在 上查找这个词时,搜索结果是“您是不是要说‘ ’?”

查了一下韦氏词典,发现这是动词 stave up 的形容词形式。stave 指的是可以用来做桶的木板,而 D. 在《南山语言》中说 stave 也可以表示破碎或碎裂——显然这就是我的独特表达方式的来源。

后来我在《青年城市词典》中找到了这种表达,这让我希望这个词仍然在使用。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学术,但它表明语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审视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方式。此外,我妻子和我在相似的环境中长大,受到她祖母和曾祖母的影响,当我说“炉子烧起来”时,她知道我的意思,这真的很令人欣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小明的笑话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