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家再次齐聚一堂
还有一位学员,快七十岁了还在写作。他热爱纪实写作,但做了多年记者,总觉得自己写得不上道,写不出韵味。直到在南方周末写作训练营第二季学习了《故事写作秘诀》,他才终于找到纪实写作的窍门,三年内出版了三本书。
如果你也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一起成长,学会讲好故事,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追寻文字之美,呈现复杂真相”。
距离开课还有 1 天!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1
如何将想法变成故事?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位省长,他很喜欢看小说,因为小说让他体验到了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世界。
非虚构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它可以带领读者看到并体验他们无法体验的世界;有时它可以让读者在他们以为熟悉的生活中看到新的、陌生的体验。而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从事媒体的那段时间,我忙于追逐一个又一个领域的故事,就像大海上的水手,惊叹于这里的一块礁石,那里的一片浅滩,然后又冲向下一座岛屿。
现在,我仿佛变成了一名潜水员,潜入一小片海域,甚至只是观察一株海藻。同样壮观、美妙!我能从一株海藻中感受到地球的脉搏。
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寻找一个好故事的两个主要维度。
——鲍利民
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总编辑
原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02
如何构建结构让写作更加高效?
2009年底,我住在北京西北的唐家岭,在那里住了十天,写了一篇关于“蚁族”的专题文章。十天后,我开始动笔,但素材太杂,难以掌控,我四处奔波。
我花了好几天才完成手稿。还不错,但离杰作还差得很远。
后来我回想起,有六条公交线路经过唐家岭,其中一条就是365路,365路很好的比喻了一年365天,我绝对可以通过按年份进行的采访,了解到这里四季的故事。
或者文章以拆迁作为结尾,以最后一切都会拆迁为主轴构建文章结构,不断为拆迁或者与暂住、暂时感相关的事物埋下伏笔,提升文章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但我当时没有那么做,从此以后,如果要写一篇5000字以上的文章,我都是等到想清楚了结构之后才会动笔。
——杨逍
《》杂志前副主编
原南方人物周刊高级编辑
03
怎样采访才能让人畅所欲言?
我刚开始写专题报道的时候,去河北采访过一位身高1.2米的农村代课老师,他几乎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告诉我,还哭了三次。
本以为采访已经完成的不错了,在北京写完初稿后,我接到了编辑的电话:你知道他在黑板上是怎么写的吗?你知道学生站在一起时往他那边跑去哪里吗?他教过的学生后来都干什么了?你有没有试过蹲下来,体会一下1.2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无法回答编辑的任何问题。
从此我开始明白,采访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过程,而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采访一个人是第一步,接近他是第二步,真正了解他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你如何理解一个人,往往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最大的同理心只能来自你自己的经历。在这个行业工作十多年,我越来越相信,面试技巧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让你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的,更重要的是判断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王菁菁
搜狐极日工作室主编
《人物》杂志前作家兼编辑总监
04
如何用精美的文字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银色往事》中,我写道:“高俊伟起得很晚,前一天晚上看了电视剧《大宋判官》的最后几集,这几集讲的是明泉寺后山发现一具死尸,是金鱼戏班的女旦小桃红。宋慈验尸后,几经周折,找到了真凶。‘宋慈真厉害,那时候还没有DNA技术。’高俊伟坐在桌前,抽着‘兰州’。”
本片中有一段场景,是熟悉凶手的邻居在看《大宋督察》。这一场景非常具有文学性和戏剧性,甚至与实际案件形成了一种“互文性”,让读者在读这段话时感觉就像在看电影一样。不过,这些都是从采访中了解到的完全真实的情况。
好的作家善于营造氛围,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向小说作品学习。
——魏毅
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辑
05
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写作并用真实打动世人?
我从事媒体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意识到只有少数人(通常是成功人士)有故事,而大多数人则长期保持沉默并被遗忘。为了抵抗这种单调,我们应该学会讲故事。长久地凝视现实,让被遗忘的人复活,让普通人有尊严,配得上富裕而变化的中国。
好故事是生动的,是轻松的,是角度巧妙的,是文笔流畅的。同时,好故事是沉重的,是毫不犹豫地直击现实,走进纷乱无名的生活,在纷乱中雕琢出一个形状。这个形状是如金般生命的内核,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
轻如飞鸟,重如金子,这种轻与重的结合是最理想的写作风格。
——郭玉杰
Noon Story 联合创始人
《生活》和《单行道》前主编
06
制作和传播真实故事
作为一个深度内容生产者,必须强迫自己了解历史,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
专题报道《来自大海的人:中国第一支模特队的传奇》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模特队的成立故事。
这群被美丽和自由所激励的年轻人,勇敢地冲破了特殊时代的桎梏,有的为此与家人破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件事发生在40年前,并不是很久以前。
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了解今天的坐标和位置,对各种划分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至于说错话。
——王博
原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负责人
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总编辑
前博客中国主编
07
在视频时代,我们如何理解故事写作?
我曾经走遍深圳这座城市,因为我相信,当停电不期而至,当光亮突然消失的时候,这座城市平凡的生活就会如萤火虫般浮现出来。
我曾和朋友一起穿越阿富汗战区,用3D投影重现了屹立千年的巴米扬大佛。因为我也相信,光影照亮的不只是佛像,还有这片土地昔日的辉煌和现在的苦难。
文字是视频时代的“投影”,帮助我们更清晰的看清事物的轮廓,文字也是传递信息的“琥珀”,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包裹并呈现优质的信息。
在这个文字、图像、视频等媒介瞬息万变的世界,在这个传播方式日新月异、海量信息涌入的时代,静下心来,多去关注万事万物的本质,懂得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或许更为重要。
——范成刚
系列纪录片《恋人之旅》总策划
前《南方周末》专题记者
这是一个表达欲大于倾听欲的时代,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成为了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
《南方周末写作训练营第二季:故事写作的秘密》涵盖了全新的知识点,带你从进阶的视角构建故事写作的底层逻辑。
7位国内一线专题记者、主编、非虚构文学作家
《南方周末》年度媒体致敬作品作者,
腾讯古雨奖评委
22 节视频课 + 5 节问答课 + 作业复习
距离开课还有 1 天!
原价:499元
立即下单即可获赠30元优惠券
价格仅需469元!
赠送4份价值180元以上大礼包
一顿美餐的代价
帮助你建立全面系统的非虚构写作体系
点击下面的按钮加入学习过程
一线故事讲述者的独特写作秘诀
我们从全国各地招募了优秀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来自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正午故事》、搜狐极日工作室等国内顶尖的专题报道团队。
你将从一个全新的导师团队那里学到不同“派系”的故事写作技巧,这些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秘密,例如:
用“冷”的视角写“热”的事件的“冰点系统”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善于在“热”事件中寻找“冷”视角,从被时代阻隔的人和事中挖掘出超越丛林法则的价值观。
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总编辑包黎明深谙这一写作秘诀,18年过去了,她撰写的专题文章《无声的世界杯》中农民工看着无声的大屏幕、听着广播的画面,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新闻是脆弱的,但包丽敏将教你如何找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故事。
用“外国视角”书写中国故事的“国际流”
前《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杨晓将为你传授哈佛非虚构写作的秘诀。“相比国内的非虚构写作,哈佛的非虚构写作课把结构、视角、悬念、叙事等写作要素分解得非常细,虽然是用英文写的,但对中文写作也很有帮助。”
自2010年起,杨逍开始将跨国采访、徒步旅行和非虚构写作结合起来,尝试融合时事、地理、人文历史和学术研究的叙事风格。
他在创作《重走》时,将历史研究与游记文学结合起来,以地理写历史,以空间写时间,形成了“时空并置”的叙事特色。
杨潇讲师将在课程中讲述他独特的写作方法,帮助你从国际视野解构中国故事。
△【预告视频】杨晓:如何构思一个结构轮廓?
用普通人的故事来对抗单一价值体系的“现实主义者”
从开办下岗女工学校的老人,到偶然遇见的抗日老兵,正午故事联合创始人郭玉杰坚持挖掘那些必须讲,却没人讲的故事。
“我们的生活意味着遗忘,艺术创作也好,文学也好,写作也好,就是为了留住这些记忆,恢复这些被遗忘的名字。”郭玉洁将教你如何突破日常生活的平凡表面,发现普通人多重真实的一面。
此外,这次我们还带来了不同派系的独特秘密:
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辑魏毅、搜狐极天工作室总编辑王菁菁、原腾讯谷雨工作室负责人王博、原南方周末专题记者范成刚……
我们希望在这里,你能一站式学习到来自全国优质媒体、世界一流国际学府的非虚构写作技巧,掌握故事写作的秘诀!
课程凝结了导师10+年的写作经验,涵盖了60+个高质量故事写作案例研究。
共有5节PPT视频课程,共20节课,每节课时长约70-90分钟;2节客座课,每节课时长约30分钟。
另外还有5次与讲师的音频和视频问答环节、代表性作业批改以及1个月的深入写作培训。
高品质的课程服务
1.陪伴学习社区,定期学习提醒
学生可以在学习社区中与其他作家交流想法。教学助理会在课程的不同时间点提醒您新课程、已发布的材料和作业提交情况。
△ 社区服务
2.学习资料包,高效协助获取课程内容
每节课发布前,【学习组】会提前发放预告资料;每节课发布时,【学习组】会发放讲义PPT及思维导图。数据包网盘链接也会同时持续更新。
△ 部分数据截图
3. 代表性作业评审
正常上课期间将布置一次课程作业,任课教师将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由南方周末助教团队进行评分。
△讲师批改学生作业
4. 作家孵化通道
优秀的入围作品将有机会在南方周末App、南方周末App、“真实故事计划”、网易《人间》或“谷雨实验室”发表。
往届学生发表的作品,
“真实故事项目”的浏览量超过 10 万次
训练营课程安排
△第二季非虚构写作训练营第四期精彩看点
故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自媒体写作中,会讲故事的人占据了用户的心智;
在职场上,那些晋升、拿薪更快的人,都是那些能用故事汇报工作成果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懂得用故事来交流的人很受欢迎...
如果你也想知道故事写作的秘密,我们诚邀你一起聆听一线作家的故事,掌握故事写作的技巧。
距离开课还有 1 天!
原价:499元
立即下单即可获赠30元优惠券
价格仅需469元!
赠送4份价值180元以上大礼包
点击下面的注册按钮立即加入研究
(此文章为宣传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