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胆大包天,敢说真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
唐太宗需要的人才,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才,如果没有他,唐朝的历史就要改写。
这个人叫魏征,是一个命运很坎坷的人,公元580年出生于今河北省西原,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做过道士、义军,早年无身份,无靠山,无背景,无依靠。
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地位会变得如此重要。
真正改变魏征命运的人是唐太宗。唐太宗觉得魏征有勇气,有智慧,可以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一面,所以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明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站在铜面前,看看自己的衣服帽子是不是干净整洁。以古为镜,看看那些历史典故,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他可以端正内心的道德,这一点很重要。唐太宗认为,站在魏征面前,你立刻就会知道自己是对是错,是否应该继续做下去。魏征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他明辨是非。
01
有一次,唐太宗看上了一位大臣的女儿,这位大臣的女儿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才华横溢,所以唐太宗坚持要将她纳入后宫,封为自己的妃子。
按理说,既然皇帝已经选定了自己的女儿,他又怎么会不同意呢?而且,这是唐太宗颁布的诏书,也就是说,纳妾这件事情,不是小事,有正式文件,而且是经过很正式的审议后才决定的。
然而圣旨虽然已经下达,却还是被魏征给拦住了。这是为何呢?原来,这位大臣之前曾答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姓陆的读书人,可没想到唐太宗竟然看上了这位大臣的女儿,这位大臣又怎敢不答应呢?
魏征得知此事后,便上书奏报太宗,希望太宗帮助这个姓陆的读书人,将大臣的女儿嫁给自己。这就是魏征的胆量,他觉得皇帝虽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总不能抢别人的老婆,他们虽然还没成亲,但已经有了婚约,如果太宗执意要娶她,那就不对了。
唐太宗果然听从了魏征的建议,帮助这对小夫妻成婚,还下诏自责,承认错误,可见唐太宗是一位心胸宽广的好皇帝。
魏征敢于直言,但必须让太宗愿意接受。历史上,太宗和魏征能如此信任对方,是非常罕见的。很多人都受不了别人的批评。魏征要纠正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皇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2
还有一次,魏征说话太直率,惹得太宗十分生气,他回到后宫,愤怒地对皇后说:“一定要杀了魏征。”
原来魏征当着朝中文武百官的面指出太宗的错误,让他当场丢尽了脸,下不了台。太宗觉得这样实在是太丢脸了。皇后静静地听着太宗的抱怨,便默默地退了下去,什么也没说。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了一身很正式的衣服,这才走到太宗面前。
太宗正纳闷皇后为何穿得这么隆重,不料皇后却向他行礼道贺:“听说只有德王才会有如此有胆识的大臣,魏征今日敢在陛下面前如此仗义执言,充分说明陛下是一位德王!”
太宗听了这番话,忍不住笑了起来,怒气消了,明白了皇后的用意,知道魏征敢说真话,这对他来说很重要,这样的人难得,一定不能杀。难怪老人们常说:“娶妻,嫁贤妻,娶贤妻,是一生的福气。”聪明贤惠的长孙皇后,不但救了魏征一命,还化解了魏征的情绪,让他明白了拥有魏征的重要性。
03
魏征虽然有勇气说真话,但有时也会谨言慎行。
这次有人送了一只小鹰给太宗,太宗很开心的把小鹰放在手臂上把玩,还试着训练小鹰一些本领。没想到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外面传来消息说魏征要见他。这可糟了,要是魏征看到他干这种没意思的事,肯定会没完没了的唠叨。于是太宗赶紧把小鹰藏在袖子里,准备等魏征走了之后再训练它。其实魏征早就看见了,只是装作不知道,以免惹太宗生气,站在那里把要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说了好久,终于说完了。魏征走后,太宗赶紧把小鹰从袖子里放了出来,可惜小鹰已经在袖子里窒息而亡了。看来太宗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就要牺牲很多的娱乐。
魏征一生向太宗提出过200多条建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乃至皇帝的私人生活。
当然,魏征能够得到唐太宗的信任和重视,绝非偶然。
魏征曾说:“君主如舟,百姓如舟下之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魏征要求唐太宗多注意公道,他认为只有让百姓幸福、满意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魏征还说:“君臣的关系,就好比人的头和四肢,头虽然高高在上,但做人也要有四肢。如果君主只顾自己,不管四肢是否协调,那么即使你高高在上,最后手脚不配合,还是会重重地摔在地上。”
魏征也引用了孟子的话:“君子若视下属如狗马,下属便视君子为小人;君子若视下属如粪土,下属便视君子为仇人。”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分析,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当时魏征家没有正院,太宗怕他死后,办丧事不够体面,于是赶紧把原本打算建宫殿的建筑材料交给魏征使用,修建了正院。
太宗还派人到魏征家里帮助照顾,不断给他送来药物补品,但魏征还是没能挺过来,终年64岁。
唐太宗亲自到魏征家中上香,为表达哀思,停朝五日,并亲笔题词悼念魏征,准备隆重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婉言谢绝,认为这样的奢华与魏征生前的节俭相去甚远,最后只用白木做了一辆车,用白布缝了一块帘子送别。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