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乐趣——绘画
这个暑假,我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奶奶在美术馆画画。
我的爷爷奶奶有很多学画的学生,我们去的时候,他们要办一个作品展,奶奶负责展前的布置,把作品挂在画廊的墙上。之前我很好奇,那些画都是画在宣纸上的,宣纸很薄很软,奶奶是直接装进相框里挂起来的吗?如果这样,取出来再放回去的时候很容易损坏画。但墙上的画都是平整光滑的?这次,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
那天,奶奶要“撑起四尺见方的画芯”。我赶紧睁大眼睛看她是怎么做的:首先,找一块平整、宽大、光滑的涂好漆的木板平放,把画翻过来,平放,背面朝上,用喷瓶轻轻喷水,使整个画面九成湿润;然后用调好的浆糊,把画涂成“米”字形,再把其他的缝隙涂好。奶奶说,这是为了防止画面出现气泡,保证最终成品的平整度。接下来,拿一张比画大一点的纸,在纸上多余的空隙处涂上适量的浆糊,留出一个小缝隙。接下来就是最关键、最难的一步——小心翼翼地把两张湿纸从光滑的木板上提起,迅速放在另一块光滑平整的木板上。画摆好后,用鬃毛刷仔细刷过刚涂好糊状物的四边,再从残存的气孔往画芯里吹气,使画肚鼓起,画芯就撑起来了!经过一夜通风静置,等画芯干了,再剪好装框,就可以挂在墙上了。整个过程就叫“裱”。
这可真是有意思的事情啊,我奶奶说,这是传统手艺,等我长大了她会教我,让我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