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带你探寻异地春节习俗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广西大路米粉、金华火饼、泉州青果、芋头包子、春卷的魅力。你是否曾经眼角流过口水?开工已经快一周了,你还在回忆美好的假期吗?停止,停止,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本期,让我们继续探索各地的春节习俗,发现更多关于春节的趣事。
花市年画“福”字倒着,今晚午夜看一眼难忘
说起除夕夜,广东人过年自然有逛花市的习俗。俗话说“不逛花街过年不高兴,逛花街有福气”。旧时,花市在春节前三天举行。除夕夜所有商品都降价出售,因此除夕夜是花市的高潮。当地人会买花,大多是桃花、水仙花、柑橘树,寓意吉祥如意、吉祥如意。现代花卉市场更青睐年末百货市场。玩具、鲜花、春节装饰品与过往的人流交织在一起。真可谓“灯火通宵,万家欢歌”。遗憾的是,受疫情影响,广州传统的冬日花市今年取消,调整为“一区多地”和线上销售的新业态。即便如此,广州仍然有浓浓的年味。
除夕当然离不开最重要的团圆饭。甘肃人文外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191班的同学唐凌云说起自己包的饺子兴奋不已:“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以吃硬币了!” ”除夕夜,全家人一起包饺子。饺子有团圆、团圆、吉祥之意。老人们还会把银币包在饺子里,希望子孙在新的一年里发财致富。吃完美餐后,无论老少都会熬夜完成最后一项活动——守年夜。这是为了祈求祖先的保佑,直到新年来临。
走亲访友、燃放鞭炮拜年、烧香拜祖、迎财神
每到除夕夜,重庆人都会提前准备好用松柏熏制的腊肉、鱼、猪蹄、香肠等。款式多种多样,但总少不了“腊肉”。人文与外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192班的学生雷仁红笑着说:“过年不吃火锅没关系,过年不吃火锅也可以。”过年不看春晚也没关系;但腊肉不吃也不行啊!”
如果说腊肉是大人们春节前的最后准备,那么新年的开启就是所有孩子们期盼的。虽然现在大部分城市都无烟了,燃放鞭炮也是一种奢侈,但大家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感受到烟花的魅力。江苏宿迁人文外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191班的学生刘敖高兴地描述了大年初四在广场上观看铁艺表演的情景:烟花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形状、舞蹈、跳跃,甚至相机都记录下来了。要想领略它的美,就必须亲自去看看。
当初四的烟花落入尘埃后,初五就需要开门迎五财神了。所谓五路,就是东南、西北、中。上海人大多选择去寺庙烧香迎财神。这一天,城隍庙、静安寺、龙华寺、玉佛寺等地人来人往,烧香祈福。
开展体育欢乐人心,疫情面前聚会线上举行
春节不仅仅是吃喝。少数民族更喜欢通过运动来表达新年的喜悦。新疆人比较喜欢唱歌、跳舞。 “我们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开始随着音乐跳舞。我们非常高兴。”管理学院会计203班的学生卡利比·努尔说。
健康与环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91班的鲁荣卓玛来自西藏。她回忆道:过年的时候我们会举办运动会。初三是运动会开幕日。开幕当天,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歌舞小品等等。运动会持续一周,比赛项目多种多样:篮球、拔河、跳绳……精彩纷呈。但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运动会已经两年没有举办了。
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防止疫情扩散的号召,老家山东的人文外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191班学生张天宇留在江苏过年并没有回家乡。别怕看不到家乡院子里养的小羊小狗,听不到辛勤劳作的公鸡啼叫。因为科技的进步,你仍然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过年:与时俱进的爷爷在微信上叫我们视频,熟练地切换镜头进行拍摄,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团圆。家是我心灵安逸的地方。只要有爱,距离就不是问题。新时代的过年也有科技感。
“每一年都是快乐的,每一年都是成功的。”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但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春节假期,我们见证了各地的风俗和活动,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春节美好回忆:家人团聚或美好乡愁。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