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课件-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_53854
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1、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派。它是继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后适应时代发展的心理学中的第三股力量。它的出现受到以下五个因素的影响:①英美政治自由主义→强调民主、人权和自由。 ②二战后的现状→东西方对峙,战争的残酷和非人道。 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激化→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劳动,阶级矛盾突出。 ④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核技术、克隆技术)→“善”与“恶”的双刃剑。 ⑤欧洲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需要一种理解来平息当时的社会问题,于是关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 2、1961年美国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1962年美国成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 3、流派分类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②存在意识疗法。 ③ 珀尔斯格式塔疗法。 4.以心理学中反精神分析和反行为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兴起为特征。人格或心理治疗的非系统理论。
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出最大的成就。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实现?不同的人文主义者有不同的看法。 ①马斯洛主张→提高人的“自我”或“自我意识”,使人实现内在的潜力或价值。 ②罗杰斯主张→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营造一种真诚、无条件接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就会创造奇迹→改变自己或他人。 2.罗杰斯和客户中心待遇 1.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宗教大家庭(姐妹六人,排行第四)。 2、自幼勤奋学习圣经和宗教教义,曾到中国传教。 3、学生时成绩优秀,感觉敏锐,但性格孤僻、害羞,有一些反社会行为。 4、1926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修心理学和教育学。 5、第一本《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出版于1939年,《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一书于1951年出版。 3、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的理论基础(1)对人性(人性)的认识自然)一直是“善”与“恶”之间的争论。 1、相信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发挥潜能的基本动力。 2、相信人性本善,有利他倾向,有“善根”。如果他的潜力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发挥,那将是健康的、建设性的。
3.相信人是理性的,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4.相信人具有建设性和社会性,值得信任和合作。 5.相信人们有能力发现并解决自己的心理适应不良。 (二)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人格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整个人格的核心。所谓“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经验、价值、意义、信仰等形成的关于自己是谁的整体看法。自我可以通过经验不断修正,但改变是一个过程。自我概念的形成:遗传是基础。遗传的力量促进个人维持和扩展生命的努力。在童年时期,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逐渐形成。自我概念的发展:来自于自身与环境的持续互动。在发展过程中,个人会融入重要他人的价值观。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误解或扭曲他人的价值观。这时,个体会努力寻求平衡和一致性,消除与自己不一致的经历。 (3)精神病理学的概念→即病态心理学的解释,认为精神疾病的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人充分发挥潜力的倾向受到阻碍,→造成适应困难和适应困难。心理病理现象,如焦虑、抑郁等。其中,自我发展障碍是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协调和不一致: 四、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1、以当事人为中心,让当事人客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治疗师的任务就是接受和理解对方,帮助来访者进一步了解自己,协助他理清问题的症结所在,鼓励他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的。
就好像治疗师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来访者可以在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 2.建立新的建设性治疗关系。这种治疗关系要求双方是平等的,双方的问题由双方自己解决,而不是被指导如何解决。在这种治疗关系中,双方都需要充分投入。治疗师不是专家或权威,而是朋友。他应该以真诚、尊重、信任、理解和温暖的态度陪伴客户,让客户能够自由地流露自己的情感,探索自己并承担责任。 (二)治疗基本条件 1、真诚、真实地与服务对象相处,不戴口罩,不用有色眼睛看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言行一致,有自信,不能把工作或生活中的情绪随意带入治疗中发泄。值得注意的是,真诚并不意味着你什么都可以说,而只是要求他不否认自己的经历,并且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2.无条件的绝对尊重是指治疗师向来访者表达温暖和接受,不带任何要求或意图。即无论当事人的行为或想法多么愚蠢、可笑、不恰当或反社会,我们都应该尊重他,而不是嘲笑或看不起对方、否定对方或对对方感到不满。党,并相信他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 3、同理心(有人译为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了解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或内心世界),同时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通过适当的沟通方法。
它有两层含义:a.准确感受客户的内心世界,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去理解事情。 b.来访者可以欣赏治疗师提供的感受。 (3)非指导性治疗技巧:通过倾听患者的陈述来了解患者的问题。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以及对患者言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患者对问题的态度和情绪反应。提出谈话主题,然后让患者表达他或她的意见并扩大谈话范围。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并将答案限制为“是”或“否”或提供具体细节。解释、讨论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背景。 (4)治疗目标是释放潜能,使患者认识并解决自身问题。 2、增强“自我了解”,即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等理解。 3、纠正“认知结构”。有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客户的“先入之见”或“想象系统”的偏差。因此,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让来访者知道他们不再符合现实。 ,必须改变。 4、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建设性人际关系。 5、适应症:主要适合积极主动、能沟通、有治疗动机的患者,如:各种神经症、情绪障碍、适应不良行为、家庭婚姻问题等。不适合严重精神病、沉默寡言的患者和耐药患者。六、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治疗策略和技巧 1、专注(Focus)是指专心、集中或完全注意服务对象的所有表情或反应,心无旁骛。
Eigen 提出了 SOLER 项目。 2.沉默()是沉默的目的有两个:①提示双方思考他们所说的和所看到的。 ②促使案主多做自我表露 3.澄清与反思(和) ①澄清:指向案主展示谈话的焦点,以便案主能够揭示相关问题的主题或反应。 ②反思:是指像镜子一样反映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行为等个人意义,鼓励服务对象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尊重和接受(和)是指重视有关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这个人的观点,能够接受他这个人,无论他的思想和行为多么不合逻辑和荒谬。 。特别强调关注客户的积极方面。 5、真诚一致(和)是指自由、诚实、诚恳、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经历,不虚伪地面对当事人。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 真诚地与来访者相处 ② 咨询师对自己真诚 6. 同理心() (3)应用 虽然它的单一应用有限,但广泛应用于许多心理治疗场合,可以用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与客户良好关系的基础。
七、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应用、贡献及局限性 (一)贡献 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2. 关注人的积极发展——强调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3. 以客户为中心——将治疗的责任放在客户身上。 4、关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人格特质 (二)局限性 1、强调关系,但关系的本质极难把握和评价。 2.治疗效果难以立即发挥,需要较长时间。 3.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 4.不重视顾问的投入和参与。 8、例:因家务问题→感情不和→离婚 ①理解不合理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 ② 最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③ 离婚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④ 你自己是如何做到的?九、罗杰斯来访者中心治疗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沟通 1、来访者中心治疗的“人性观”与中国文化“善性论”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2、非指导性来访者中心治疗的治疗原则与孔子教育思想的启发是一致的。 3.来访者中心治疗的治疗目标和道家文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简而言之,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就是“去伪存真”,成为真实的自我。道家文化追求的人生目标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4.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中治疗师的态度类似于老子的平静和无为。 **真实(客观)自我和理想自我(Ideal self)。 2、真实(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自我)。 3.自我和他人-自我。当新的经历与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时,或者通过扭曲和否认机制,就会出现精神病理学。罗杰斯强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来访者不会扭曲或拒绝与自我表达概念不符的经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