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通局首个交通强国双试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2024年8月30日,青岛市交通局首个交通强国、国家双试点项目“青岛交通综合应用平台”项目验收会在青岛市交通公共服务中心召开。行业相关专家和青岛市政府、交通运输局相关司室及局直单位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青岛交通公共服务中心的项目情况介绍、建设单位的工作报告、监理单位的监理总结报告、第三方检测单位的评价报告,评审查阅了相关资料文件,并观看了系统演示,经过询问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青岛市交通局深入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依托青岛交通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围绕综合交通“系统架构、精细化管理、现代化治理、创新应用”深入研究和应用。交通大数据。 ,取得阶段性成果。
深挖应用场景,真正发挥平台效能
树立交通“综合招牌”。与青岛广播电视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打造“日报+特殊时期”相结合的广播栏目,打造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综合公告栏”,具有每日自动生成广播播报功能早晚高峰时间。开展信息播报。
开发视频流量和行为分析应用程序。对进青主要公路、普通国省干线边界、重要收费站、拥堵事故多发路段等断面车流监控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及时发现道路拥堵、事故等问题部分及时开展,应用成效逐步发挥;针对胶东机场、青岛站、青岛北站、长途客运站等重要枢纽站内部视频以及重要旅游景点地铁口视频,结构化处理人流方式识别人流密度等,对可能出现的枢纽连接能力不足进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构建现代物流业指标。为物流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重点经济工作协调调度提供信息支撑。整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青岛集装箱运输景气指数、物流业景气指数等共63个物流特征宏观指标,按照周、月、季度三个时间维度构建动态运行指标体系,形成“一站式汇聚、一屏概览、综合分析”特色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业管理水平,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支持智慧交通执法。针对网约车“线下支付”、无证车辆调度、“定点招揽”等违法行为,根据车辆动态位置信息和订单信息进行实时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车辆异常行为,建立重点清单,显着提高交通执法效率,充分保障海岛城市人民出行权益。
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打造综合应用生态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整合青岛市交通局20多个信息系统,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发挥最大利用率,制定“先链、后硬、后软”的整合步骤,提高虚拟化水平,有效解决分散管理问题,解决多点登录问题,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运维、统一标准,每年节省运维资金超百万元。
建设“城市级”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夯实数据基础。全面整合全市综合交通数据资源,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编制涵盖21大类、18000余条数据资源的《青岛市交通数据资源目录》,实现20个领域(15个交通领域、5个领域)的采集。核心数据资源共超过159类(交通运输152类和外部部门7类110类),行业内外共享152类交通数据,共享率超过72%,有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和城市精准治理。
开展交通数字化建设,形成“五横、十二纵、多专题”的监控体系。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车辆、运输服务、客流、货流的实时监控,有效提升综合交通运行监控能力。从业务部门横向到边缘、从行业管理纵向到末端的全面监控,同时设置多个专题模块,不断丰富交通运行综合监控体系。
交通综合应用平台的相关建设成果和经验多次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工作简报》、国务院《青岛改革》专题报告等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青岛市委、中国交通报、《高效做一件事》特刊。在市级平台发布,荣获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应用优秀案例成长进步奖、“2023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创新案例”等多项省市级奖项。同时,青岛交通公共服务中心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被山东省大数据局授予“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成为青岛市大数据局“青岛市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第一批试点单位。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局将继续深化试点建设,坚持“发展为一盘棋、数据为网络、应用为平台、城市一体化联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持续推进行业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流程再造打造交通数字化转型“青岛模式”,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强大数字化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客户端 赵波 通讯员 赵淑华 赵国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