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蒋介石几次出国遭遇的尴尬和笑话
抗战结束后,原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吴国桢建议蒋介石出国,去美国,周游世界,看看民主是如何运作的。
蒋介石回答说:“好吧,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共产党有问题。现在国家乱了,没有办法逃脱!”
吴说:“马歇尔主持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让其他人代表你进行谈判。有时蜂王问题也可以被别人挡一会。同时,你可以出国,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外的风景,也受到它的影响。”慷慨的接待。您将作为国家元首受到人民的尊敬。等他们谈判一段时间,等你回来再重新开始谈判。
无论如何,即使你在国外,所有重大问题仍然会咨询你。可以使用遥控器吗?但蒋没有采纳。
1942年春节期间,蒋介石突然决定出国访问,而他的选择就是印度。没想到,在见到甘地的时候,发生了非常尴尬的事情。蒋介石感到失望和无奈,认为这是“一生的重大教训,受到侮辱,是一个大错误”。侮辱。”
这是怎么回事?
他访问印度有五个目的:
一是敦促英印让步、合作;
二是说服印度增派兵力、出力;三是说服英国允许印度自治;四是为未来中印合作奠定基础;
五是以此为契机弘扬三民主义。
2月5日,蒋介石秘密访问印度。当他离开边境时,差点被当地国民党军队认为是共产党人的飞机击落。
他与夫人宋美龄、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崇辉等十余人从缅甸腊戍起飞,飞往印度加尔各答。
抵达印度后,蒋介石、宋美龄等人应邀到甘地官邸会见。他们首先互相寒暄,表达对对方的钦佩之情,然后又互相谈论了一个多小时的革命斗争。会谈气氛友好,甘地较为热情。
没想到,下午再次交谈时,甘地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看上去比较冷淡,话不多。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冰冷。
他们说话的时候,甘地干脆停止了与蒋介石的谈话,走到一边,摇动纺纱机,开始纺棉纱,就好像没有人在看一样。
就这样,还不愿意与蒋介石打交道的甘地看出蒋介石对中印合作不感兴趣。他甚至懒得在表面上炫耀。他直接通过当地行动表达不炒作,并下达了驱逐令。
蒋介石满怀希望而来,已经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吹嘘了很多。他失望又无奈,只得匆匆离开。
为何高调访问印度却成为终生耻辱?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此事后,亲自写了一封电报,公开指责他的这种斡旋行为。他还表示,大英帝国与印度的关系是内部事务,不需要他调解,这一度侮辱了蒋介石。
当尼赫鲁会见他时,他不知为何突然倒立。演出结束后,我也请我的中国朋友也来表演。王宠惠因年老无法演出,鲍总领事也表示很难,便推荐张道藩前来平息,感谢师父的邀请。张道藩四十多岁,正值壮年。他看着站在一旁的英迪拉,一脸可怜兮兮,于是施展了几个小时候学过的武术动作,做了一个侧手翻,站直了身体,然后双手撑地转身。 ,然后将右手放在地上,张开双腿。这时,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首先感到惊讶。因为这是一种非正式的行为,在外交史上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我看到中国官员也表演了。然后他尴尬地笑了笑。蒋介石夫妇傻眼了。
当访问印度的代表团即将离开加尔各答时,蒋介石觉得应该向印度人民表达一些话,于是决定发表《告印度国民的书信》。结果,国书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本来信心十足的蒋介石不但没能联合印度抗日,反而导致中英反目成仇。这简直就是一次耻辱的旅行。羞愤地回到家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1949年8月,蒋介石无奈退守台湾,企图联合韩国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于是,蒋介石亲自前往韩国与韩国总统李承晚举行会谈。
李承晚也面临朝鲜共产党的威胁,所以他很快就同意了。 1949年8月6日,李承晚还举行晚宴欢迎蒋介石的到来。
宴会开始前,李承晚特意派秘书找到蒋介石的心腹王世杰,询问他一件事。李想向蒋介石提个建议,但不知道会不会得罪蒋介石。
王世杰问建议是什么,书记说:“一定要尽快惩办贪污大犯孔祥熙、宋子文,以鼓舞人心。”
王世杰闻言,愣住了。蒋介石听后大怒,但又不能生气。家里的丑闻怎么让别人议论呢?蒋介石羞愧难堪,急忙回国。
这次的屈辱,完全是蒋介石缺乏自觉,缺乏政治才能,缺乏弱国外交,屈辱在所难免的。
蒋介石青年时期还曾两次赴日本留学。但他的日语水平并不高。这也成为当时国民党的一个笑话。
1906年4月(明治39年),19岁的蒋介石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来到日本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日语。蒋介石此时在日本就读的学校是“清华语言学校”;然而,清华语言学校似乎并不是一所纯粹的“语言学校”。
1908年,蒋介石公费到日本真武学校学习三年。蒋介石就读的日本学校实际上只是一所军事中学,是日本专门为中国人设立的。这所学校的学费是出了名的贵。 ,但我无法学到任何真正的东西。学校一般教授理论知识、体操和武术。军事战略战术根本不可能学。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期间虽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但他偶然结识了孙中山,并最终加入了同盟会。这也成为日后蒋介石崛起的重要因素。
对于蒋介石的日语能力,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蒋介石可以流利地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日语口语其实没有那么好。环顾大陆和台湾,几乎找不到人关注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地认可,
由于蒋介石曾经留学过日本,所以他的日语表达能力应该不错!毕竟,按照常理来说,经过8个月的语言课程和3年的日语强化教育,能够用日语流利地表达自己,这并不奇怪。
然而,作家、评论家保坂正康在其著作《蒋介石》(文纯信书)中曾提到:“蒋介石听力没有问题,但用日语交谈却相当困难。”
从1930年代蒋介石就任中国政治领导人直至去世,他与日本来访者的对话基本上都是通过翻译用中文进行的。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