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话骂人最狠的脏话及十口头禅
谈及骂人技艺,人人皆可,恶言相向如同拔剑伤人。现今网络盛行,不禁好奇,“京骂”一词怎会成为北京人的象征。北京方言中骂人的极致境界,竟是无需污言秽语。不知为何,“京骂”一词竟成了北京人的代名词,仿佛北京人个个“出口成脏”。在此,小编欲为北京人正名,“京骂”并非北京的文化传承。
还有那些全国朋友都会用的词,怎么就成了“京骂”的标志了?
前两年,北京市民热议中超赛事中球迷所用的“京骂”,普遍觉得这种言语粗俗不堪,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公众形象。然而,所谓的“京骂”实际上仅指“牛×”、“傻×”等词汇。在北京方言中,这些词汇并非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污言秽语。
我觉得在北京方言里,最为刺耳的粗俗词汇当属时下许多北京人频繁使用的“丫挺的”这一表达。当这个词被快速说出时,它往往会演变成“淹的”、“丫的”或是单纯的“淹”。不少外地人对“淹的”这个说法感到困惑,不明白其含义。
曾经,一位来自安徽的朋友向我提问:“你们北京人是否对腌制蔬菜情有独钟?”我听后微微一愣,不禁反问:“这消息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他一脸困惑地问道:“你们北京人常提腌的腌的,难道是在谈论腌制咸菜?”
这句话差点儿没把我笑喷喽。
确实,这个词对于外地人来说颇为费解。例如,一位在台湾居住多年的朋友,尽管在北京生活了数年,但一开口说话还是带有“你淹你淹”的口音。我好奇地问他:“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他回答道:“这不应该是北京人常说的口头禅吗?难道它不是一个好听的词吗?”
这实际上代表了老北京人最恶毒的侮辱用语,其原始表述为“你这小妮子是哪来的”。所谓“妮子”,指的是尚未出嫁的年轻女子。同时,老北京人还将妓院中的女子称作“丫头”。当说“丫头养的”时,意味着孩子不知其亲生父亲是谁,换言之,等同于“杂种”的侮辱。因此,在老北京方言中,这个词被视为最污秽的骂人词汇。当然,这个词只能用于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然而,如今即便是不论外地人,许多年轻的北京人也对“你丫的”的本意一无所知,尤其是当“丫的”发音变为“淹的”后,有些年轻人对此感到困惑,有时甚至误说成“我丫的”。就像香港人根据“我×”创造了“唔赛”,很多人也将此当作好词儿一般,这难道不是在开玩笑吗?
北京话的含蓄表达,巧妙地避开了粗俗的词汇。例如,北京人常用“你大爷的”或“他大爷的”这样的说法,若只看这几个字,它们显得非常干净,但实际上却是一句带有侮辱性的言语,与“×你妈的”、“×他妈的”表达的意思相同,只是省略了那个不雅的字眼“×”。有些人对此并不了解,误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叹语,甚至在公共场合也如此使用,这让熟悉北京话的老一辈人感到非常尴尬。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北京市民为了绕开那个敏感的“×”字,创造了一个新词汇“握靠”。随着网络用语的发展,许多原本避讳的言辞都借助谐音演变出了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我×”被简化为“卧槽”,“你妈”变成了“泥马”,而“他妈”则演化为“特么”。
在北京方言中,“子”这个字别具一格,通常情况下读作轻声,比如在“儿子”、“孩子”这些词中。然而,有一种特殊情境下,它的发音会变得相当重,甚至会出现音变,发出类似“贼一”(zēi)的音节。
这种情况出现在人们骂人的时候。例如,北京人可能会说:“小贼一,你等着!”这里的“小贼一”可能隐含着“小兔崽子”或“小王八羔子”的意思。当然,有时候,将“贼一”进行变音,本身就带有侮辱性,就像把“孙子”说成“孙贼一”一样。
需指出的是,“子”字若读作“贼一”,常含有深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比如“且看后续”或“我迟早会整治你”等。尽管并非粗俗之语,却是一句隐含“凶兆”的狠话。
自然存在一些含蓄的侮辱性言语,亦或是暗语,让现今的年轻人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例如“茶壶”一语,便是一种带有侮辱性质的言辞。
“茶壶”指的是什么?在老北京的妓院里,有一种职位叫做“站院子的”。人们通常把这种职位称作“茶房”。这类人主要负责照料妓女和嫖客。担任“站院子的”都是男性,他们需要为嫖客和妓女提供茶水服务,同时还要负责“望风”。当嫖客和妓女在屋内亲昵时,他们便在门口“撂高儿”(即放哨);一旦茶壶中的水用尽,便会高声呼喊“茶”或“壶”。他便进门给壶里续水,因此也管这种人叫“茶壶”。
这无疑是最低级的职业,对外人来说,提及这个行业往往难以启齿,因此,将某人称为“茶壶”,其伤害程度甚至超过直接侮辱他。
北京话骂人的话:
活的越大越抽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
整天跟人纠缠不清,连处理事务都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交给你一件小事,你怎的总是让我失望,不是放走我的鸽子就是弄丢我的信鸽?
和着我那点儿吐沫星子全打了水漂儿了!
你瞧你平时那个德行,样儿大了你!
装的人五人六儿的,还挺象那么回事的。
实际上,他心中充满了各种杂念,除了终日无所事事,要么就是捣鼓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若遇到一个身份不凡的人物,那可就不得了了,无论你拖到多晚,都得厚着脸皮拼命地去巴结。
实在闲的发慌,也是跟那帮小混子起哄架秧子,打联联。
走在街上看见个半老徐娘你都不错眼珠儿的盯着人家看。
哪天遇上个满不吝的,给你一板儿砖,你就知道什么是肝儿颤了。
您提到您家的长辈颇为不易,他拥有一片广阔的田地,却只寄望于您能有所成就,就像是在平地上翻饼一样,期望您能做得风生水起。
你非但毫无进步,反而让老人家整天受累,让他备受折磨,如同五内俱焚,跟着你团团转。
数落你几句,你便开始得寸进尺,自以为是地长篇大论,嫌弃老人家啰嗦,反复说些车轮话。
现在安心了吗?那些家产可都让你挥霍一空了吧?连个零头都没剩下,你还想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只差让你天天都能品尝到香喷喷的棒子面,最多再免费给你一碗清凉的白开水解解渴。别想跟我玩这些花招。
原来你也曾有过脚下打滑,手忙脚乱的时刻,那平日里大口吃饭的嘴难道能轻易闲下来吗?动作利索些吧,怎么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浪费了半天口水,我也不想再跟你闲聊了,借个光,我找个宽敞的地方去享受美食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