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再出手!此次又成功收编了一个团队?
字节又一神操作。
此次,字节跳动仿佛再次施展老手段——通过“收购”方式,引入了一位创始人。
本周,无代码服务提供商“黑帕云”宣布了服务终止的消息,紧接着,关于黑帕云被字节跳动公司收购,以及创始人陈金洲已加入飞书团队的传闻迅速传播开来。经过多方的核实,字节跳动方面截至目前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的正面回应。
创投界人士普遍认为,这起收购颇具深意。2019年,连续创业者陈金洲创立了名为黑帕云的企业级数据协作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黑帕云的产品与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在功能上存在诸多相似点。2021年7月,黑帕云成功吸引了字节跳动的投资,这也标志着陈金洲与字节跳动之间的首次合作。没想到半年后,字节大手一挥直接把他收编了。
字节跳动在历史上经常采用收购手段而非直接招聘,特别是对于成熟的管理人才,这种情况尤为常见。目前,字节跳动在中国的负责人张楠,便是当年被张一鸣全面“纳入囊中”——产品与人才直接融入了字节跳动,从而打造了庞大的抖音帝国。令人好奇的是,类似的经历也出现在了腾讯与张小龙之间。通过收购来吸引关键人才,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80 后武汉小伙,刚被字节收了
黑帕云是谁?我们先从创始人陈金洲说起。
1999年,武汉出生的陈金洲踏上了前往西安的旅程,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西北工业大学深造,专攻航空动力工程。次年,学校增设了计算机专业,陈金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该专业首届学生。在一次专访中,他透露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努力,称自己编写了多达30万行的代码,并且频繁访问CSDN论坛——这个中文信息技术社区。
2003 年,一毕业他就创业了,专攻数据挖掘与处理。
大学生创业之路颇为坎坷,他的坚持仅维持了短短9个月。到了2004年,他转而投身于“打工”生涯,起初在中国农业银行的架构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两年之后,他注意到许多论坛上的朋友都纷纷跳槽至国际IT咨询公司,于是他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到了2007年,随着公司业务的变动,他不得不从西安迁至北京。然而,在2009年,他做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北京,重返西安,从头再来。
2012年之前,陈金洲负责培育并推出了内部项目金数据,该平台主要用于表单设计、数据搜集以及统计分析。它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在线预约、试卷的收发,以及婚纱摄影行业的客户调研、外景拍摄的预约和服务评价。此外,它还涉及企业内部的招聘、财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应用场景极为丰富。
凭借一支二十多人的团队,金数据在短短3年内吸引了百万用户。2015年,该公司被精硕科技全资并购。精硕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领先的第三方营销数据技术企业,曾位居国内行业之首,并获得了金沙江创投、蓝色光标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支持。
2019年,陈金洲重启创业之路,创立了黑帕云。该平台定位为企业级数据协作工具。黑帕云的产品功能相较于Excel,支持多人协作及云端数据同步;与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定制化信息管理系统相比,其搭建过程更为简便快捷。线下门店对订单的整个流程,包括预约、进店、验收以及售后服务,都实施了数字化管理。VC投资后的团队会向项目的创始人搜集有关业务进展、关键人员变动、财务状况等额外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类似的产品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0年,正值疫情肆虐之际,黑帕云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10月份,黑帕云正式结束了内测阶段,迈入了商业化运营的新阶段。在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其营收和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总和。到了2020年年末,黑帕云的客户数量已经接近万家。在这一年里,公司还成功吸引了投资,先后获得了盈动资本的750万元天使轮融资以及初心资本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引人注目的是,在黑帕云被收购之前,它已经吸引了字节跳动的投资。具体发生在 2021 年的 7 月,那时黑帕云成功获得了字节跳动以及原股东盈动资本在 A 轮中投入的数千万人民币。然而,这笔资金的注入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
自从字节跳动公司完成对黑帕云的收购,该平台才广为人知。经过调查了解,此次收购是由字节跳动的飞书业务团队主导的,在此之前,飞书内部已经推出了多维表格等类似功能的产品。根据公开信息,黑帕云预计将在今年的5月31日停止提供服务。
陈金洲即将加入飞书,他将直接向字节跳动的副总裁谢欣进行汇报,谢欣同时也是飞书业务的负责人。观察这一变化,我们可以发现,飞书在竞争中失去了一位潜在的对手,却迎来了一位新的盟友。
这事不是第一次干
张一鸣已经 " 买来 " 多位猛将
陈金洲并非孤立现象。有趣的是,在字节跳动公司内部,众多核心高层管理人员实际上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被吸纳进来的创业者。
这也是字节跳动战略投资的一大特色:在完成并购之后,原项目的创始人得以在字节跳动内部继续发挥专长,甚至在此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逐渐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张楠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焦点。2020年3月,张一鸣在公开信中公布了字节跳动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信息,正式任命张楠担任字节跳动中国的首席执行官。这位80后的女性领导者并非出自字节跳动内部培养,但她却凭借自身的努力,从一名边缘产品的负责人一路成长为字节中国业务的最高负责人,其励志的成长轨迹令人瞩目。
2013年之初,张楠所创立的图片分享平台图吧被今日头条纳入旗下,随后她便投身于头条,负责管理内涵段子。尽管内涵段子在头条系中属于较老的产品,且位置较为边缘,但张楠凭借对UGC社区产品的深刻洞察,逐步将此产品培育得成绩斐然,进而开始全面负责字节跳动的UGC业务。
2016年,字节跳动推出了抖音和火山等创新产品。在这些产品中,张楠领导的由艺术院校学生构成的运营团队贡献尤为显著,他们助力抖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到了2018年,张楠不仅晋升为抖音的CEO,还兼任了字节跳动市场品牌部门的负责人,紧接着又荣任抖音总裁一职。在2018和2019年间,张楠还负责领导字节跳动的相机业务,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轻颜、剪映等创新产品。
字节跳动旗下拥有两大成熟的产品系列,其一为抖音,其二则是今日头条。这两款产品均与陈林有着紧密的联系。陈林曾是抖音在初期发展阶段的推动者,随着抖音的壮大,他逐渐退出了决策层。到了2018年,他接替张一鸣担任了今日头条的CEO一职。目前,陈林的身份是字节跳动负责教育和创新业务的负责人。
鲜为人知的是,陈林之所以加盟张一鸣的团队,也是因为他的前东家被字节跳动收购。那时,今日头条尚处于初创阶段,他们收购了一家专注于漂流瓶和天气应用的小型团队,而陈林正是该团队的初创成员之一。
此外,两个显著的案例均源自于 .ly,其中一个是 .ly 的创始人阳陆育,另一个则是其联合创始人朱骏。
在某种程度上,.ly 可以视为当前备受瞩目的平台的前身。2018年8月,字节跳动将抖音海外版以及此前以10亿美元收购的.ly(该收购发生在2017年)进行了整合与升级——这两个平台共同推出了全新的全球短视频平台。在北美地区曾经广泛流行,抖音APP更是以一种令人瞩目的姿态崭露头角,得益于这两大基因的强大支持,它迅速崛起,成为了字节跳动公司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产品。
此后,阳陆育与朱骏均选择留在字节跳动。朱骏此前担任过总裁一职,2019年上半年,他(即Alex)开始主管抖音国内产品的相关工作,并向张楠进行汇报。到了2020年3月的人事变动中,张一鸣特别指出,他计划在当年与Alex携手,共同将字节跳动的全球管理团队打造得更加完善。2020年7月,朱骏Alex加盟字节跳动,出任产品和战略副总裁一职,主要职责涵盖产品战略规划、公司整体战略布局以及投资事务。
阳陆育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已久,2020年,他带领团队为字节跳动推出了首款面向用户的K12教育硬件产品。与阳陆育共同打造教育硬件的还有吴德周,他领导的原锤子科技硬件团队(后亦被字节跳动收购)也为此项目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吴德周已经离职,而阳陆育也不再负责字节跳动在智能教育领域遭遇挫折的业务。
这样的例子在字节跳动还有很多,一直为互联网圈津津乐道。
堪称神操作
当年,张小龙也是这样进入腾讯
通过收购招揽人才,这一神操作在中国互联网圈并不鲜见。
张小龙的加盟腾讯堪称传奇。1997年,他开发的邮箱产品问世。短短四年,用户数量便突破了两百万,一度与微软并驾齐驱。张小龙起初吸引了博大的注意——2000年4月,他以1200万元的价格将邮箱出售给博大,并担任了该公司的副总裁职位。
腾讯在较晚的时期推出了自己的邮箱服务,该服务始于2002年。随后在两年之内,腾讯推出了邮箱的网页版。尽管如此,邮箱并未能迅速崛起,主要依赖于庞大的用户基础。然而,马化腾洞察到了其背后的优势——技术和客户资源。于是,在2005年,腾讯把握时机进行了收购,张小龙及其团队随之加入,并在腾讯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并领导邮箱团队。
后续的发展众人皆知,张小龙再度担纲,成功推出了微信,被誉为“微信之父”,为腾讯贡献了卓越的业绩。他亦被戏称为腾讯中最放肆的人物,张小龙偏爱赖床,常因迟到而错过上班,亦热衷于游戏,然而,马化腾曾表示,他并不担忧这些,真正令他担忧的是张小龙可能被他人挖角。
昔日,互联网业界流行一种观点:击败对手的最优策略是进行收购,若不能战胜你,便以金钱收买。双方由敌对转为和平,化敌为友。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如滴滴收购了 Uber,58 同城合并了赶集网,携程吞并了去哪儿……无不带有相似的印记。
字节跳动并非仅此而已。实际上,在反垄断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企业通过频繁收购来扩大和加强自身防御线的策略已经不再适用。在这些收购的背后,我们察觉到的是更为关键的竞争要素——人才。
在字节跳动庆祝成立9周年的庆典上,张一鸣在以“平常心”为主题的演讲中坦诚表示,对手堪称优秀的模拟敌军,我们不应仅靠并购来终结竞争。
张一鸣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令人惊叹。他曾担任字节跳动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其重视招聘的程度在业界极为罕见。自2015年初至年底,今日头条的员工数量从300多人激增至1300多人,这一增长中,不少员工都是经过张一鸣亲自沟通招募而来的。
张一鸣曾言,并非所有CEO都能胜任HR的职责,然而他本人正致力于成为一名严谨而真诚的HR,无论风雨兼程,无论雾霾重重,他都坚持亲自走访,与面试的候选人面对面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