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裔学霸小哥获奖!竟是凭一句话段子获最佳笑话奖?
爱丁堡艺穗节每年都会颁发一个特别的奖项——最佳笑话奖,该奖项由Dave命名。这个奖项是通过公众投票来决定的。今年,一位华裔青年的幽默段子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33%的选票,成功赢得了这个奖项。
这个笑话其实非常简单,就一句话:
我不喜欢新款一英镑硬币,不过我本来也讨厌所有零钱(改变)
自今年三月起,英国全面推出了新版的英镑硬币,其形状已从圆形转变为十二边形。
这个笑话之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词”的双重含义。一方面,它可以指代硬币等小额货币,与前文提到的“一镑硬币”相呼应;另一方面,它还代表着一切变化,因为新硬币的发行本身便象征着一种变革。
你笑了吗?反正我没笑。
或许自脱欧议题启动以来,英国便遭遇了诸多变故,脱欧提议的种种波折,新货币纸币的发行,突如其来的大选,恐怖袭击的威胁与阴影,乃至大本钟的闭馆……或许正是这些事件,让众多英国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过讲到这里也不能不提一下这位讲笑话的小哥。
这位小哥向我们英国分社的记者透露,他的名字叫Ken Cheng,他的母亲是北京人士,而父亲则拥有香港户籍,Ken自幼在英国生活,堪称地道的BBC(即出生在英国)。
在2007年,Ken获得了剑桥大学数学系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他并未在校园里度过太久,很快便决定放弃学业,转而投身于职业扑克领域。
大约六年前,Ken开始涉猎喜剧笑料。起初,喜剧对他而言仅是个人爱好,他未曾料想这会演变成他的职业。到了2015年,Ken在BBC举办的“新喜剧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而他表演的《一石二鸟》更是瞬间赢得了众多英国观众的喜爱。
今年标志着Ken首次踏入爱丁堡艺穗节的舞台,同时也见证了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首次亮相。令Ken感到意外的是,他之前对新一英镑硬币发行时的一番微词,竟然让他赢得了如此显赫的荣誉。
这一构想最早在2014年浮现,那时正值官方宣布将推出新型硬币的设计方案。
观众对这枚新一英镑硬币颇有微词,我虽致力于制造笑料,却也乐于倾听并接受他们的批评。
这次荣获最佳笑话的头衔,Ken也非常的开心。
荣获艺穗节最佳笑话奖项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参与其中也让我觉得十分有趣,我本人非常享受,而且大家对此话题的讨论也显得格外热烈。
在这次获奖之后,我打算给我的大儿子取名为“艺穗节最佳笑话”,以此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时刻。
获奖之后,小哥迅速成为热门人物,他的影像很快占据了BBC、《卫报》以及《镜报》等英国主流媒体网站的首页。
BBC:一镑硬币的笑话荣获了爱丁堡艺穗节最佳笑话奖
《卫报》报道,Ken Cheng的关于一镑硬币的幽默故事成功入选了爱丁堡艺穗节中最具幽默感的笑话之列。
《镜报》:爱丁堡艺穗节观众评选的15个最好笑笑话出炉
小哥对于迅速走红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感到由衷的高兴。媒体揭露真相是件好事,我真心希望借此机会,大家都能来欣赏我的表演。纵然这个笑话并不能全面展现我的演出风格,而且它仅仅是个小笑话,但我对自己的演出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它独具特色。我同样很高兴,因为这能让我的知名度得到提升。
这句段子一出,国内网友纷纷表示被冷到了:
若榜首的幽默笑话显得过于冷峻,不妨转而品味其他参赛作品的情感基调——它们依照得票数依次排列。
特朗普与希特勒在形象上截然不同,他并不具备希特勒那样的学识,无法撰写出一部著作。
我今后绝不再使用反问句式进行表达。这样的说法有意义吗?(需注意:“有意义吗”本身也是一种反问表达。)
我对邻家那位女孩的特质情有独钟,因此为了寻觅到如此一位佳人,我不断搬迁,更换居住的邻里环境。
起初,那位创造雨伞的人本打算将其命名为“伞”,然而,他在命名之际,稍作迟疑。(注:在他思索之际,英国人往往会发出“嗯嗯”之声以示正在思考。)
将所有收割机械集中起来,如此一来,我们将能够拥有一家宽敞的餐厅。(备注:在英国,存在一家以收割机命名的连锁餐饮品牌。)
我无法记住那些名字。这并非我个人的过错,而是一种通病。这种病症究竟叫什么呢?
我家育有两个儿子,一个五岁,另一个六岁,唉,我们家的取名技巧确实有待提高。
在我父亲离世之前,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算亲密。然而,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离世是由于不幸触发了地雷……
每当有人表达对巧合的怀疑,我便会兴奋地回应:“真是巧得不可思议!这我也遇到过!”
实际上,许多英国人对此并不认同,其中一些人觉得其他内容更有趣,于是评论区便演变成了英国网友们的笑话分享会。
我懒得形容24小时了,于是直接说一天
一位来自英格兰的男士、一位爱尔兰的同胞以及一位苏格兰的朋友一同踏入了一家酒吧,酒吧老板不禁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开玩笑吗?”
本周最令人捧腹的趣事是:失眠虽然让人痛苦,但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呢——想象一下,如果再睡三次,就能直接迎来圣诞节了!
警方表示,正在全力追捕两名抢劫了本地披萨店的嫌疑人,其中一人体型魁梧,来自夏威夷;另一人身材娇小,来自墨西哥。(注:夏威夷和墨西哥,这两种地方同时也是披萨的名称。)
小明于家中听到了一阵敲门,遂开门而视,只见门边停着一只蜗牛。他遂将蜗牛拾起,抛掷至远处。然而,三年后,敲门声再次响起,小明再次开门,竟又是那只蜗牛。蜗牛开口言道:“为何对我如此?”
实际上,英式幽默在众多英国电视剧中广泛存在,而备受赞誉的憨豆先生则是这一幽默风格的典型代表:
-咖啡?
-好的
-要糖吗?
-不要
-你中文说的很好嘛
-阿里嘎多!(原文为法语西语)
当然除了憨豆,英国人更喜欢的本土喜剧还有:
《是,大臣》
英国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
《IT狂人》
-着火了!灭火器在哪儿?
-怎么会这样?!
-英国制造…
《布莱克书店》
-太空热吗?
-当然热!不然你以为菠萝是哪儿来的?
看得出,英国人实际上颇为偏爱讲述笑话,不论这些笑话是否真正逗乐,至少幽默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种英国式的幽默究竟有何规律可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领会它呢?
1. 自嘲
要领悟英国式的幽默,首先要懂得自嘲,并且显著地夸张自身的不足。英国人倾向于以自己的挫折为笑料,借此塑造出一种更加谦逊、易于接近的形象。
例:我做饭特别糟糕,都能把水点燃了。
2. 讽刺讽喻
自我否定若再添上一抹讽刺,便构成了英式幽默的核心所在;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讽刺往往伴随着说话者的一张冷峻面容,使得旁人难以辨别他是否在开一个玩笑。
讽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往往难以被领会,通常可以通过形容词的强调来辨识,然而英国人在这方面表现出的提示却极为罕见。尽管如此,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却对讽刺情有独钟,一旦对交流的背景有了深入了解和适应,便能察觉到其中的讽刺意味。
例:火车又晚点了,好开心啊
3.别当真
英国人以其绅士风度闻名,然而他们偶尔也会说出一些看似‘虚伪’的话语来‘挑衅’你,切勿轻信,他们实际上并无恶意,仅仅是带着笑容说出一些玩笑般的俏皮话,讲完之后也不会表示歉意。
例:我才不跟不喝茶的人做朋友呢!
因此,在将来,若遇到一位英国人一本正经地同你开起玩笑来,为了不造成难堪的局面,不妨适当地多发出几声笑声以示回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