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各种水质的电导率,一般范围究竟为多少?
1、纯水
纯水的电导率最为低微,一般电导率值介于1至50微西门子每厘米之间。这种水可以通过使用单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技术或一次蒸馏过程来制备。其常见用途涵盖了玻璃器皿的清洁、高压消毒设备、恒温恒湿实验室以及清洗设备所需的用水。
2、去离子水
电导率一般介于1.0至0.1微西门子每厘米。该产品是通过使用含有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离子交换技术制造而成,尽管其有机物和细菌污染程度相对较高,但仍能适应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清洗、制作分析标准样品、配制试剂以及稀释样品等。
3、实验室Ⅱ级纯水
电导率4、超纯水
此类纯水在电阻率、有机物、颗粒及细菌含量上均逼近理论纯度的极致,需经离子交换、RO膜或蒸馏等预纯化处理,随后通过核子级离子交换进一步精炼,最终制成超纯水。一般而言,这种超纯水的电阻率能够达到18.2MΩ-cm,总有机碳含量低于5ppb,且水质优于自来水。
家庭使用的自来水其电导率通常在125至1250微西门子每厘米的范围内,这水中含有少量的导电粒子,例如钙和镁离子,因此水可以被视作一种导电介质。而纯净水的电导率通常不超过10微西门子每厘米。对于那些电导率超过150微西门子每厘米的自来水,最好在饮用前进行过滤处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9-2022》的相关规定,其TDS值不得超过某个特定数值,即不超过某个电导率单位;同时,生活饮用水的电导率标准限值亦不得超过另一个特定的电导率单位。
6、矿泉水
矿泉水的电导率会因水源和所含矿物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天然矿泉水的电导率介于50至500微西门子每厘米之间。这样的电导率范围能够确保矿泉水的口感以及其健康益处。若电导率偏低,则意味着水中矿物质含量较少,可能导致口感变得较为无味;而电导率偏高,则表明水中矿物质含量较多,可能对肾脏等器官带来一定的负担。
7、海水
海水所具有的导电特性是其关键物理化学属性之一,这一特性通常通过海水电导率这一指标来具体体现,其数值与海水内电解质的构成及其浓度密切相关。海水电导率在测定海水盐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体而言,海水的电导率与盐度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所谓“海水电导率”,指的是横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海水柱在单位长度上的导电能力,它是一种用于测量海水盐度的技术手段。海水电导率大约为30000µS/cm。
什么是电导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