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血型竟被命名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媒体闹大笑话
近期,不少新闻媒体刊载了一则报道,内容是湖南省找到一种极为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被称作“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型”。
看具体的报道内容,又似乎挺是那么回事的:
最近,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现了一种全新的B型血等位基因,这种基因序列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被公开,它表明人类在ABO血型系统研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国际输血协会(ISBT)给这个新的B型等位基因取名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不过依据知乎知名博主,同时也是山东高校生物学研究生的【艾比斯】所说明,血型和其分支类型的标记务必依照ISBT的数字与文字相结合的编码方法,这样做是为了规范操作,既能确保输血和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安全,也方便医学探索。绝对不能采用临时性的称谓(比如医疗机构的名称)来指代。通常情况下,被批准使用的名称都是这个格式
这个报道的最初出处《三*都市报》另外搜集了所谓“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型的“依据”。
难道他们不会翻译一下是什么意思吗?
此次并非发现全新血型,而是识别出ABO等位基因中的一项新变异,将其标记为ABO c.
偶尔会对部分血型冠以通俗代号,例如Hh血型称作孟买血型,Rh血型称作恒河猴血型,偶尔某些血型的变异会称作“熊猫血”、“黄金血”,以此强调其罕见。
国际上对于血型的命名有明确的规定:
血型分类的命名方式,依据是发现时间或主要抗原,例如ABO、Rh系统。每个分类用三位数字编码,比如001对应ABO,004对应Rh。依据ISBT的记录,到2024年10月,全球认可的血型系统总计47个,其中红细胞抗原有366种。这 47 个血型系统由 52 个基因所决定。
这次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测到了ABO等位基因的一个突变。
基因型标识必须遵循人类基因组变异联盟(HGVS)的标准化规则,书写方式如下:
基因名 + 变异类型及位置 + 核苷酸/氨基酸变化
基因名:斜体表示(如RHD、ABO)。
变异位点:参照编码DNA(c.)、蛋白质(p.)或基因组(g.)的定位信息。
不同变异类型的命名方式
所以,ABO c.这个名称的意思是人类ABO血型基因里,第106个G碱基不见了,因为这个缺失造成蛋白质合成指令错乱。
血型存在等位基因变异的情况很常见,并非罕见现象,仅ABO血型系统,ISBT数据库就收录了上百种此类变异类型。
媒体这样的错误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种时候,又让人想起了张老师的经典言论。
每次我想反驳他,都会被现实狠狠打脸。
你对这篇报道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