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25:直播带货暗藏风险,这些红线千万碰不得

2025-08-15 -

如今网上购物极为便利,直播间的交易尤其兴盛,主持人热情推销,优惠活动接连不断,诱得人们难以自控,纷纷下单购买。

但是!直播间看似红火,其实暗藏不少未知的麻烦和风险。夸大其词的推销、设下的圈套、个人资料外泄等等,一不小心,不仅财物会遭损失,个人隐私也可能因此暴露!

今天,网警要揭露直播间购物中潜藏的那些诡计。

风险盘点

诱导脱离平台!危险!

有人建议你通过私下渠道进行交易,务必谨慎!这通常是设下圈套的常见手段!一旦离开官方平台,后续保障便无从谈起,资金追回也变得异常困难!

数据造假!人气造假!

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吗,观众留言都全是称赞吗,要当心是水军制造的假象!千万别被表面的繁荣迷惑了判断!

隐私泄露!信息倒卖!

直播互动中的随机礼品活动,往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然而,这些活动常常以提供优惠的名义,在热烈交流过程中,悄悄获取用户的隐私资料,并且进行非法交易,这种行为非常恶劣!!

受害案例

“免费鸡蛋”钓大鱼!直播间专坑爸妈!

武大爷夫妇,因“免费鸡蛋”活动加入该群,加入后便被转入一个封闭的私域直播间,在那里他们被引导购买价格高昂但质量低劣的商品,接着被诱骗离开平台进行私下转账。武大爷和老伴还沉浸在“捡便宜”的快感里,突然接到一个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他们的姓名和平台账号,声称他们“开通了直播带货服务”,每个月将自动扣除800元费用。骗子冒充“协助关闭”业务人员,这个服务并不真实,他们哄骗一对老夫妇,让他们去安装一个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并且还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模式,结果这对老夫妇的钱被转走了十万块钱。

“直播间‘幽灵观众’背后的黑产链”

如今直播行业兴起,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某个直播间为了吸引观众,使用由郝某等人制作的程序模仿观众活动,违法攻击电脑系统,弄虚作假,骗取平台奖励,还让直播间看起来很火爆,以此骗取用户关注和金钱,你的每一次支持,或许都进了不法分子的口袋

直播间‘馅饼’是犯罪陷阱!

该直播间通过提供“免费健康评估并定制专属计划”、“参与抽奖送手机但须登记收货地址”、“为病童募捐可减免税款”等手段,违法获取并贩卖用户资料,涉及将疾病史与家族病史转卖至医疗犯罪链条、利用身份证与住址实施诈骗及盗刷行为、以及用银行卡号和手机信息进行洗钱等犯罪行为,已有众多涉案人员被法律制裁。

网警提示:如何避免直播购物风险?

拒绝脱离平台交易

免费获取,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领取福利?所有退款事宜,售后处理,均需在原平台进行,通过扫码添加好友转账属于欺诈行为!

警惕“数据造假”陷阱

直播间里虚假的活跃度,以及伪造的赞美留言,都是不合法的行为,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向相关平台进行举报,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投诉。

严格保护个人信息

必须禁用所有非必需的授权,坚决抵制对“通讯录”“位置”等信息的无理索要,对于需要提供个人资料的情况,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公安机关:严打不息!

消费者:警惕不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