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卖掉最后一辆燃油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于《中国超跑,不都是笑话》那篇文章里,我们曾经提及过兰博基尼的一些广为人知的创业经历,阐述了这家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农业机械生产公司,后来是如何转变为超级跑车商家的历程。
经过六十年光阴,这个著名的赛车制造商又面临了关键的变革阶段。
七月份开头,属于大众集团的那家高性能汽车制造商正式宣告,针对以及Urus的订单通道已经中断,停止受理这两款车的预定请求,并且,兰博基尼的行政主管向公众宣布,该公司所有依靠传统内燃机驱动的车型已经完全卖完。
兰博基尼“纯粹”的高性能燃油车时代,落下了帷幕。
兰博基尼电动化无法阻挡
电动化的趋势好像并未削弱这些内燃机铁杆粉丝的执着,内燃机的“终结”征兆,倒是为兰博基尼争取到了更多的销售合同。
兰博基尼近年销售情况相当亮眼,2021年总共送出了8420辆,到了2022年,全年交付的车辆数增加到了9233辆,相比前一年增长了大约9.65个百分点。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纯燃油动力车型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兰博基尼内部团队的预料。据透露的订单完成情况,兰博基尼订单完成的时间,早于这批车型原计划的生产终止时间。换句话说,兰博基尼这批纯燃油动力车型,销售的速度比生产的速度还要快。
市场对兰博基尼纯内燃机车型的买账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对内燃机的痴迷,似乎无法挽回其本真,兰博基尼发展电动车的意图已很明确。
去年七月,兰博基尼向公众展示了其电动化转型的雄心壮志,这个意大利超级跑车制造商表示,为了更主动地应对全球电动化趋势,未来打算投入高达1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42.3亿元)用于支持其2024年的“混合动力方案”,在兰博基尼实现完全电动化之前,混合动力车型将担当起衔接纯电动产品的关键角色,成为过渡阶段的绝对主力。
电动化之路对兰博基尼而言充满挑战。18 亿欧元资金注入堪称品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行动。除此之外,如何在电动化浪潮中坚守兰博基利超跑的独特基因是个严峻课题。一场融合动力的重大抉择已然展开。
兰博基尼的“混动规划”中,18 亿欧元资金分配,其中 15 亿将投入到 Urus 以及 另外两款车型的动力系统升级,这三款车型将全部采用混合动力技术。
插电,已经行动起来了
兰博基尼转型电动化,早有征兆。
兰博基尼多次向外界表达不满,指出不断加严的环保规定对大排量发动机造成诸多困扰。该超跑品牌觉得,严格的排放要求使得他们在内燃机研发方面进展缓慢。
为了符合欧洲愈发严格的排放规范,兰博基尼必须持续改进其大马力引擎的设计。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透露,这种动力系统的研发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源,高昂的开销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发展电动动力方案。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类似的案例,来自丰田。
当下的电动化浪潮跟过去汽车变速箱技术的演进颇为相似,自动变速系统逐步取代手动变速系统已是行业内的普遍看法,然而仍有人坚持己见,丰田作为其中一位坚持己见的企业,选择在GR Supra车型上重现手动变速的经典体验。
Supra 和宝马 Z4 出身相同,两者搭载的发动机一致,变速箱也选用了 ZF 的八速版本(2022 款)。不过,在即将推出的 2023 款 Supra 中,丰田重新引入了手动变速箱,并且据说会配备与宝马 M3 相同的发动机,搭配六速手动传动装置。
实际上,要对现动力系统进行改造并非易事,丰田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涉及对 Supra 中控台的优化,此外还尝试了三种不同重量的变速箱齿轮,重量范围从 68~200 克,经过权衡,丰田最终决定采用最重的齿轮,以此确保 Supra 的操控性能。
丰田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因此产生了巨额的科研开支,几乎可以称作天文数字,同时,丰田又需要向合作厂商发出新的制造指令,原因是驾驶舱面板经过了重新规划。
普通的性能车型尚且如此,更别提是超性能豪车的调教成本。
然而,兰博基尼的变革步伐相当迅速。今年三月,该公司推出了“大牛”的下一代车型,这款新车也是兰博基尼首部配备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
最新款 依然装备了超大容量的动力装置,单台 6.5升 V12 活塞式发动机 能够输出强劲的能量,有所区别的是,兰博基尼在此基础之上 又配备了三个驱动马达,让它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以提升到 1015 马力。
兰博基尼推出的首款四轮驱动汽车同样面临动力系统革新的必然趋势,根据品牌方发布的信息,2024年问世的 Urus将配备可外接电源的动力单元。这意味着,2023年上市的仅搭载传统内燃机的 Urus车型已是最终版本。
超性能豪华车需要新的差异点
不进行改变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改变之后,高性能汽车也有其独特的困扰。
面对电机,性能的“层级差异”显得十分单薄。正如之前提及,转变并非难题,转变之后如何维护品牌的本质才是更严峻的挑战。
兰博基尼力求在电动化进程中维持超跑的驾驶感受。公司技术负责人莫尔指出,要让驾驶者体验掌控力,仿佛化身英雄,这便是电动汽车开发的核心目标。
新兴的高性能汽车品牌,必须寻求某些独特之处来保持自己的个性,兰博基尼并非唯一感到这种压力的制造商。
劳斯莱斯在电动化转型中极力维护自身的优雅风范,其电动车型闪灵的后尾灯设计尤为突出,内部设计团队将多个独立且连续的灯组巧妙地嵌入平缓的车尾,不仅形成了足够醒目的视觉特征,而且充分展现了劳斯莱斯始终如一的优雅气质。
英国著名品牌阿斯顿·马丁,着手实施电动汽车发展方案。今年六月,该品牌DB 12车型在中国举行首次亮相活动,现场环境布置及品牌汽车制造构想,均显现出其积极接纳年轻群体的姿态。
阿斯顿·马丁在电动化领域也采用了富有活力的策略。近期,该公司与美国新兴汽车制造商 Lucid 建立了合作关系。Lucid 将为阿斯顿·马丁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系统。
另有一家车企热心于电动汽车化,那就是阿尔法·罗密欧。此前他们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现在又宣布了他们的首款纯电版高性能车型。虽然关于这款车的具体信息目前还不明确,但根据阿尔法·罗密欧官方透露的消息,这款新的“四叶草”纯电车型将具备超过一千匹马力,这个动力参数几乎是他们2.9T性能车型的两倍。
阿尔法·罗密欧也公布了一些行业领先的电池维护方案。公司负责人描述了他对于未来无线充电的设想。阿尔法·罗密欧确保了其电池技术的先进性。他们承诺在三年到五年期间升级电池产品。以此确保持续在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阿尔法·罗密欧未来的电动汽车,也会更加注重借鉴一些经典复古的设计元素,2026年发布的纯电动车型,将融合阿尔法·罗密欧经典车型SZ的外观特征。
事实上,不论体现的是高雅气质、青春活力抑或是怀旧情调,其内在的驱动力并无二致。这些顶级豪华汽车制造商在完成电动化升级之后,迫切需要树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以此彰显自身与众不同之处,并构筑起高端市场的竞争壁垒。
传统纯粹燃油动力高性能汽车的时代已经结束,所有超豪华性能品牌都必须选择电动化这条独特道路,尽管最终目标一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