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坦部分学者寻历史证据,竟萌生出认祖归宗之念?
吉尔吉斯斯坦学者最近翻出唐朝户籍簿,非说和中国是亲戚。
陕西省去年出土的赤发石像,确实展现了黠戛斯族人的独特容貌,不过关于"李陵后人"的说法,一直存在不少质疑。
基因检测如今已不再神秘。2016年牛津发布的亚洲人类基因图谱表明,吉尔吉斯斯坦民众中,东亚血统约占百分之十五,但主体民族仍属中亚。所谓"黑发黑眼源自李陵后人"的说法,其实更像是文化象征。当年黠戛斯人寻求结盟时,唐太宗对此心知肚明,史籍中清楚记载"因他们与皇室同姓,确实属于边远部族",这本质上是一种怀柔治理手段。
当今在比什凯克市区随便询问年轻人,每十个人里就有八个对李陵这个人毫无印象,然而中吉铁路动工以来,学习中文的课堂迅速变得人满为患,北方的楚河州那些以放牧为业的人家,刚刚把羊价牌上的文字更换成汉字,南方的奥什地区商贩们,却更愿意在店铺外悬挂土耳其的旗帜,这种分裂的现象,比历史上的传说更加真切可感。
在碎叶城遗址中,考古人员找到了具有唐代特色的砖瓦,然而出土数量较多的却是突厥式样的弯刀,这些弯刀具有明显的突厥风格。黠戛斯传说中的《玛纳斯》描述了战斗时运用中原地区的战术,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书中主角迎娶的六个配偶全部来自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如果想要探讨血统的纯正程度,那么讨论新疆柯尔克孜族制作奶茶的方法可能更为切合实际。
归根结底,追溯家族本源是一项商业活动。塔吉克斯坦的学者们刚推出关于李陵的学术成果,中国企业便立刻上门洽谈资源开发事宜。然而,在总统府附近反对中国项目的示威人群中,悬挂的标语却是用西里尔文字书写的。
历史传承虽是加分条件,却非必要条件,真要追究家谱,土耳其还声称自己源自匈奴呢,如今吉尔吉斯人身份证上的国籍项,登记着比任何神话都真实的国家称号
陕西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在贾里村唐墓出土了一件赤发石像,该石像的图片资料已在该院官方网站公布;另外,由《人类遗传学杂志》于2016年发表的关于中亚族群基因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学术领域所频繁征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