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四合院:何冰与郝蕾,竟演绎出别样言情剧?
谈到爱情类电视剧,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流星花园》《转角遇到爱》《命中注定我爱你》这类偶像剧,或者是《青青河边草》《木棉花的春天》《哑巴新娘》这类情感纠葛的剧集。
我们心里明白,这些剧目多少带点虚构成分,现实生活并非充斥着缠绵爱恋,也并非总是上演悲欢离合,许多人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平淡度日。
有这类剧集吗?有的。尽管在国产剧领域不普遍,但确实存在优秀作品,例如郑晓龙执导的《金婚》,滕华涛执导的《王贵与安娜》,以及孔笙执导的《父母爱情》。这三部剧所描绘的人物经历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展现了步入中年的夫妻所经历的种种甘苦,并且着重刻画了岁月的流转。
所以说,这部何冰和郝蕾主演的言情剧,确实与众不同,它主要描绘的,就是何冰和郝蕾之间的感情故事。
这部电视剧的名称为《傻柱》,不过我个人更偏爱它的另一个称谓,《情满四合院》。
《情满四合院》主要演员
一、那些你记不住的
郝蕾确是独具特色的女性,自演艺生涯开启,她在《十七岁不哭》《少年天子》《亲爱的》等影视作品中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何冰则并非帅哥,虽然《大宋提刑官》和《白鹿原》足以让他享用终生,但他的声望显然无法与那些偶像剧明星相提并论。不过,爱情剧未必必须依赖偶像剧的模式,只要爱情剧能够抒发情感,并且让观众有所体会、有所触动,就完全可以成立。
你是否记得前七天时做了哪些活动?又或者三十天前呢?三百六十五天前呢?一百年前呢?那些事情你都清楚吗?
若是并非什么重要的日子,或许就记不清了。日复一日才是生活的常态,每天起床、工作、吃饭,昨天也是起床、工作、吃饭,没什么变化才是每个人的状态。有时会对做过的事产生疑问,这究竟是前天还是昨天完成的?有时也会一时忘记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几号。
生活本就如此。若非为了创作此剧,或许也难以回想剧中诸多纷繁纠葛,只能说主角何雨柱自始至终都在寻觅伴侣,有的经人撮合,有的因曲意相投结缘,有的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最终与郝蕾扮演的秦淮茹相伴。这就是整个故事的主线,和偶像剧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那么为什么何雨柱外号叫傻柱呢?
因为他不算计别人。
第二集,大院子里那位德高望重的人,针对柱子因为三大爷收取钱财却未履行承诺而采取报复行动的情况,发表了如下言论:柱子此人,他不计较他人的过错,也不提防旁人的算计,然而他却是个有恩报恩、有仇必报的人。
沙景昌饰演一大爷
这是根据他人评价来评判柱子性格的一种方式,然而对于任何创作而言,人物形象的形成并非依赖旁人描述,而是需要经历来让观众产生共鸣。幸运的是,剧中此类评论并不多见,有效防止了生硬的教化,而是通过接连不断的小情节来展现。
第一集故事里,秦淮茹的寡妇儿子偷了许大茂家的鸡吃,许大茂满院子找鸡,正好碰上厨师傻柱从食堂拿半只鸡回家,许大茂立刻说是他家的鸡,两人吵得整院人都来看热闹,傻柱本来死不承认,可一转眼看见秦淮茹母子那么可怜,实在不忍心,就认了偷鸡的事。
此事尚未结束,怀恨在心的傻柱暗中策划,将许大茂用酒灌倒,还把他的裤子脱去,偷走了他的内裤,随后编造谎言,声称昨晚喝醉后,在街面上遇见一位女性,险些实施侵犯,致使许大茂面对妻子娄晓娥时浑身发抖。直至邻居们要将许大茂押送至公所,傻柱才揭露真相,表明这是他自导自演的计谋。
如同鲁园饰演的聋哑老人在剧里所言:傻柱这个人,嘴巴虽然刻薄,但心地并不坏。
鲁园生于1928年9月,1950年从南开大学毕业,2005年出演了《守望幸福》,扮演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凭借78岁高龄赢得了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最佳女演员称号,是该项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第二年又在韩国首尔电视节中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荣誉。
《情满四合院》中,鲁园这类演技精湛的演员不在少数,诸如沙景昌、方子哥、李光复、倪大红、毕彦君等人也相当出名。
凭借众多优秀表演者的出色演绎,观众能够记住的是每个角色的鲜明个性,仅凭台词内容或语调变化,就能辨识出扮演者,然而围绕这些演员所发生的故事情节,或许根本无法铭记在心。
因为《情满四合院》并不是强情节的故事。
这部戏跟别的剧不一样,虽然《情满四合院》也有特定时期的设定,但那个时期的设定被处理得非常靠后,几乎没什么重要性。
《金婚》属于编年体电视剧,每集讲述一年故事,三年灾荒期间食物匮乏是夫妻俩生活的重要情节;而《情满四合院》则不同,第四集的字幕标明时间已至1966年,第十八集字幕显示为1976年,十年“文革”虽短暂过去,但若没有字幕指引,观众很难察觉到那个时代氛围。
《情满四合院》不特意突出历史环境,不勉强融入时代风貌,不刻意抒发哲理。有艰辛,却非极端磨难;有创伤,却非严重伤疤。
人和人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大矛盾,有的只是生活中的小摩擦。
它不阐述什么人生哲理,更没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样,向你讲述怎样在狭窄的境遇中,依然能够过得舒坦。
全剧之中,仅有第二十集出现了劝解的情节,当时一大爷对三大爷表示,一个家庭需要彼此关爱,彼此扶持;而这一片院落,也应当明白要尊敬长辈,疼爱晚辈,大家要互相提供帮助。
明白得很,幼儿都能领会,道理十分直白。因为道理原本简单,《情满四合院》没打算讲述复杂、探究生活,它确实不打算这样做。
比如那位老大爷,尽管戏里已经过去了好些年头,人们在回想他的时候,通常记不起他具体演了什么,却非常明白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那些你忘不掉的
三大爷不是啥坏人,没坏心眼,但是爱好算计,人很抠。
李光复饰演三大爷
第十八集播出时,三大爷家里置办了一台电视机(1976年),傻柱正要离开他家,秦淮茹的女儿就拽住他询问:“三大爷家的电视效果怎么样?”傻柱听了这问题感到困惑,便直接回应:“你亲自去感受一下。”那位姑娘却摆手拒绝:“我不进去。他们家除了孙子,其他所有孩子,包括女儿和儿子,看电视都要出电费。”
傻柱听了这话傻了,只好说:“他可真能算计。”
吝啬是他长期形成的特点,对于贵重物品的看管是他长久坚持的观念,所以,就在唐山大地震期间,他仍然需要抱着电视机才敢外出躲避灾难。
但是三大爷并非总是处处设防,这并非定论。他对街坊邻居并无戒心。毕竟同住一个大院,日常生活中无需互相提防。傻柱和他关系一般,但傻柱去他家从不按门铃,直接撩开门帘就进,三大爷也从不介怀。
实际上,不只是那位姓秦的大爷,还有剧中的其他几位长辈,以及秦淮茹的婆婆,许多其他角色都是这样。那些时常在你身边游荡的人,你未必留意到他们每日做了什么,也记不清与他们的每次碰面情形和缘由,但你会记住他们的性情和习性,能模糊感知他们遇事时的反应,知道他们偏爱什么、反感什么。日常交往中的人很少结下隔夜的怨怼,即便彼此间偶有摩擦,但些微的争执实在算不上什么。
岁月流逝,诸多琐事不断洗礼,人们的性情依旧如故。开篇时节他是个怎样的人,终章时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模样。
这确实是《情满四合院》希望传递的核心内容。需要铭记剧中角色,诸如三大爷,同样也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既是对该剧人物性格刻画精妙的肯定,也表明它在爱情故事的演绎上十分出色。
评价它为“爱情故事”并非贬义,正体现了《情满四合院》中所展现的真挚而真切的人性流露。
实践表明,并非唯有容貌出众者间的甜蜜情愫才能触动人心,并非只有命运多舛者的悲惨经历才会牵动心弦,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同样能给人带来暖意,使人感到轻松愉悦。
第十一集讲述,有两位因共同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命运交响曲》而萌生爱慕情愫的男女,受现实因素分隔两地许久,终于迎来再度单独相处一室的时刻。当何雨柱与娄晓娥彼此倾诉内心感受之际,两人之间多次产生情感交流。
娄晓娥先问:“这几天你思念我了吗?”性子倔强的何雨柱扭过头去,自然要回应说:“没想。”娄晓娥听了这话,走到门口,背对何雨柱站着,然后忽然转过身去,果然何雨柱刚才一直在注视她,见她转身,连忙又扭头过去。
这出戏非常温馨。有个人明明知道对方的心思,却仍盼望对方亲口表达,所以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即便听到对方的拒绝也不恼怒或不失落。另一个人则无论如何都不肯认错,不管旁人怎么追问都不肯表态。
娄晓娥脸上挂着笑意,走了过来,问道:“你明白我为何行动不便,所以才会这么问,对吧?”她一步步靠近,何雨柱嘴上依然不饶人,辩解道:“我并没有说什么,什么都没讲啊。”
娄晓娥听了这话,立刻上前与何雨柱扭打起来,她的脸上流露出明显的焦躁,大声质问:“德行!你可曾考虑过我的感受?”
娄晓娥表现得这么积极,何雨柱觉得有台阶下,尽管嘴里还不肯服软,脸上却已经挂着笑,反问道:你难道没察觉到吗,是不是这个道理?
娄晓娥怎会错过这难得的时机,她坚持要让何雨柱亲口表态,不行,他必须自己说出来。
何雨柱难以抵挡,两人正对而笑,何雨柱道:“思过矣。”光线穿过玻璃照在他们身上,他们彼此凝视,当时气氛十分融洽。
脱离时代条件、故事环境,人们很容易察觉,这出戏与偶像剧里男女青年的羞涩互动如出一辙,其实都是人类最根本的情感流露。时间流转,空间变换,但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我们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恋情动容,也会为杰克和露丝的生死诀别落泪,这些感受并无二致。
后来,因为各种缘由,何雨柱和秦淮茹产生了情愫,就在这时,何雨柱先前心仪的一个女性来到了他跟前,秦淮茹因此心生嫉妒,何雨柱为了抚慰她,将她一把揽入怀中,高声说道:“只对你一人专情,只对你一人专情!”
倾慕、心生妒意……此类情感是爱情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管你身处何处、不论你属于哪个年代,这些感受都能触动你的内心。
这部作品并非意在探讨深刻主题,结果却意外地触及了深刻层面。它最初的名字是《傻柱》,主要讲述的是何雨柱这个角色的故事;如今改名为《情满四合院》,则侧重于描绘这座四合院内的种种情感纠葛。
情感的表现有的存在于虚构世界里,例如强势的男主角、显赫的家族,这迎合了年轻人的憧憬;还有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过度渲染,常常描绘生离死别,人人都对自己设置障碍,以此博取观众的同情。
这个作品描绘的是寻常百姓的日常情感,虽然看似平凡,却一点也不显得沉闷无聊,有些经历你未曾体验过,但依然能够感同身受,你不必明白什么深刻哲理,也不大会觉得他们的人生多么艰辛,他们也不会为了追求快乐而编造虚假的教条——因为他们就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平常人,你怎样看待生活,也就怎样看待这部作品。
结语 花开两头
如今互联网日益普及,很少有人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了,网络剧集由此诞生。这样一来,电视台制作的剧集和网络平台推出的剧集,便开始展现出各自的特色。
制作紧凑、情节激烈的影视剧例如《白夜追凶》《河神》等会登陆网络视频平台,而那些侧重情感表达、节奏舒缓且富有诗意的影视剧例如《情满四合院》《鸡毛飞上天》等则依然在电视台播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两种类型的影视剧或许能够并行发展,满足更广泛的观众喜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