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部看似烂片,打开却惊艳的影片,有的成国产之光

2025-09-30 -

电影圈,一直有一些不成名的“潜规则”。

比如:有时候,只听电影名字,就能判断出它是好片还是烂片。

那些名字特别长的,利用相似读音的,引用古诗词的,描写成长烦恼的,基本上都一样。

又比如:光看阵容,也能判断出影片的质量。

实力出众,导演才华横溢,演员表现出色的电影,通常都获得高分,而那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往往评价不佳。

然而,某些所谓的行业惯例,时常会失效,由于部分影片,从名称到画面,都给人以拙劣之感,可公映之后,却屡屡惊艳,令观众赞叹不已。

今天,番茄君要为大家梳理一番,那些原先被当作劣质作品,后来却广受好评的电影。

这里面有不少,还成了载入中国影史的“神片”。

话不多说,我们从第十部开始说起:

10、《误杀》豆瓣7.5

观众因为一部《误杀》而开始重新审视肖央的表演能力,他凭借这部电影成功跻身顶尖演员行列。

其实上映之前,不少人觉得《误杀》是烂片。

《误杀》踩了一个很大的雷,那就是高分翻拍。

人们普遍知道,国内翻拍国外电影,多数情况下反响平平。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印度、美国,我国拍摄了不少翻拍作品,然而能够形成独特风格,并且获得高评价和高人气的,非常罕见。

《误杀》这部影片,翻拍自印度的同名佳作,原版在豆瓣上获得了8.6的高分,其情节设计颇具突破性,并且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因此,当大家得知中国也推出了这部作品的翻拍版本时,普遍认为它很难达到预期水准。

不过电影上映后,之前看衰电影的观众被瞬间打脸。

《误杀》之所以广受好评,关键在于其情节的地域化处理,肖央扮演的李维杰为守护女儿而展开的行动充满悬念和压迫感,情节转折合乎情理,收尾令人畅快淋漓,堪称精妙的商业片模板。

此外,肖央等人展现了精湛的表演,谭卓与陈冲同样表现出色,就连扮演幼女的小安安也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演绎让观众深深着迷,久久不能平静。

《误杀》为国产电影改编佳作树立了标杆,同时也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借鉴。

假如重制剧都能维持这般水准,公众应该就不会再因为“翻拍”二字就选择回避了。

09、《泰囧》豆瓣7.5

这个字变得广为人知,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当时叶伟民导演把握时机,一部《人在囧途》,获得了观众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紧接着,徐峥借鉴了这类喜剧的精妙之处,自行筹备资金担任导演,在2012年推出了影片《泰囧》。

电影在公映之前,普遍不被看好,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部《泰囧》是《人在囧途》的拙劣翻拍。

缘由其实很明了,徐峥缺乏叶伟明的才能,先前也未曾掌舵过这类喜剧情节的作品,而且《人再囧途之泰囧》这样的片名,仿冒意味实在太重。

各个层面,《泰囧》都饱受质疑,不过徐峥依然拼命推广,结果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成功。

电影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热潮,取得了12.7亿票房,成功跻身10亿票房行列,并且豆瓣评分达到7.5分,可以说是兼具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泰囧》率先树立了徐峥特有的喜剧范式,其表演紧凑有力,表现极其真实,幽默不落俗套,角色形象干净利落,对观众抱有敬意,并且其诙谐方式不显粗俗,因此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外,冯小刚之后,徐峥的《泰囧》几乎营造出别样的春节档影片氛围,徐峥、黄渤和王宝强组成的铁三角加盟,使得角色间因举止而产生的荒唐碰撞被推向了极致,后来的《唐探》系列作品中,时常能发现这类手法的痕迹。

观众喜爱《泰囧》的呈现,该作品的制作水准相当可观,徐峥借此获得了丰厚的资金回报,这为后续的《港囧》和《俄囧》的创作奠定了经济基础。

08、《你好,李焕英》豆瓣7.7

2021年春节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影片角逐票房,其中最受冷落的,就是那部《你好,李焕英》。

为何如此,贾玲作为电影导演,首次执导电影长片,她完全没有导演经验,因此实在难以让观众相信这部影片的质量。

这部电影源自贾玲创作的那段广受欢迎的短剧,那个不足十五分钟的小品,竟然被扩展成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光是想到这个过程就感觉内容很单薄。

就连电影里的表演者,也难以让人信服,虽然沈腾担当主演,但陈赫早已声名受损,张小斐更是初次触电大银幕,以前是曲艺演员。

一些状况,导致《你好,李焕英》在初期几乎无人问津,不过影片上映之后,它持续走红,最终夺得春节档票房第一,并且以54.13亿的成绩,一度位列影史票房榜第二的位置(后来被《长津湖》挤到第三)。

贾玲也一战成名,成了国内第一个票房突破50亿的女导演。

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它传递的真挚情感,尽管情节有些陈旧,喜剧效果也偏于日常化,但依然无法抵挡观众对其中流露真情的共鸣。

对母亲的牵挂,贾玲通过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观众因此深受触动,要知道,这个作品正是她为了追忆亲人而创作的。

《你好李焕英》又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电影制作,拍摄工艺和导演水平或许会欠缺,然而只要足够真挚,观众同样会给予认可。

07、《夏洛特烦恼》豆瓣7.8

人们或许不曾想到,这部让开心麻花金字招牌备受欢迎的喜剧作品,在公映之前曾饱受非议。

根据名称的音近玩笑,许多观众立刻认定这是一部差评电影,彼时的沈腾和马丽,身份依旧是喜剧小品艺人。

喜剧角色在银幕上的糟糕发挥,无需赘言,诸多例子俯拾皆是,至于《夏洛特烦恼》的创作者闫非与彭大魔,当时同样籍籍无名。

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不看好《夏洛特烦恼》,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由于事先没有抱太大希望,电影上映时反而能带给观众极大的意外感。这部影片剧情虽然算不上新颖,但其中的幽默桥段却非常集中,集中到让人无法抗拒。

所有人都在影院笑出眼泪,不少观众甚至二刷三刷,甘当自来水。

这部电影影响深远,不仅让沈腾马丽两位主角声名鹊起,就连常远艾伦尹正王智田雨宋阳这些配角也一并走红,这些配角自从参演这部影片后,纷纷有了自己主演的电影。

许多影片中的笑料,时至今日依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诸如“马是哪梅”,诸如袁华演绎的《我的区长父亲》,诸如那首粤语风味的《我的老家》等等。

《夏洛特烦恼》引发了众多喜剧文化效应,在相关情况出现时,没有人会预料到,在影片上映之前,几乎每个人都将它视为“失败之作”。

06、《流浪地球》豆瓣7.9

2019年春节档上映之前,中国人对于“科幻”一词,普遍心存芥蒂。

中国电影发展这么多年,始终没有一部作品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硬科幻”。就连那部宣传时号称“硬科幻”,并且导演郭帆并不出名的大片,也没多少人认为它会拍得精彩。

不过,吴京对这部影片很信任,并亲自投资出演。

吴京的判断力再一次得到验证,同时大众的误判也得到了证实——《流浪地球》于当年春节上映,获得了46.87亿收入,全国科幻迷纷纷称赞《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新篇章,被视为国产科幻的典范。

2019年,也被民间内定为“中国科幻元年”。

这一切,都是因为《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视觉特效即便以现代标准衡量,也堪称卓越,并非全球顶尖水准,却位列世界前列,在国内影视制作领域则无疑属于顶尖行列。

另外,《流浪地球》拥有一个情节引人入胜且结构完整的叙事,那种对未来荒凉景象的描绘,对人类微不足道悲凉境遇的刻画,都非常得当。

《流浪地球》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宏大叙事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电影领域,特别是科幻类型作品中是前所未有的,它带给观众强烈的沉浸体验,同时这部作品也凭借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自己的卓越品质。

后来这扇“科幻大门”究竟被何人封存,已不再具有意义。关键在于,只要我们手握《流浪地球》,就等于握住了科幻未来的憧憬。

05、《无双》豆瓣8.0

香港电影正在走下坡路,观众对港产影片的信任逐渐丧失,尤其是在拍摄《无双》之前,庄文强的《非凡任务》既没有得到好评,票房也表现不佳,《窃听风云3》则被视为前作的败笔。

在《无双》上映之时,鲜有人对其抱有期待,纵然有周润发与郭富城两位影帝加盟,许多观众依然认为,这不过是又一部惯常的香港制作低劣影片。

没想到,电影上映后,火速打脸。

《无双》充分展现了优秀香港电影的诸多特点,影片不涉及简单的非黑即白和人性温情,而是徘徊在模糊地带,蕴含着香港电影特有的那种纠结的人性真切。

除此之外,电影里周润发用钞票点烟,仿佛回到小马哥时代,还有他双手持枪,在爆炸场面中激烈战斗,都极好地让观众感受到了港片黄金时期的独特魅力。

在影片质量和怀旧上,《无双》做到了双保险。

2018年国庆时节以及2019年新春期间,中国电影曾创下巅峰成就,而这部影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无双》之后,高质量的港产电影就越来越少了。

04、《无名之辈》豆瓣8.0

《无名之辈》刚上映时,不被看好,缘由很明了,从掌舵者到台前演员,乃至协助人员,个个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角色。

导演饶晓志,彼时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观众并不认识。

任素汐在这部影片里扮演主角,她在《驴得水》中才首次登台,章宇当时还籍籍无名,潘斌龙更是以拍差片为主,全片戏份重的角色,只有陈建斌一个。

因此,旁观者认为这部作品是“失败之作”,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单从外观来看,它实在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上映后,《无名之辈》立马迎来口碑爆炸。

影片在描绘一个行动不便的男子与一位身体有残障的女子之间隐秘情感时,处理得相当周到,他们之间情感的发展层次丰富,令人动容。

在电影文本层面,《无名之辈》展现出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影片中的四条故事线起初各自独立推进,最终融合交织,呈现了极为震撼的宏大场景,这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也是显著的优点。

观众们未曾料到,这种预算不高的影片,同样能制作得精彩绝伦,他们更没料到,几位名望不显的年轻演员,表演水平居然如此出色。

这个年度,《无名之辈》广受欢迎,发布后再次引发关注热潮,时至今日,已有四年时间,电影中章宇的部分片段仍频繁出现在短视频里,可见观众对其的喜爱之情。

03、《狗十三》豆瓣8.2

《狗十三》上映前饱受非议,症结在于其片名引发争议。

即便有曹保平的参与,听众听闻这个称谓时,部分人联想到的是“狗”相关的影片,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一部叙事作品,就是极少有人将其与少女的成长经历相挂钩。

影片上映之后,观看过的人才明白,这是一部围绕一只小狗展开,描述十三岁女孩受父母管束的青春故事。

《狗十三》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因为曹保平通过影片,真实再现了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特别是80后和90后,在家庭环境里遭遇的种种不易和心绪烦乱。

多数人都曾体会过来自长辈对于展现自我和独特性的束缚,两个家庭间的相互协调,以及依靠虚假言辞来维持家庭和睦等社会现象,都让人深有感触。

这种感受力,使《狗十三》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而它对年轻女孩内心世界的刻画,同样令人着迷。

这种中立的情绪,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父母主导下被塑造成社会人的共同体验,这些真切的心境,也让《狗十三》成为2013年评价最高的华语电影之一。

02、《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8.4

在中国内地的电影票房总榜单上,只有一部动画片登上了榜单,那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9年首次与观众见面后,它取得了五十亿元的成绩,成为了当年票房的最高纪录,并且击败了同期广受欢迎的《流浪地球》。

上线之前,这部《哪吒》几乎没有泛起任何水花。

观众们对它不看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彼时的导演饺子,名气不大,口碑不行。

其次,到了2019年,大家早已对形形色色的改编动画电影感到厌倦,这部《哪吒》给人的印象,仿佛也是利用“哪吒”的火爆热度制作的同类影片。

最终,多数成年人很少关注“动画片”这一类别,动画电影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因此,2019年暑期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

这部《哪吒》凭借其独特的动画表现力,精彩的情节构思,生动的人物塑造,还有丰富的幽默元素,迅速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一度成为最热门的作品。

意想不到的是,一部宣传力度不大的动画电影,竟让中国首部硬科幻作品黯然失色,引发了影院观众间强烈的口碑传播,到处都是关于《哪吒》的讨论,使这部电影获得了空前的关注。

总体来看,《哪吒》无论从质量还是制作上,都值得这个成绩。

01、《我不是药神》豆瓣9.0

2018年好片辈出,这部《我不是药神》就是当年的口碑之王。

但好多观众不知道,《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前,没有人看好过。

缘由十分明了,《药神》属于社会现实类型,并且触及了某些禁忌内容,起初,谭卓所扮演的角色原本打算由另外两位顶级女演员出演,不过由于这部影片看起来缺乏发展前景和吸引人的地方,她们便迅速拒绝了合作。

这一成就使得谭卓声名鹊起,她在该影片上映后,获得了许多影视作品的邀约,参演了多部影片和电视剧。

另有因素,在于《我不是药神》这个称谓,给人的观感就欠佳,而文牧野当时更是籍籍无名。

此外,该影片起初名为《生命之路》或者《中国药神》,要知道,当人们听到这两个称谓时,并不会认为它将成为一部广受欢迎的影片。

多方面原因汇集,导致《我不是药神》未受资本青睐,预计上座率远逊预期,票房估计不足五亿元。

影片上映以来,由于生动描绘了癌症患者的真实生活,并且细致展现了社会底层普通人的困境,《我不是药神》迅速走红,豆瓣初始评分为9.5分,之后略微下调至9.0分,但依然稳居评分榜首,这一成绩是200万观众共同认可的结果。

参演《药神》的所有演员,也因这部电影全都火了起来。

王传君成功实现了转变,谭卓突破了发展障碍,章宇凭借“黄毛”角色获得了关注,徐峥则凭借“演技”赢得了声誉。

喜剧艺人诠释严肃题材时,无人能出其右,凭借《药神》,徐峥再度彰显了这一特质。

关于《药神》,国内观众几乎都是毫无保留地称赞,每当谈论到优秀的国产电影,《药神》总是必然会提及的一部作品。

总之:

一部电影的基础构成,包括片名、演员班底和制作团队,是评价它的关键要素,观众往往通过这些方面来初步判断电影的质量,好与坏。

但影片的质量真正如何,还是不要轻易下定论。

毕竟,还没上映前就随意评价,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骡子是马也要牵出来遛遛,话说的太满,往往会被打脸。

对番茄君来说,倒是希望这样的“打脸”多来几次。

毕竟这意味着,国内的好电影,越来越多了。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盘点10部看似烂片,打开却惊艳的影片,有的成国产之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