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阳话‘你往那边骨堆骨堆’,啥意思?

2025-10-09 -

提及“骨堆”,本地人都会发笑,很多网络上的幽默版洛阳方言测试题里都包含这个词,许多地方性的笑话也专门提及这个词。“骨堆”又称为“骨蹲”,在洛阳方言中,指的是蹲着的动作。

说到“骨堆”,咱洛阳人都笑了,网上很多搞笑版洛阳话考级试题里都有这个词,不少方言段子也专门说这个词。“骨堆”也叫“骨蹲”,洛阳话就是蹲着的意思。

古籍中对于“骨堆”确实有记载,只是其含义与今日大相径庭。《礼记·檀弓》提及:“骸骨回归泥土,乃天命使然。”清代方世举在注释里说明:“如今墓葬中仅有土与骨,故称土骨堆。”因此,“土骨堆”在古代是一个典故,古人常用它来代指坟墓。

这些俗语和典故也随之产生。《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慈照聪禅师》中记载:太守因为个人想法鞭打并羞辱他。他回来后,众多僧人在路边迎接,首座快步上前询问,说:“太守没有理由这样委屈和尚?”慈照用手指着地面说:“平地无故堆起骨头。”这讲述的是高僧被太守无故鞭打的故事。无端出现灾祸,即是“平地起骨堆”,这跟“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有些相似,又跟秦桧诬陷岳飞时“莫须有”的说法略有关联。

坟墓就是隆起的地包,古人最初是“只挖墓穴不堆坟头的”。墓与地面平齐,意味着逝者离世正常;倘若坟头高高耸立,则暗示逝者蒙受冤屈。周武王消灭商朝之后,特意让人把比干的墓堆砌得高高的,以此昭示比干因为忠诚而被商纣王杀害,死得实在委屈。

时代进步,词汇含义随之演变,“骨堆”这个词也不例外。岁月流逝,“骨”字逐渐偏离了原始含义,而“堆”字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词便专门指代“堆”所形成的凸起形态和概念。譬如,“你往那边堆东西堆东西”,物品“一堆一堆地移动”,使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学者指出洛阳方言中,“骨”常作为构词成分使用,本身并无独立含义,仅是为了形成双音节形式,例如“骨堆”“骨蹲”“骨朵”等词汇,其具体意义均由后续字词决定,类似于普通话中“子”“儿”“头”的功能,在“桌子”“花儿”“甜头”等词里,这些字仅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而整体语义完全由其他字承担。(姚智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