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困在厕所里的老师?一则笑话道出当前教育的尴尬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教不出有出息的学生。
01
先讲一个笑话:
讲课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需要去洗手间,教师认为这样会干扰课堂纪律,便没有同意,没想到孩子最终在座位上失控了。
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控诉:这名教师违背人格尊严,不让学生使用卫生间,必须受到严厉处理。
又有一天进行课堂教学,有位学生提出需要去卫生间,教师同意了这一请求。但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在使用卫生间时意外滑倒并且受了伤。
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诉: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教师随意让学生离开教室,造成学生身体受损,教师没有履行看管职责,必须受到严厉处理。
再一天教课,有位学生请求去洗手间,教师担心他在卫生间摔倒,便跟着护送。不曾想教师离开教室那会儿,许多学生正在教室里嬉戏打闹,不少人因此受伤。
多位家长集体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某位教师授课时擅自离开教学岗位,造成数名学生嬉戏时受伤,要求给予严厉处理。
再有一天上课,又一名学生提出需要去卫生间,因此那位教师就带着全体同学一同前往。
家长向教育部门提出控诉:这名教师授课时不讲解知识,工作态度存在严重缺陷,失职渎职,荒废工作,必须严厉处理。
……
02
笑话当然是笑话,但当老师的都知道,笑话中说的就是真事。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据某些新闻报道,有个地方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收走了手机,学生因此非常生气,最后从楼上跳下来死了。
当事老师挨了处分。
前些日子,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因未当场阻止学生在教室内吃瓜子,遭到一些家长上告,有家长明确表示,像这样的教育者实在不称职。
而家长或许不清楚,这位工作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所负责的班级情况到底如何。
这个集体在校园内广为人知,其中几个顽劣的学员经常滋扰同窗,并且曾经和任课教员产生过纠葛。这些学生的监护人对于学校的任务支持力度有限,因此调解起来颇为棘手。
后来,班主任借口自己身体状态不好,申请调换工作位置,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师几乎都更换了不同的岗位。
校领导“连哄带骗”说服当事老师接下这个班级。
因此,内心充满恐惧的老师由于担心自身安全,最终没有去干预学生,结果却收到了家长的控诉。
03
更荒唐的是,曾有电视台做过一期“都是蚊子惹的祸”的节目。
该节目透露,有位学子或许受蚊虫叮咬感染了乙型脑炎,后来经过治疗未能好转,最终不幸离世。
监护人向孩子学习机构提起了诉讼,寻求经济补偿,涵盖治疗开销、身故赔偿以及心理抚慰等各项支出共计七十元整。
审判机构同样感到棘手,由于不清楚蚊虫的来源地,也无法断定教育机构的看管义务。
这件事,家长当然没有证据证明孩子的病是由学校的蚊子叮咬引起的。
同样,学校也不能证实学校的蚊子没咬过孩子。
于是,只好从学校的管理方面找漏洞。
当然,漏洞只要找,一定是有的。
调查表明,孩子的蚊帐没有悬挂,学校方面也没有进行安装,此外,学校的纱窗存在破损情况。
于是,法院判决学校赔偿家长各种损失50000元!
因为一只不知道从哪儿飞来的蚊子,学校居然赔了5万块钱。
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我们也会当成笑话来看?
无论学生出现何种状况,不论事发原因或地点,总能发现学校存在“教导失当,监管不力”的问题,学校必须为此负责。
04
对此,有人总结了三点原因:
一是家长越来越“强势”;
二是媒体越来越“厉害”;
三是上级部门越来越“坚决”。
而学校和老师,就成了那只最容易捏的软柿子。
反正,饭碗所系,他们有委屈也得忍着。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自主成长,可实际上,教师们却背负了许多束缚。
因此,进退两难的机构与教育工作者,只能不追求成功,只求避免失误,谨慎度日。
接下来,我们发现,由学校主办的重大户外项目取消了,体育竞赛中那些有潜在风险的部分也消失了,勇于严肃训斥学生的教育者数量在减少,而那些缺乏管束的顽劣儿童却越来越多。
家长越牛,老师越怂,学校越怕,孩子越教不好,这是规律。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教不出有出息的学生。
如果对学校与教师施加太多束缚,令其身负重担行事,那么教育发展的形态必将日益难看,孩子们的整体水平也会持续下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