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买台式机硬盘,西数和希捷哪个更稳定?
我有这个 Plus HUB 4tb,是我在2017~2018年左右购买的。 我已经使用它快四年了,没有任何问题。 也很安静,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推荐给提问者。 我不敢说西数不如希捷稳定,但是我这里的这块个人盘已经亲身证明了这一点。
1.噪音很小,安静,2.质量可靠。
关于具体的评测,我也写了一篇长文(附后)。 基本上我对这款Plus HUB从做工、细节到测试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 你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题主或者有需要的朋友想要购买,请特别留意购买渠道。 比如我买这个4TB型号的时候大概是1k左右,但是现在肯定降了(好像原来的版本已经停产了,现在的版本和以前的外观一样,750左右)京东(买之前还是要注意盘芯),不过1k就买不到8TB了,大容量硬盘应该还没凉,10TB、12TB的就更贵了。保持安静,睁大眼睛,不要鲁莽。
写在前面
电影收集是一种疾病,而治愈方法就是海量存储。 趁着今年内存价格大幅上涨,赶快抵制住自己升级PC主机硬件的变态欲望吧。 然而,人们总是喜新厌旧。 如果你没有好的主机,那就买个希捷台式机硬盘吧,放心吧。 不用说,希捷品牌也有过骗局,但它仍然牢牢占据着硬盘系统的领先地位。 这款Plus Hub 4T 3.5英寸硬盘不仅容量大、传输速度快,还配备了2个USB3端口。 .0扩展接口,方便连接移动设备传输数据和充电。 该配置堪称桌面硬盘中的兰博基尼。 购买后不仅可以放心安装数据,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安装13。
包裹
早年为了省钱,买了一个1TB的移动硬盘。 现在4TB希捷的价格不算太贵,但也不算便宜。 京东上的价格稳定在999元,偶尔还有50元优惠券,可以省不少钱。 我很快就收到了。 我信任京东,但硬盘的质量需要拆包测试才可以放心。
已提交采购订单。 我还买了希捷Plus系列的1TB Slim型号,这是一款2.5英寸超薄移动硬盘。 已经使用三年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我今天展示的这款应该算是该系列的正版了。 HUB模型是。 我想要的是这个不缩水。
包装背面上半部分的布局图充分展示了HUB的便捷功能。 另外,它还是一款大容量、高速的移动硬盘。
该系列HUB型号不仅有4TB,还有6TB、8TB更大容量。 京东和官网均提供3年质保。 您可以在希捷官网自行注册,绑定设备,享受无忧联保。
系统方面,全面兼容PC和Mac,USB3.0接口传输,并向下兼容USB2.0和1.1。
防伪胶带的问题在于,它可以很容易地去除,而不会留下任何偏移痕迹。 不过以前是联强产品,有塑料包装,应该是正品,没有瑕疵。 你回到官网注册就知道了。
拆箱
里面丑陋的缓冲纸箱已经看不见了。 布局合理,硬盘保护良好。 拿出所有配件,拍一张全家福。 下图中没有使用说明书。
摆脱了包装膜的束缚,裸露出现,硬盘主机黑色靓丽,反光; 电源适配器大而充实,国标两相插头可以更换为其他三种类型,可以在国外使用。 不过这种大小的台式机硬盘一般没有机会坐飞机旅行。 电缆和说明尚未列出。
来一张不插电妆容的照片,站在美丽的风景里吧。 作为一款带有HUB的3.5英寸台式机硬盘,它的尺寸为×,不敢说便携,但它非常纤薄。 直立的造型可以节省桌面空间,深色的风格也非常有品质。
做工与细节
可以看到正面USB3.0接口侧和左侧均采用钢琴烤漆材质,两者相交处有磨砂斜角。 磨砂面两侧高光边缘很有品质感,上部放置了全新希捷LOGO,兼作电源灯; 然后向上过渡到顶面上的网格平面。
正面的左侧也是黑色且反光的。 相应地,撕掉贴膜后也很容易留下指纹。 好妻子要经常打扮自己,就让电影开着,成为纠结的电影党吧。
上面的网孔类似蜂窝,小六边形密集排列,错落有致。 它们本身就是散热孔,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底面也是同样的设计,四个六边形脚设计,既可以防止底面打滑、刮伤,也可以为底面散热腾出空间。 我觉得较大的橡胶垫更稳定,因为我有两次差点把它撞倒。
后脚附近有一块 Plus Hub的产品铭牌,上面印有序列号、电气、环保、认证等标识。 我有一个来自泰国的 。
背面布满了散热孔,但左下角留有USB数据线接口和电源圆孔。
电源
开机之前先看一下这个大电源适配器,深圳产,大陆,12V 3A输出。 按住 推 出可拆卸插头并更换为其他标准插头。
数据线
USB线的质量刚刚好,线长1米。 对比我的1TB Plus SLIM移动硬盘的走线,虽然生产时间相差两三年,但两者的外观、用料、做工都是一样的。
已连接并准备好进行测试。 一打开电源,硬盘在有不明显的轻微震动后运行稳定。 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有动静,但不触摸就感觉不到。 可以说待机阶段噪音控制得很好,非常安静。 另外,无论是硬盘还是硬盘在待机时都非常安静。 电源适配器几乎不发热,散热做得很好。
这两个USB HUB比同一个硬盘没有扩展的先进多了,所以不能再炫耀了。 根据实际测试,充电、连接U盘、手机均没有问题。 基本上可以当电脑主机上的三插U口用。 并且无需连接电脑,还可以连接手机或U盘进行数据传输和备份。 此外,还可以使用HUB扩展连接两台显示器,实现双屏显示。 如果你手头没有这样的硬件,暂时无法测试。
安装及开机初体验
好看还得看你的内在实力,而且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品牌和价格。 连接PC实测后,无需驱动即可识别,在硬盘中发现总容量约44M的出厂文件。 顺便说一句,我的电脑系统是64位家庭版。
由于PC/Mac双系统和/iOS兼容,所以配置文件中给出了一些注册文件。 比如我在PC上点击.exe,打开希捷产品注册窗口,然后跳转到希捷官网并自动读取。 对于产品序列号,请按照建议的步骤填写注册信息。 生成并激活希捷帐户以享受部分产品售后支持服务。 保修单也写得很清楚。 如下图所示,我现有的账户也绑定了之前的1TB手机。 硬盘。 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4TB的三年保修期到2020年5月。我是10月份买的,他们给我砍了5个月。 我不接受!
我是个懒人,不会把精力浪费在不做售后服务上,所以我不能接受骗局,我得验证一下自己的身份。 我们先来看看容量。 4T到3.63TB之间的算法有一条线索“我丢失了XXXMB”。 新手看到这个会不会觉得我输的更多? 由于这个外接台式硬盘很可能是用来存储大量电影的,所以我不打算对其进行分区,直接使用一大块区域。
扫描坏道花了7个小时,幸好结果很完美。 扫描过程中,硬盘开始发出一些可闻噪音,但声音不大。 与同系列的1TB 2.5英寸移动硬盘相比,噪音更小。
软件测试结果
但在检测期间,硬盘温度略有升高。 如下图所示,当您使用Disk Info查看硬盘信息时,坏道扫描正在进行中。 此时气温达到44摄氏度; 当硬盘空闲时,温度回落到37摄氏度左右,日常监测一直在33-37摄氏度范围内。 另外,转速有点悲哀,毕竟不能和内置硬盘相比。
ATTO Disk的测试图如下。 可以肯定的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测试几次。 总体来看,该盘的读写速度在100MB/s左右,与官方标称的160MB/s有些出入。
测试时,多队列和多线程的顺序读写速率分别在214MB/s和170MB/s左右,随机读写速率还可以。
我再次使用HD Tune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最高读取速率182.7MB/s,最低97MB/s,平均读取速率159MB/s,与官方标称基本一致。 另外,从曲线上看,速率稳定,波动很小,硬盘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高的。
随机访问方面,4TB希捷Plus Hub的表现尚可,密度和集中度一般,小数据读取成绩尚可,但不够优秀,符合其大容量存储的身份磁盘。
理论测试都是数据。 我移出一些电影并开始保存它们。 经实测,写入1.33GB单文件电影耗时23秒,平均速度近60MB/s。 在写入总容量约21.8GB的电影收藏副本时,需要6分3秒完成传输,平均写入速度为61.5MB/s。
笔电君还尝试将音频集《明朝那些事》复制到4TB希捷Plus Hub,单个音频文件约5MB,共280个文件,总容量1.39GB。 可以看到速度稳定在73-80MB/s。 范围基本可以接受。
评测总结: 优点:
容量充足,传输快速稳定; 静音、散热好; 黑色耐看又优雅,挺拔苗条的身材不占空间; 两个HUB端口也进一步扩展了实用性,允许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这意味着硬盘的数据交换更方便,充电也更方便;
缺点:
电源适配器太大,占用排插插座; 底面小让人担心它会翻倒。 脚可以更大一些,也许官方可以提供一个加固的底座。
概括:
购买这款4TB Plus Hub的初衷是为笔记本或台式电脑扩展存储容量和数据备份。 事实上,从早年费劲购买大容量存储设备,兴奋地凭借教育网的优质网速收割海量资源,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使用云盘、视频网站观看的习惯在线看电影,线下影院看电影。 如今,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奋地收集电影资源了。 目前,手里的电影库存相对于硬盘容量来说越来越小。 这么大的硬盘空间怎么办? 以后它可能会成为我视频编辑的资源箱。 数据是无价的。 一旦失去,将是毁灭性的。 3年保修对我来说还不够长。 希望希捷能够不负我的期望,继续稳定运转。
(2022.2更新)
目前,这块4TB希捷台式机硬盘(买的时候大约1k)还在 使用,至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希捷型号的容量都在8TB或以上。 如果您认为有合适的容量,可以酌情购买。 价格方面,如果能回落到历史上的8tb 1k左右就好了,但是目测需要仔细,还要考虑残次品(认准渠道,比如亚马逊海淘,京东自营) -操作等)。 祝大家好运。
(2022.6更新)最新安装+桌面指南《彼店酷玩-杨聪:2022桌面好物指南【六月更新】新款108无线键盘,附桌面显示器周边灯光及数码搭配清单》,目前这款希捷外置移动硬盘仍在使用中。 在评测文章中可以看到这块硬盘是放置在鑫谷机箱上的。 机箱和桌面都很稳定,硬盘没有阻挡机箱顶部风扇向上散热,硬盘的摆放也比较稳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