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型如何冲击消费电子?杨元庆等联想高管解读AI PC新发展
“人工智能的大方向没有错,只是不同的设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认为,如今运行AI智能体的最佳载体是PC,因为计算机可以承载更强的计算能力。
在刚刚结束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发布了内置个人智能的AI PC产品组合“联想小天”。 个人智能由本地嵌入的大模型驱动,可以与用户自然交互,实现智能创建PPT、文森图、文档摘要、智能问答等功能。 联想将这一代产品称为“真正的AI PC”。
杨元庆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将是人工智能的十年,AI将变革所有商业。 他相信,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智能代理,它会通过互动学习越来越了解用户,最终成为每个人的“人工智能双胞胎”,帮助人们工作和生活。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业分析师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终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联想作为PC领先企业,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其对AI PC的定义和实现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目前AI PC在应用上并没有太多亮点,缺乏明星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终端想要成为国家级应用,需要各方均衡推进。
不同的装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人工智能浪潮下,手机、电脑厂商纷纷推出AI手机、AI PC,并强调自家终端是大规模模型落地的最佳载体。
“不同的设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杨元庆认为,手机计算能力较弱,无法运行特别大的模型。 “所谓人工智能手机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享受公共智能带来的好处。如果想实现基于个人知识库的智能体,进而实现‘人工智能双胞胎’的方向,计算机还是目前最好的载体。”
联想称,此次发布的AI PC产品涵盖了个人大规模模型、自然语言交互、混合AI算力、开放生态以及可靠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五个基本特征,因此是“真正的AI电脑”。
集微咨询高级分析师孙硕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与上一代主要搭载AI计算芯片的AI PC终端相比,联想新一批产品的显着变化在于,它们嵌入了AI计算芯片。大模型和个人智能,使它们更适合人工智能。 个人电脑的定义。 “联想定义AI PC的概念比较早,方向和布局也比较完整。大多数厂商的产品进展没有联想快。”
每个厂商对AI PC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除了联想定义的5大特征外,有的强调处理器包含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有的则侧重于可以在云端使用的大型模型。
市场研究机构Omdia AI首席分析师苏连杰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这种现象有其合理性。 “现阶段,行业内还没有公认的AI PC标准,大家都在摸索。联想作为PC领先厂商挺身而出,做出的解释也将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表示,厂商根据自身能力来定义AI智能终端,希望利用自身优势让AI应用成为关键竞争力。
“终端的灵魂在于应用,各种应用的运行有不同的系统要求,比如游戏、办公,所以没有必要有统一的标准,还是要看场景。” 孙硕分析道。
在马继华看来,现在所有大模型的应用都在探索之中。 “至于终端侧大机型应用,则探索得更多。 很难说哪种终端产品是应用人工智能的成功产品。 只能说,厂商都在积极应对新的发展趋势。”
联想AI PC新品产品售价5999元至17999元。 对于整体价格偏高的声音,杨元庆解释说,AI PC需要在PC上放置大型模型进行计算,对计算和存储空间的要求会比较高。 现阶段只有高端配置的机型才能支持,因此会影响定价。 。
“回顾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高端产品将不断走向中低端。” 杨元庆表示,“随着算力的提升、模型的完善、参数越来越多,将会成为水涨船高,回归到硬件驱动软件、软件驱动硬件的轨道。” ”
“大型号并不一定意味着越大越好。”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IDG商用产品中心及全球中小企业业务总经理于海提到,在设备上选择大型号时,不仅仅看参数大小,而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设想。 。
缺少明星应用或场景
“未来十年将是人工智能的十年。人工智能将改变所有企业。” 谈及大模型对消费电子发展的影响,杨元庆认为,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智能代理,智能代理会通过交互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了解用户,最终成为每个人的“人工智能双胞胎”,帮助人们工作和生活。 用户拥有的所有智能设备上的数据也可以用于学习和推理。 各种终端设备可以协作、互操作。 业务方面也是如此。
不过,杨元庆坦言,这是联想的一个愿景和理想,今天还没有实现。
AI PC整体进展如何? 孙硕表示,各厂商都在积极布局AI PC,但应用亮点不多,缺乏明星应用或场景。 他提到,在应用场景方面仍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制造商必须不断了解消费者并获得更多反馈。 “把应用做好是关键。”
苏连杰观察到,该领域的硬件和软件发展不协调。 “对于软件厂商来说,现在大部分东西都可以在云端运行,不需要使用终端。 因此,虽然硬件厂商正在积极准备,但软件厂商仍处于观望阶段,更何况AI PC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还处于早期阶段。”
如何加快AI PC的推广? 苏连杰认为,硬件厂商需要不断提升终端算力,同时平衡能耗和散热。 芯片和软件厂商还需要与硬件厂商紧密合作,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协调部署。 此外,还需要在大模型的控制和治理方面下功夫。
联想认为,AI PC有三个发展阶段。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消费者业务集团总经理张华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联想此前发布的产品均处于AI Ready(准备)阶段,最新的产品处于AI(探索)阶段。 9月份之后将进入第三阶段,个人AI助理将进入基于用户使用和体验反馈的快速推进之路。
马继华表示,人工智能终端想要成为国家级应用,不是一家厂商能够实现的。 而是需要网络、终端、应用等一体化发展,均衡推进,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杨元庆还提到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内置的个人智能需要更高的配置。如果用户对这些没有即时的需求,他们可能不需要这么高的配置。” 所以即使未来上述的AI性能成为标准,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百花军校与春民打交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