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笑话、用色情口音,用“肮脏文化”污染中小学生
核心提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脏”成了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5人进行了网上调查。 数据显示,84.9%的受访者认为“肮脏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大河报记者发现,“肮脏文化”确实在年轻人中蔓延流行。
数据
“肮脏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所谓“脏”,字面意思就是不干净的意思。 引申到现在,“肮脏”主要指一些露骨、肮脏、容易引起性欲的言语或行为,通常与“性”有关,例如“黄色笑话”、带有色情含义的图片等。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5人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会使用“脏”字。 此外,84.9%的受访者认为“肮脏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
“肮脏文化”在中小学生中蔓延
84.9%的受访者认为“肮脏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担忧是真的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小学生。
“采访他的时候,他是最脏的。” 郑州一所中学门口,两名男生告诉记者,他们和同学在一起时确实会说一些“脏话”。 他们承认,这主要是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一些年龄较大的小学生也受到影响。 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鹏鹏告诉记者,从四年级开始,班上有的男生就开始从网上学习“黄色笑话”,有的男生还喜欢用很“下流”的词语。去咒骂别人。
记者了解到,虽然“肮脏文化”主要影响男孩,但不少女孩也间接受到困扰。 “我们班有男生会讲一些很下流的笑话,你跟他说点什么,他就会说我们‘懂多了’,你不说的话就很尴尬了。” 初一年级的涵涵说道。
原因
网络、媒体渲染+青少年自身特点
“肮脏文化”为何对年轻人产生影响?
郑州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芳表示,首先,“肮脏文化”的盛行与网络语言的开放有关; 其次,一些综艺节目的大规模表达和明星的不良榜样也促进了“肮脏文化”的传播。 “这可以帮助孩子们觉得这种行为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青少年的特点而言,中学生和高小学生都处于性意识的萌芽阶段,但缺乏正常的理解和发泄渠道。 言语上的“肮脏”,其实是一种压抑下的反击和发泄。
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叛逆、想引起注意等特征。 他们会认为“脏”是一种另类,是一种潮流,甚至会互相“较劲”,展现自己的个性。
建议
政府、学校、家庭齐心协力“去污”
“让‘肮脏文化’在青少年中蔓延肯定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对美丑的判断。” 袁林芳说道。
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袁林芳表示,从大的层面来说,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管,净化语言环境,形成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就学校而言,他们非常重视文明用语的宣传。 可以在学校张贴一些“请讲文明用语”等标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出台文明用语标准。 “这个标准必须是详细的、有指导性的,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父母来说,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当言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其次,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多参加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 活动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阳光、健康、向上的成长。 (牛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