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海”让传统农业搭上农旅融合快车
“香蕉海”位于相城区天宝镇朱里社区。 历史上,该镇以生产香蕉而闻名。 至今,天宝镇仍保留着1万多亩蕉林,年产值达7亿多元。
近年来,乡村旅游盛行,天宝镇也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让一根香蕉成为“能吃、有印象”的风景,让传统农业赶上农旅融合?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小镇的另一张名片——“林语堂”。 朱里社区是文学大师林语堂的故居,林语堂纪念馆就坐落于此。 2017年起,漳州市将纪念馆周边1万亩蕉林规划建设为“蕉海”。 项目以“玉堂故里,十里蕉香”为特色,规划建设了栈道观光带、玉堂纪念区等景点。
如今,“品雨堂文化、听雨打蕉树”的“农业文化旅游”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受欢迎,附近一些蕉农摆起了摊位出售当地的香蕉和盐焗鸡,有的申请成为景区工作人员,收入大幅增加。 “现在,村里物质和精神食粮都有了,文学爱好者和美食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 原本在外种香蕉的村民林文成,几年前回到村里开了一家餐馆。 他特地用“北京燕云”“等林语堂文学作品”这个词来命名店里的招牌菜。
漳州市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优势,加快培育农旅结合新业态,实现“农村增收、城市绿化”。
眼下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 站在九湖镇荔枝海生态文化园的制高点,放眼望去,碧绿的荔枝林,在翠绿的灌木丛中点缀着红色。
九湖镇种植荔枝已有千年历史。 据漳州远山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雄毅介绍,近年来,漳州市为漳州核心区1800亩荔枝树建设了慢行绿道、驿站、观景平台等。九湖小镇,旨在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特色空间。
自六月下旬荔枝成熟以来,荔枝生态文化园里人头攒动,时常有游客穿着汉服在这里自拍。 “荔枝海的存在,为周边工业园区提供了宝贵的城市绿肺。” 陈雄义说,现在,当地政府正在筹建漳州荔枝博物馆,进一步展示荔枝文化和闽南民俗风情。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漳州市积极将农业优势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 2016年以来,漳州市新建、改建、扩建休闲农业项目152个,其中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8个。 (据新华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