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格、国潮、国际风范——文博会百花齐放,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

2024-05-27 -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记者陈聪)文博会百花齐放,民族风、国潮风、国际范儿十足,中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无遗。

新华社记者 梁希智

2024年5月,深圳,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将再次成为全球文化的焦点。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交易会于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经过20年的发展,文博会的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民族风采、国潮、国际风采,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多元魅力和蓬勃生机。

民族风格:传统韵味、创意传承

文博会上,国风元素随处可见,有经典与现代交织的创意产品,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观众可以在文博会上看到很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亲身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新做法。

开幕当天,浙江馆成为本届文博会的热门打卡点。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晓身着红白相间的戏服亮相,表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观众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进入湖北馆,游客可以听到悠扬的《长江之歌》,这是跨越千年的“钟琴合奏”,由两件来自湖北的乐器——曾侯乙编钟复制品和长江钢琴演奏而成。

走进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工艺美术馆,书法、绘画、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通过创新包装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游客驻足欣赏承载历史记忆的手工艺术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国潮:自信表达、风潮涌动

近年来,传统文化、东方美学正借助现代产业、科技、多元文化融合等手段转化为具体的品牌和产品,推动“新国潮”文化的发展,本届文博会正是展示中国品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舞台。

“艺术·设计·国潮展”组织艺术、设计、娱乐、艺术教育等机构及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和交易国内知名艺术设计机构、文创企业、互联网娱乐企业推出的最新艺术品、创意设计产品、国潮IP及产品,给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潮流艺术体验。

油画、水墨、雕塑、书法、篆刻……展区里充满了潮流品牌服饰、国潮数码、创意文具等富含中国元素的展品,体现了传统与时尚的巧妙融合。从春联福袋、“国潮”盲盒到古风主题市集,这些创意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师和品牌的创新力量。

国际风范:开放沟通、共同发展

第二十届文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60个,参观、参展、采购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国际展览面积增至2万平方米,境外采购商由原来的2万人增加到3万人,文博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今年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俄罗斯美术家协会、英国爱丁堡商会、熊本县工艺博物馆、西班牙贸易协会等参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跨越大洋,携特色图书亮相文博会。文博会通过线上同步展览,打破地域界限,让全球文化爱好者都能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中来。

2024年是深圳与英国爱丁堡建立友好城市关系5周年,爱丁堡市长罗伯特·奥尔德里奇率团参加本次文博会,他表示,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文博会令人难忘,希望双方加强在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博会20年的辉煌历程,不仅见证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注脚。在这个充满“国风、国潮、国际范”的舞台上,每一件展品、每一项活动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开放姿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