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看相声演员讲书法,让人笑得浑身疼。

2024-07-09 -

我们先来看一个古老的故事:

兄弟三人都是近视眼,一起去拜访客人。堂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一清堂”三个字。伯说:“堂主人得了这种病,不然怎么叫一清堂呢?”钟仔细看了半天说:“不对,我看堂主人是喜欢道教的,所以叫道清堂。”两人争论不休。小弟视力好一些,就请他解释。小弟看了半天说:“你们两个胡说八道,怎么会有匾额呢?”

这是《小林广记》这本书里的《兄弟认匾》一章,也是古代说笑话者眼里的书法艺术,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

一个目的相同的现代版“认匾”曾在网上流传,让人捧腹大笑,也让人觉得很心痛。一位朋友通过QQ发给我一张山东博物馆外景的照片,下面配了一段小文字:一对情侣在山东博物馆附近玩耍,小伙子盯着对面房子上的字,赞叹道:“书法真好!”便大声念道:“心在二奶!”姑娘说:“你笨!分明是山东二奶屋,贪官的二奶都关在这里。”这时,一个路人路过,心里暗道:“你们两个笨蛋,不认得还装懂行,分明是‘心在二奶’”。

书法段子笑话_笑话段子书法作品_笑话段子书法图片

这样的创意真是太厉害了!我没去过山东省博物馆,好奇心驱使我去百度搜了一下,才知道博物馆的名字是郭沫若先生1959年到山东视察时亲笔题写的。

郭先生的书法豪迈遒劲,气势开阔,线条凝练厚重,带有碑刻之气。他德高望重,一生题刻众多,为世人所珍视。我们日常见到的“中国银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匾额,均出自他之手。“山东博物馆”五个大字,以草书书写,笔法遒劲老练,书法准确,颇有金石之味。如今被网友调侃、恶搞,表面上看是隐喻书法,其实是隐喻抒情,讽刺时弊,抒发心中的怨气,岂不快哉!

笑话段子书法图片_书法段子笑话_笑话段子书法作品

其实,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幽默无处不在,用书法来调侃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未尝不可,令人愉悦。

但历史上,对文字的字面解读和曲解背后隐藏的卑鄙杀机,确实害死了不少人。远古时期的文字狱不说,就连“文革”时期也曾以书法为借口玩弄文字游戏,开出的玩笑实在是太大、太残忍、太致命。

热爱写作的郭沫若,在文革初期,为金经迈先生的小说《欧阳海之歌》写书名时,却遭遇了麻烦。造反派发现书名中的“海”字有问题,指出“海”字是由“反毛泽东”四个字组成的!载有这一“罪状”的传单,以《打倒反动作家郭沫若》为题,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此前数月,邓拓、老舍两位文化名人,已在红卫兵炮制的这起骇人听闻的“罪状”中殉难。这个“海”字,也给郭沫若带来了杀身之祸。

幸亏周恩来总理出面保护,他才得以逃脱。仍怀着好奇,我找到了郭先生写的这些文字,特别是“海”字,却没能找到其中隐藏的“达芬奇密码”。

中国书法风格多样,变化多样。草书尤其是野草的辨识度确实不高,非专业人士看不懂。即便是有一定书法造诣的人,也看不懂前人的一些经典草书作品,甚至对一些字会猜来猜去,拿不准。现代人有些书法不严谨,或者写法不规范,就会歪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闹出一些笑话。

但像“文革”笑话家那样充满浪漫想象的解字解字方式,是现在想象力丰富、才华横溢的笑话家所无法企及的,这一定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本领,他们不是笑话家,而是刽子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