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院首期绝句班第十四讲:浅谈“诗语”及绝句56句的分类方法
3)诗歌语言常常不合情理。
所谓“非理性”,就是违背了通常的生活和思维逻辑,也就是正常情况下的不正常。“非理性而精彩”是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精彩之处在于“非理性”更强烈地表现了诗歌的诗意和美感。
张子野《一束花》最后两句是“深思恨情,不如桃李,却还懂得嫁春风。”春风怎么会嫁人呢?这很“无理”,其实诗人是在说:春风是守信用的,年年如约而至,让桃李开花,胜过一个不靠谱的丈夫。
沈铨《杂诗》第三句是“闺房月多可怜,总在汉营。”也看似“无理”,但诗人的意思是:闺房女子望月抒怀,又激起边营将士的思念,也是“无理而又美妙”。贾岛《李宁幽居题记》对联是“过桥分田,搬石移云根。”搬石怎能移云根呢?
诗人张谨一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与要求如下:
1.图像:
用形象来表达概念,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形象”,就是诗歌语言要具体可感,而不是抽象无形的概念。正直、坚韧、正直、正直都是抽象概念,是无形的。唯有阳光、绿树、红花、飞鸟、青山、清水才是具体可感的。
因此,我写诗的时候,总是寻找有代表性、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总是通过景物、物体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李商隐的《无题》“蚕丝未尽,烛泪未干,烛火未成灰。”用蚕丝(思念)和烛泪来说明真挚深沉的爱情,远比说一万遍“我爱你”、“我会爱你到死”要好得多。诗歌忌讳直接说话,要借助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用形象来创造美。
有位男士写了一首诗,感谢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提拔,诗中有两句是:“我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连升了好几级。”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诗中所描述的事物的真实性,情感真挚,但它不是诗歌,而是真实而务实的语言。
众所周知,诗歌的三要素是“赋、比、兴”,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即比喻,也就是我们诗歌中常说的:借景抒情。一切情感的表达,都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所以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而不是明确的。我们再举上面的例子,我想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昨日山上传来消息,现在正是耕作时节。
杜岭老者责怪我回山太晚了。
我一个人在池塘边喝酒,一个人在树林里下棋。
在东溪,我记得你,悠闲地躺在鸬鹚面前。
这是岑参的《重回高官潭口送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是杜甫在送别弟弟时写的,从诗名就可以看出,是《还高官潭口送兄》(杜陵叟==杜甫),所以,这首诗的语言是含蓄的。
第一句就说:“昨日接到山里来信,如今正是农时,我得走了。”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收到信,催我回去,而是写着“杜玲叟来信”。
“遥传”是什么意思呢?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并不是杜灵叟写给他的,而是信中说杜灵叟“责备我回山太迟了”。
按照正常的写作风格,应该写成“我想你”、“想念你”等,因为读者读完之后一定会疑惑,为什么“怪你回山晚”呢?这里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描写了杜灵叟在山里的境遇,“独饮塘边,林中无人下棋。”说的是杜灵叟因为没有回来,没有心上人,没有人可以与他交流,所以只能“独饮塘边”。
这句后面还写着下一句,“林中无人下棋。”你看,道理就揭晓了。上面写着“我躺下面对鸬鹚的地方,东西记得你。”这两句话,是用杜灵叟的口吻说的。
“你”是指作者本人。他说你没有回来,杜灵搜感觉很孤单。“我一个人在池塘边喝酒,一个人在树林里下棋。”还能怎么办呢?“我记得你在东溪,躺着面对着鸬鹚。”这里的最后两句是用杜灵搜的语气写的,而不是网上说的作者想念哥哥。“你”也不是指作者的哥哥,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杜灵叟的友情,不过,这是作者和弟弟分别时写的。我们再仔细看看这首诗,它并没有直接描写作者为什么那么怀念山林。除了杜灵叟,山林里的环境描写,并没有像我们说的那样说“我的家乡好大啊,这好美啊,那好美啊”。而是,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写在了纸上,山、水、森林、溪流,这些都不是刻意描写的,什么都没说,却都说了。
你看,这是典型的含蓄表达。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不直接说,却把一切都说了出来。该说的都写在了画里。这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用图说话,用比喻的语言写作。因此,这首诗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
3.颜色:
生活是多彩的,自然是多彩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