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解析——一封如诗如画的“情书”
有一个电影,大多数视听语文老师提到文艺片都会提到,它就是《情书》。作为岩井俊二的经典之作,文艺青年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这部电影是影迷心中的情有独钟,关于纯粹的爱情,关于回忆,关于离开,关于生活。
日本神户一个下雪的冬日,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结婚三周年之际,渡边裕子再次悲伤不已。渡边博子无法抑制对已故爱人的思念,在小樽市读书时找到了小樽市“藤井树”的地址,寄出了一封本以为寄往天堂的情书。
没想到渡边裕子很快就收到了署名“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得知藤井树是一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是男友藤井树小时候的同学。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学时期的昔日恋人,渡边裕子开始与女藤井互有书信。随着藤井不断回忆,她渐渐发现,小时候那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藤井,对自己也隐藏着温柔。
《情书》最经典的镜头无疑是开头的长镜头。人们常说导演的功力从开场就能看出,岩井俊二的第一个镜头就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功力。女主角气喘吁吁地躺在雪地里,寒风呼啸,雪花飘落在她的脸上。镜头跟随她的手部动作,然后抬起头看向天空。相机被拉起进行鸟瞰,几乎是静止的。它不跟随相机的正常移动。镜头缓缓升起,女主角逐渐远离画面三分之一左右,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到了几乎从画面中消失、难以发现的地步,从全景过渡到大远景。
在近两分钟的长镜头中,第一个个人细节、雪声和呼吸声,给观众一种呼吸感,随着呼吸进入《情书》的世界。伴随着舒缓悠长的音乐,镜头拉起俯拍,长镜头逐渐显露出空旷的雪地之外的景色:村庄、树木,为影片奠定了清新、忧郁、诗意的基调,整个影片画面就像一幅水墨画。尽管整个画面没有蓝色,但仍然有一种悲伤的蓝色溢出屏幕。
片中,弘子和女藤井树的外貌设定,以及男女藤井树的名字设定,都是极其巧妙的点。通过这样的设计以及影片中使用的三重线索插入叙事,三个人分享了同一个故事。形成奇妙的三角关系,弘子与女藤井树的书信往来,以及男女藤井树学生时代的回忆,都具有一种朦胧而唯美的观感。
弘子和雌性藤井树从未见过面。弘子的痴迷让她来到了小樽,想要一睹雌性藤井树的风采。这时,一套巧妙的镜头设计出现了。弘子遇见了雌性藤井树,轻声称呼“藤井小姐”。本来已经策马而去的藤井树突然停了下来,转身。会议的片段就好像在跟我们开玩笑一样。镜头切到了人群的全景。雌性藤井树并没有看到博子,博子清楚地看到了和自己长得很像的雌性藤井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雄性藤井树会选择他。
有人问我《情书》最打动我的是什么。也许终于与自己和解了。他对着远处埋着藤井雄树的山,一遍又一遍地喊道:“你怎么样!” “我很好!”自问自答,所有的怨恨和余念在这一刻都释然了,弘子不再回忆,不再留恋,哪怕心碎,但最后依然可以喊出“我很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