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笑话文学

2024-11-26 -

5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6 艺术观察 2000 年第 1 期 中国古代笑话文学略论 p 朱红霞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笑话的发展,论述了古代笑话的类型和艺术特点,并探讨了古代笑话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创作者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学习古代笑话的精神和方法。关键词:情境类型特征 主体因素 中国古代笑话是一种以口头表达为主要形式、以令人发笑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体裁。它延续了几千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口头文学的代表/活化石0。笑话来源于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存在着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笑话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并口头传播,让人在笑中吸取教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先秦诸子的著作中记载了很多笑话。从内容来看,它们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这可以清楚地解释笑话文学的起源。最早的笑话文学仅散见于先秦时期的作品中,这说明它是无意识创造的产物,被先秦时期的学者引用来解释某种道理。千百年来,每当人们读到“掩耳盗铃”、“偷铃”、“抛出思想”等故事时,总是会对其中人物的愚蠢行为深感可笑。虽然这些故事更侧重于讽刺,但从其可笑的艺术效果来看,它们已经开始具备了笑话文学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笑话文学的起源。

到了东汉时期,最早的笑话文学专门著作《5小林6》开始问世,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关心笑话的编撰或创作。从那时起,收集笑话的专辑越来越多,几乎针对每一代人。较著名的有隋侯白《齐言录》五篇、唐朱奎《会记录》五篇、宋高邑《群居解义》五篇、《哀子杂说》五篇宋代苏轼所著,明代徐渭所著《五色》。历史6、明代冯梦龙的5小赋6、清游戏大师的5小林广记6等等。中国古代笑话经历了这样一个从集体无意识到自觉创造的历史过程。后来,特别是在清代,也出现了要求小丑使用生动的语调和动作的笑话。这些笑话很可能就是相声的雏形。 《青石成金5笑得好6》里有如何说让人笑的话的注释,很像文学作品的剧本。比如,其中一篇文章《5拳头很好6》说,一个人在北京生活,回到家乡,一言一行都在赞扬北京。父亲打了他一拳,他喊道:“对不起你的拳头,不知道北京的拳头好不好。” 0 文末注释中说明/必须用哭声、苦涩的声音说出来才好笑0。相声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集基本功于一身的独立表演艺术说话、花招、戏弄和唱歌。相声有单口相声、对白相声和群声相声三种形式。在当今的艺术界,相声可以说是最贴近生活、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然而,相声作为中国古代笑话的传承,仍然保留着从其母体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相声的内容也来源于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代笑话笔记5》、《王立奇、王振民笔记6》中找到,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5页。据注编中国古代笑话 5 个之 6(同上)。见《中国古代笑话选集5》、《王立奇、王振民选集6》,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11页。 21984 4 01984 490

笑话大全古代经典故事_古代经典笑话大全_笑话大全古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