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再看马伊琍现状,姚笛和文章竟活成了笑话?周一见

2025-08-23 -

序言

都说姚笛才是内娱“一把好牌打得稀烂”的人。

事业最高峰时,因为“周一见”这件事,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挚爱的男子转身离开,工作一度陷入停滞。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事情过去10年,社交平台上的负面评论,到现在都没消停过。

可也有人现在心疼马伊琍的同时,心疼她。

因为始作俑者文章,对这两个人他都不爱,他爱的是他自己。

他需要马伊琍的名气资源,也想要姚笛的青春貌美。

直到“周一见”几年后,姚笛有了新恋情。

对方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大富豪,名下的酒店餐饮不计其数。

爱是真的,但爱到最后消失了也是真的。

二零二一年八月,公开渠道捕捉到其配偶不忠的确凿影像;二零二二年三月,再次被公开渠道拍摄到不忠的确凿影像。

太戏剧了,应验了那句“绿人者被人绿之”。

百因必有果啊!

她曾经是“三”,但也在这一刻,成为了马伊琍。

毕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够真的去共情什么样的人”。

祸根生芽

二零一一年,一部都市剧《裸婚时代》创下当年全国电视剧收视纪录,达到百分之零点九八,让主演文章和姚笛的知名度急速攀升,声望达到顶点。

那个时期,文章成为了继马伊琍之后的又一位广为人知的明星,姚笛则被称为“80后女演员”中的杰出代表。

未曾料到,仅仅三年后的2014年3月,狗仔卓伟突然抛出“周一见”的隐秘预告,在全国公众眼前,揭露了文章与姚笛的亲密场景,从此,两人的命运仿佛翻开了全新篇章。

一时间,舆论哗然。

终究,马伊琍那时刚添了个二女儿,尚在月子期间,再说姚笛跟文章以前在屏幕上是伴侣关系。

这样的一个背景,足以让人们对这起事件产生极大的关注和猜忌。

人们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纷纷蜂拥而至,围观这个“大新闻”。

正当大家纷纷“助长声势“时,狗仔队真的捕捉到了马伊琍与姚笛在街头的亲密景象,此事使整个风波推向了顶点。

转眼间,文章和姚笛遭到众人猛烈指责,前者立刻从备受追捧的“当红小生”沦为“负心汉大恶人”,名声一落千丈。

而姚笛则被打上了“插足良家、知三当三”的污名。

就连那篇原本被贺岁档影片《小爸爸》寄予厚望有望迅速走红的文章,最终也彻底没落了。

马伊琍作为圈内知名人物,对文章的回应十分特别,她表示感情简单,家庭复杂,希望大家能够谨慎对待。

一句话语调平稳,却引得众人瞩目,赞叹马伊琍胸襟之宽广。

称霸荧屏

显然,马伊琍是这次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

她身为受害者,马上赢得了全国民众的怜悯和拥护,工作境遇却因此急转直上,持续不断取得佳绩。

凭借《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荣获第19届华鼎奖电视剧最佳女主角奖,该奖项是对她在剧中的出色表现的肯定,她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高度认可,她的获奖实至名归,也是对她演艺事业的一次重要肯定,更是她不断努力和追求的成果。

因为演绎了《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角色,获得了第24届白玉兰奖的最佳女演员奖项;

再凭借《找到你》再夺华鼎奖影后桂冠......

马伊琍犹如挣脱束缚的骏马,无论去往哪里,总能收获如潮的好评与亮眼的表现。

人们为马伊琍的坚韧与大智慧所折服。

马伊琍的家人从小就特别看重女孩子要独立自主,她的父母经常叮嘱她外出时必须自己准备零用钱,不能完全依赖男性养家糊口,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有尊严。

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使马伊琍未来注定是一位能独立负责重要事务的杰出女性。

人红了是非多。

面对丈夫出轨,马伊琍没有选择对簿公堂般将其诉之法律。

她仅说了句“继续前行要爱惜”,为那篇文章赢得了一个“回归家庭”的转机,想要补救这桩婚姻。

然而经过许多因素相互作用,他们还是在二零一九年办理了离婚手续。

马伊琍并未因此中止事业,而是将所有精力完全投入工作。

不管是婚姻还是感情的摧折,都无法击垮这位内心强大的女性。

今年47岁的马伊琍,依旧是当红炸子鸡。

她因在电视剧《繁花》里饰演的“玲子”角色,又引发收视热潮,并且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紧接着,她得到了央视重点支持,在一线平台获得机会,出演了备受期待的新作品《我的阿勒泰》。

这个电视剧刚开播,立刻占据了全国收视率的首位,是2024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剧。

对于同龄女演员普遍面临的“中年危机”,马伊琍似乎完全免疫。

她的表演道路进展顺利,影视佳作接连问世,总能引起广泛关注,知名度持续增长。

电视机前的观众,似乎永远也看不腻她的演技与美貌。

事业家庭双失意

相比之下,姚笛就备受煎熬了。

回顾姚笛的艺术生涯,她的起步情况并不比马伊琍好。

她来自浙江嘉兴,自幼便迷上了越剧,并且持续在地方戏班和教学机构里学习。

父母十分支持她的梦想,不遗余力地资助她的艺术学习。

姚笛拥有卓越的才能,并且得到了家人的帮助,她很快便显露头角,成为当地备受关注、享有盛誉的越剧表演者。

2003年,姚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高教班学习,并且和马苏等人成为了好朋友。

从此,她开始了在北京寻梦的艺术征程。

与马苏这个老友后来各自发展出明显的不同遭遇。

马苏出演了多部热门电视剧,很快就在圈内小有名气。

而姚笛的发展则相形见绌,一直没什么突破性的角色作品。

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姚笛参演了都市题材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她在该剧中扮演了中心角色。

因为这部作品广受欢迎,她迅速走红,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事业开始稳步发展。

随后几年,她接连出演了多部口碑不错的电视剧,前程似锦。

但是那场“周一见”的风波,无疑对她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使她声誉扫地,家庭与事业都遭受重创。

舆论的压力是沉重的。

当“周一见”事件刚刚发生,众多网友就在姚笛的微博里对她进行辱骂,指责她不知羞耻。

随之而来,众多制作机构都对她敬而远之,没有人愿意轻易启用这位背负恶名的“介入者”。

一夜之内,姚笛的声誉急转直下,人们不再称她为“男人选择童佳倩更佳”,而是骂她是“勾引他人家庭的不要脸的介入者”。

她之后与一位有钱人结了婚,不过这段姻缘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反而又经历了与他人共享伴侣的情况。

演艺事业也寸步难行。

早些时候,姚笛是电视圈里备受青睐的演员,有机会与红极一时的刘诗诗争演对手戏。

但是“周一见”事件发生之后,她立刻沦为几乎快要被人遗忘的无足轻重的人物,只能在一些质量低下的影片中出演配角。

曾经有一段时期,姚笛为了能够进入鹿晗等顶级明星的团队,不得不放下身段,甘心出演一些并不重要的配角,比如女四号和女五号这样的角色。

她最后参与的影视作品《封神祸商》,其名称本身就能反映作品的低成本制作和宣传推广的窘境。

不仅事业受创,姚笛的容貌也让人啧啧称奇。

她现在四十二岁了,脸庞显得异常浮肿,像是填充了过多物质,瘦削的面容和五官被大片的脂肪挤在一起,样子十分古怪。

这个样貌,着实令人惊叹她从清丽脱俗的绝色佳人,沦落到现在这般“妖媚脸”的状态,真是既不像人也不像鬼。

二零二四年一月,距离“周一见”事件十周年之际,姚笛意识到了自己已无法继续演艺生涯,于是决定转型为导演,开始尝试拍摄低俗的网络短剧。

不过,特别滑稽的是,在最近一次关于职业方向转变的推广影片里,姚笛还是重复了那句话“本人从未有过任何违背本心的行为”。

看来,连良心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她都已经失去了正确的认知。

马伊琍的“混沌”

归根结底,马伊琍能够不断获得成功,首先得益于她精湛的表演能力,更关键的是她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宽广的胸怀。

某些人认为马伊琍给予文章诸多“时机”,直至二零一九年双方才最终解除婚姻关系。

事实上,马伊琍的举动实则是基于一位母亲竭力保障孩子权益的动机。

她不希望孩子长期处于充满敌意的环境里,因此决定给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一段喘息的时间。

她显然不打算把自己硬是包装成所谓的“完美伴侣”,或者装作是表里不一的人。

她曾坦言自己并非完美之辈,承认存在不足之处,也难免流露情感上的脆弱,和众人并无二致。她从不刻意隐藏自己的不足,然而内心却蕴藏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足以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中游刃有余。

这种“混沌”正是马伊琍魅力所在。

她可以高高在上的同时,又赤裸裸暴露自己的人性。

她处理婚姻事务时态度淡泊,能够保护孩子们不受伤害,同时她在职业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表演能力,作品数量一直很丰富。

或许用“混沌中的圣人”来形容马伊琍更恰当些。

而姚笛依旧在“周一见”的阴影下挣扎,无人问津。

这确实是上天对恪守本分且富有见识之人的最佳奖赏与肯定。

结语

马伊琍肯定真爱文章,要不不至于挽回还扶持他。

姚笛必定真心喜欢文章,否则一个尚未结婚且事业上升期的女艺人不会在公开场合如此亲密地被镜头捕捉到。

文章肯定喜欢过马伊俐,大概也喜欢过姚笛。

但他对马伊琍不负责,对姚笛他也没担当。

真爱什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些人跟老婆过了一辈子,死前告诉子女真爱是初中女神。

她或许会认为你X的XX,与自己年轻时长相厮守有何关联,真爱她怎会容许他人恩爱终生,并且生育众多后代?

所以感情这条路,山高水远,全凭自己的良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