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段子手的独特魅力,点赞之外还能收获啥?

2025-09-27 -

华为最新款手机中,阿拉斯加地区被错误地划归到了俄罗斯境内,美国方面提出交涉后,对方依然拒绝修正这一错误,众多民众因此开始抵制华为产品,呼吁大家不要购买,声称不参与抵制的人不是真正的美国人。

一个钟头过后,他收获了114份点赞,两天之后,那个帖子收获了7037个点赞。

那位号称“全国顶尖幽默大师”的知乎网友小约翰,身长1米83,是个来自北方的壮实男性,他在该平台上拥有34271位关注者,他发起过诸如“哪位男星在2016年表演水平最为逊色”之类的讨论,也提出过“倘若让你们重新命名四大经典文学著作,你们会选用哪些称谓”之类的议题小约翰的应答覆盖了电影电视、过去事件、书本故事、日常事务等众多方面,部分应答能赢得成千上万的喜爱,另一些应答甚至还能引起新闻界的兴趣,变成媒体报道的话题。

有说法称“倘若在知乎毫无评价,便算不得走红”,这恰是小约翰于知乎当前境况的写照,缘于知乎上确有提问探讨“该怎样看待部分用户凭借机敏戏言创作段子而声名鹊起的情况,譬如知乎用户小约翰?”他的走红并非源自知乎普遍推崇的“专业型”影响力,而是得益于发布诙谐短文所收获的瞩目。

小约翰原本并不打算当段子手。刚上知乎时,他除了看别人的回答,也会很认真地回答问题,大多是关于政治、历史这类他感兴趣的话题。他通过发挥自己的思考、整理和归纳能力,最终形成答案内容。但最初他在知乎上认真写的几篇长文都没有获得关注,就算现在出名了,也很少有人回去读这些答案,至今点赞数还是零。

每个知乎“素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缺乏扎实专业基础或特殊技能的知乎用户,其内容呈现效果等同于在微博上简单发声,尽管平台与技术看似赋予所有人平等发声机会,但“素人”的见解犹如在广场上低声细语,唯有“大V”的言论才似手持扩音设备般响亮地传遍大众耳畔。

怎样在知乎上从普通人变成知名博主,每个人的成功方法都不一样。在小约翰看来,核心原则可以概括为两条:把握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话题。要具体说明的话,就是要找到一个既容易引起人们兴趣,又没有太多人回答的问题,然后认真进行解答,这样才有可能被更多人注意到。

每个在公共平台表达意见的人,可能都怀揣着渴望“被关注”的愿望,要不然,他们完全可以把想法记录在个人的私密文档里。然而,能否“被关注”,在某种层面上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实力。有些人依靠后天努力,通过钻研专业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在知乎上发布类似学术论文的回答,以至于读者时常感到难以全部读完或完全理解内容,却仍然要滑动到文章末尾,为作者投上一票以表达敬意。这种笑话并非如此,它往往是一种天分。小约翰来自黑土地,很早就有了东北式的诙谐。他并不排斥这种地域特色,在内蒙古上大学时,他更加坚信这一点,他说其他地方的人不太会开玩笑,很多文化上的笑点,只有东北人能懂,比如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里,他取笑小沈阳说“你走什么道?”你上炕都费劲’这样的包袱大概只有东北人懂。”

小约翰除了在知乎上活跃,还经常在“全民K歌”平台分享自己弹唱的作品。他一边拨动吉他弦,一边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演绎歌曲,声音时而低沉,时而苍凉,总能精准传达乐曲的意境。偶尔,他也会像多愁善感的歌者那样,低声吟唱起“岁月无情,故人何处,我们各自,走向远方……”

红色,如今象征财富与地位。小约翰拥有纯真面容,兼具精湛技艺和丰富谈资,这些特质让他具备成为网络红人的潜质。有人问他是否渴望走红,建议他精心打造形象正式出道,甚至提醒他有些红人毫无专长也敢直播,劝他不妨尝试。无论怎样追问或激励,小约翰始终只有同一句话:一个平凡学生无需包装,也不想成为网络红人。

归根结底,他只是个普通的政治系大二生,手头拮据。在聚集众多年轻人的知乎平台,活跃着不少广告客户,某个品牌的化妆品怎么样?天猫商城里有哪些诱人的小零食?用户回答问题获得点赞可以变现,吸引粉丝也能赚取收益,知乎上各式各样的软性推广和硬性广告层出不穷。甲方和乙方相互配合,一方出资,一方展示才华,赚钱的门路摆在眼前,但小约翰至今未能成功促成任何一笔交易。

有家企业找上门,报价3000块钱,打算让他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打广告。小约翰当时特别兴奋,觉得马上就要赚到人生第一个大钱了。可对方让他回答“海尔电器曾经怎样让您的日子更方便?”小约翰觉得这种问题就是赤裸裸地灌广告,而且非常没底线。他非常看重那些通过努力积累起来的关注者,并且清楚人们关注他并非仅仅是为了看到商业推广内容。尽管如此,小约翰也坦诚,如果有一些不损害原则的温和宣传,他是愿意参与的,毕竟他是个学生,确实需要用钱。

网络中,小约翰以擅长讲笑话著称;现实生活中,他是同学们欢乐的源泉,高中朋友们觉得,他比在知乎上互动时更能让人开怀大笑。几乎没有哪种坏心情能让他沮丧,就算偶尔有,他看看自己之前在知乎上写的回答也会被逗得开心起来。

小约翰觉得,段子对生活没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不过是种消遣方式,有空时看看,出点小聪明,没空也无所谓,不会挂念。

当然,现实生活依然充满不确定的前景,小约翰对此感到迷茫。对于毕业后的日子,他目前打算遵循一条普遍的路径:先继续深造,再开始职业生涯。在职业选择上,他渴望从事与文字创作有关的工作,然而,政治学专业的背景让他对自己的选择犹豫不决,不知是否真能找到心仪的岗位。他时常反问自己,当初为何没有选择新闻专业,心想“或许那样就能成为一名记者”。

讨论起这些议题时显得有些困惑和烦闷,他同时还会耍个滑头,说自己的专业并非新闻,单位招聘时若问及是否发表过文章,有人回答出版过著作,他则向面试者表明自己擅长耍滑头,对方大概就会让他离开。

说笑话的人小约翰,那些笑话既不适合放在履历里,也无法影响社会现实。听他讲笑话,大家会开心五秒钟,欢乐过后很快就会忘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