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官方认证段子手,竟教你这般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不仅有才华,毕导还有“颜值”。图片来自本人微博
那么这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清华博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怎样变成一个以科学为素材的幽默讲述者?为此,紫牛新闻记者近期对他进行了访问。
“老板,您家里的肉菜有没有不辣的?”
“我们的肉都炒得很熟,绝对没有blood。”
说这个冷段子的@毕导THU,来自清华大学。
清华五道口是个人才汇聚的场所,不乏知识渊博的学者,然而同时具备卓越才智、风趣谈吐、出众外貌以及网络知名度的清华博士,却是相当难寻的。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一位博士生毕啸天,他的名字带有武侠色彩,是一位长相清秀的年轻人,在许多粉丝心目中,他被视为如同神明般的人物,曾经担任过两年的辅导员,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毕导。
倘若那些冷笑话没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那么你必定留意到近日新浪微博热搜榜上的那个讨论“地上的薯片能否拾起食用”的帖子。
毕导非常严肃地,通过高等数学的方法,证实了地上掉落的薯片,依然可以拾取并食用。
毕导的原话
我画了一张的图,这张图模拟了一个薯片掉在地上的样子。
薯片通常呈现弯曲的形状,多数时候是弧形,偶尔也能见到类似马鞍的构造,但大体上还是弯曲的形态。
一个曲面搁在一个平面之上,它属于何种接触方式呢?这是一种切线接触,切线接触意味着两个表面仅沿一条线交汇,这条线在平面上的面积积分结果如何呢?其面积数值为零。
所以我们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一个薯片掉在地上脏了吗?脏了。
脏了多少呢?脏了一根线。
一根线的面积是多少呢?等于零。
所以没脏。
他当时表示质疑,说你不对劲。他认为那个薯片掉在地上,未必是那个样子,也许会颠倒着掉下来。
我倒过来看也没问题,画好的图你拿去。哪怕你把它竖直地插在土里,那连接的部分就会从两个地方变成一个地方。
一条线段,两个端点,一个点,它们的范围都是没有大小。因此,我归纳了这个概念,称作接触可吞定理。
也就是说对于薯片这样子的东西,不管怎么样,都是可以吃的。
这件事成了毕啸天的代表性言论,并且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惊讶,是不是感到十分意外!
12月16日毕啸天通过微博表示:自己创作了很长时间的科学类幽默内容,却没想到因为一个两年前的旧话题意外登上了热门搜索榜。当他看到网友们就薯片如何滚动、掉落位置等细节展开激烈讨论时,产生了三点体会。
我的这些笑话脱离了前后文,单独拎出其中一小段,别人就完全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了。
2、一本正经地讨论胡说八道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3、各位get到所有笑点的老粉们真的挺不容易的……
“微信抢红包理论”就是他提出的
提及毕啸天那套看似严肃实则荒谬的理论,最出名的莫过于《微信红包先拿和后拿差别竟然如此明显》这篇文章了,许多使用微信的人都在社交圈里见过这篇文章被大量分享,而且不少人真的按照文中那个所谓的“微信红包抢法”去尝试过,希望能拿到最多的钱
提及那篇年初春节期间发布的爆款文章,毕啸天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在文章走红之际他就已预见到。该文章构思始于去年11月,发布日期是2017年1月26日,即除夕日前夜,那时正是大家关注抢红包技巧的时机。
这个实验操作起来十分容易,我仅用了四部手机,持续不断地发送红包,接着运用“抽屉原理”,若有N个人参与抢夺N+1分钱的红包,那么其中必定有人能抢到2分钱,其余参与者则各得1分钱,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最后抢到红包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紫牛新闻记者询问这个实验结果是否真的有效,毕导回应说,这仅是一种现象,实际应用效果无法确保。他只是注意到一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并借助有趣的实验来阐释。
喝了20斤珍珠奶茶,得出“神结论”
毕啸天最近写了一篇题目为《喝完20斤珍珠奶茶后,我终于找到了不留珍珠的喝法》的文章。
毕啸天采购了京城声名在外的七家饮品店的大杯珍珠饮品,逐一记录了每家的饮品容量和珍珠数量,每家店铺各取三杯计算平均值,并且全部饮尽。实验期间严格调控了杯型尺寸、吸管规格、吸吮力度这三个对珍珠摄取速率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最终得出的惊人发现是,要想高效地享用珍珠,务必采用“小杯快速吸取”的方式。
毕啸天讲述,他这个惯于独自构思段子的人,在11月终于遇到了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些人彼此之前并不相识,颇似网络上的奇妙缘分。他们通常在线下进行合作,毕竟创作段子需要高度集中的创意,线上交流效果欠佳。
关于将来是否持续创作笑料的问题,引起众人关注,毕啸天表示,眼下他仍充满创作热情,未来或许会一直创作下去。
学校老师“官方认证”的段子手
谈及他如今被称作“科学段子手”的这个称号,毕啸天表示自己可以坦然认领,2015年8月,他创建了个人微博账号@毕导THU,简介描述为一位渴望成为段子手的清华化工辅导员,但他认为这个“段子手”的定位更像是他人格特质的归纳,是对他自身行为模式的提炼
他表达了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句话的喜爱之情,并且说明自己讲述笑话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到愉悦。紧接着,在第二年,毕啸天在微信上增设了名为“毕导”的官方账号。
这个外号最初是因某次正式活动而广为人知的。毕啸天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事情发生在2015年12月31日,当时学校举办跨年晚会。晚会期间,教师们找到他,请他负责主持一个颁奖环节。老师特别强调仪式要充满趣味性。于是他决定采用讲笑话的方式来主持,现场效果相当不错。
“下台的时候,老师评价说那段表演相当不错,这算是得到了权威的认可了。从那时起,同事们纷纷开始称呼我为擅长幽默表达的能手。”
现实中是个略带
羞涩的工科男生
毕啸天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他的博士课题是关于膜分离的,通俗来讲就是对水进行筛选。他表示科研工作与创作笑话最大的不同在于,创作笑话确实比科研工作容易得多。一个笑话最多只需一两天就能完成,而且依据笑话进行的验证都是切实可行的。
科研工作或许需要投入一个学期乃至更长时间的精力,然而在最终你会发现,历经多次挫折之后,你所探索的实验课题很可能别人早已涉足其中。
毕啸天在现实生活中自认是个内向的个体。当他初次运营公众号时,同样表现得较为拘谨,拒绝公开露面。然而,随着他开始出现在镜头前,意外地收获了一批专门关注其外貌的粉丝。如今,在他的全部支持者中,女性占了将近六成。
高中数学老师的
一节课让他难忘
毕啸天对自己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至今难忘。
毕啸天来自甘肃老家,他的高中生涯在浙江萧山中学度过,自幼便对数理科目展现出非凡的理解力,刚拿到高一的课本,他便迫不及待地逐字逐句通读了一遍数学教材。
不过高一的数学教师王德明在开课之初讲解了数学的原理,向我们介绍了十九世纪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的二十三个数学难题,并且向我们细致说明数学具有实际用途、数学逻辑严谨、数学充满趣味,从而塑造了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知,我非常感谢老师,使我实现了知识的由局部到整体的拓展,开始涉猎一个学科,这对我的未来学习也大有裨益。
大学二年级的假期期间,我特意前往学校拜访了某位教授,当时还与王德明教授有过交流,后来我在一个问答平台上留言,提及了这位老师,教授还特意给我留言,表示很荣幸能够成为我美好经历的组成部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