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边笑到飙泪,一边死死抓住ta的手,这是吵架?
“别动我痒痒肉!
”你一边笑到飙泪,一边死死抓住ta的手——这叫吵架吗?
不,这叫撒糖。
人们常以为,增进感情需要烛光晚餐和贵重赠品,但事实上,多数人最珍贵的情感印记在于:同床时轻抚彼此,争抢被褥时碰到对方发丝,假装恼怒将人按住并挠痒痒。
心理学家把这堆小动作塞进一个大词——“可爱侵犯”。
外表看似攻击性,实际上是由于情感过于强烈,但表达方式匮乏,因而选择了肢体动作来宣泄。
别怕幼稚,大脑已经先投赞成票。
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观察到,当双方嬉戏打闹时,伏隔核区域会瞬间异常活跃,催产素水平急剧攀升,这表明双方的大脑在潜意识层面达成默契,其速度远非口头承诺可比。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两个家伙玩耍时配合得越是默契,他们的心情起伏就越加一致,就算是发生争执或者冷战,所需的时间也比常人要少半个钟头。
不同地区情侣需留意,一个特殊情况:西方伴侣拍打对方臀部被视为平常,而东方年长者或许会因此指责行为失当。
这不是教养问题,是文化预设高低不同。
见面时先问一句“你是否愿意让我突然拿走你的手机”,就能避免之后三天不断道歉。
力度也分男女?
别信段子。
科学表明女性对痛苦反应更为强烈,然而她们承受的痛楚往往源于内心的骄傲,轻微按压手臂尚可接受,一旦触及腰部便会立刻爆发。
男孩却不一样,即使脖颈被掐出紫痕也毫无察觉,可一旦头发遭人胡乱抓挠就立刻烦躁——他们的占有欲远胜于对疼痛的感知。
关键在于事先沟通“身体界限”,明确敏感区域,这样事后弥补远远不够。
吵架后谁先低头?
试试用打闹破局。
心理专家通过唾液检测皮质醇含量,了解到当两个个体关系破裂时,若进行一番互相推搡的嬉闹,紧张情绪指标会在半小时内削减四成。
不是刻意伪装愉悦,而是肢体先舒缓,心境随之缓和,那句歉意之词才会自然道出。
异地恋怎么办?
VR抱一抱、共享小游戏,能骗过眼睛,却骗不过皮肤。
研究人员让相隔两地的恋人穿上体感服装,通过远程触碰产生0.2秒的传输滞后,他们的快乐指数因此略有下降。
最终想法:如果有机会就见面,经济条件不允许就积累年假,不要让“相聚”变成屏幕里的光点。
最后一句话,别端着。
成年人的恋爱最怕“相敬如宾”,肯互扔枕头的关系,才算活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