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三名朝鲜特工横穿半个韩国,韩军围剿为何一无所获?
听闻笔者先前接连撰写的几篇文章,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询问,为何笔下内容多是朝鲜间谍执行暗杀任务的故事,是否可以讲述一些间谍们展现风采、赢得荣誉的情节?笔者此次要讲述的1978年广川邑特务潜入事件,便是一个突出的案例,当时为了拦截从广川邑登陆的三名朝鲜特务,韩国当局出动了由正规军、治安队和后备役人员组成的二十万大军,最终却毫无战果。
《东亚日报》关于广川邑特工渗透事件的报道
广川邑属于韩国忠清南道洪城郡管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是西海岸五岛的水产品以及大陆的农产品进行交易和转运的重要地点,那时候广川邑的商业非常兴盛,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那就是不要在广川展示自己的财富。1978年11月4日晚上七点左右,三名朝鲜特务从广川邑海岸登陆,接着他们移动到广川邑萨岩里马峰山脚的某个山谷,在那里隐蔽了三天两夜。马峰山是广川邑内一座不高的小山丘,从山上可以清楚望见附近的美军雷达设施,是个适合侦察军事目标的地点。
那会儿有五六个上初二韩国学生,他们不想去上学,嘴上跟家里说去了学校,实际上却藏在马峰山玩牌。朝鲜特工碰见这些学生,就对他们谎称自己是广川商业高中毕业生,在韩国中央情报局任职,现在此地执行监听任务韩国学子们竟然被这些言辞蒙蔽了,不仅替特工们采购酒水拉面,也和他们一同玩牌,一同放声歌唱跳舞……
特工们一直隐藏到11月7日,三名上山采木的女子也注意到了他们,因为这些人年纪偏大不容易欺骗,特工们就恐吓说:“这片区域正在进行机密军事行动,你们最好不要来此砍柴。”女人们听后十分恼火,反问道:“你们既不是这座山的管事人,也不是山下农田的拥有者,凭什么命令我们不要来?”那日午后两点半,三位女性再度前往马峰山采伐木料,朝鲜间谍担忧自身行踪败露,于是将另外两个女人杀害了。
得到消息,遇难的有一位名叫车泰顺的女士,她今年41岁,还有一位李贞顺女士,年仅30岁,两人都是广川邑广川里土生土长的人。另有一位侥幸活下来的女性表示:当时她正在山中砍木头,忽然听见一声惨叫,起初以为她们是被森林管理人员捉住了,于是独自一人匆忙跑回了家。该名女性回到住处,发现车女士与李女士直至天色已晚仍未归来,于是于当晚九点半,委托担任保安工作的儿子向相关机构进行了报告。
那天晚上十点左右,警方在马峰山找到了车女士和李女士的遗体,现场情形极其凄惨,两位女性的胸腹部位都遭受了刀子的凶狠攻击,衣物也被完全脱掉,面部还留有疑似钝器造成的损伤,作案者将尸体埋入山中的一个浅坑,并用松树枝覆盖进行掩饰。起初,当局并未将两人的死亡与朝鲜间谍活动挂钩,负责调查的当地警察局黄局长判断这是出于私人恩怨的凶杀案,但由于受害者是两个人,警方还是调集了驻地军队和后备役人员一同进山搜寻。
马峰山山谷
次日清晨,在马峰山峡谷里,执行搜山任务的韩军战士陆续寻获了属于朝鲜间谍的若干私人物件,诸如短刃套、若干衣物、压缩食品、一台相机及一个长焦镜头,由此推断出凶手极有可能是朝鲜间谍,并判断对方人数大约为三人,随即忠清南道全域被宣布启动紧急应对措施。可是韩军反间谍总部在利用无线电传递情报时,竟然用的是明码,朝鲜通过监听韩军电波,迅速摸清了他们的布防情形和行动轨迹,又把这些情报转给了三位特工人员。
11月11日当天下午5时左右,忠清南道青阳郡云谷面厚德里有位82岁男性名叫明济春,他正在山里捡拾松针与松枝,途中与三名正往北行走的朝鲜间谍相遇,其中一人试图拽住老者的衣领,要把他拉进山林,老者事后表示自己当时有种直觉,若被对方带到山坳深处,肯定性命难保,毕竟山里天色暗沉后视线会变得很模糊明老汉因为攀爬山岭十分不易,便寻了个时机折返原路,随后向青阳郡的公安部门进行了通报,后来韩国方面又赠予他一套崭新的厨具,以此作为对其行为的表彰。
11月15日傍晚六点半前后,三位朝鲜特务抵达忠清南道公州市四谷面新英里,碰见一名正在值班的民防队员,名叫李在华,该男子39岁,本是为了村里预备役军人开会而出门买蜡烛,却就此失联,再未归返。后来从朝鲜间谍的笔记本中找到的行动记录表明,李在华是在走一条小径的时候,偶然碰上了一个朝鲜间谍,对方伪装成韩国间谍,跟他攀谈起来,在摸清了周边的情况之后,突然掏出刀子把他给杀害了。
次日上午10点过后,李在华的母亲向警方反映情况,警方随即组织人员进山搜寻,最终在一处山谷内找到了李在华的遗体,此前在马峰山发现的另外两具遗体也是同样被埋藏的,李在华的遗体所处的坑洞里,覆盖着岩石、泥土以及落叶,以此作为掩饰手段,在距离埋尸地点大约100米远的田野中,还发现了李在华留下的血迹,推测朝鲜特工是在该处实施犯罪行为,随后才将遗体搬运到坑内藏匿。事实上,15日晚上20时左右,另名值班的韩军预备役人员也看到有两名朝鲜间谍现身,随后他立刻躲藏起来,并且没有立刻报警。
11月22日傍晚六点光景,三名朝鲜间谍已抵达京畿道平泽市区,公然购得车票,搭乘了开往北方的列车。当晚七点钟数,他们在屏店站下车,因肚子饿,就近去了家面包铺买了些面包充饥。根据特工手记中记录的任务日志可知,朝鲜间谍在离开面包铺的途中遭遇两名当地居民,将其中一人杀害,另一人则释放了,但是,令人费解的是,韩国警方并未收到任何平民遭遇凶案的报案,而被放走的那位平民也未向当局报告此事,这一情况始终是整个事件里一个未解之谜。
《朝鲜日报》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
11月23日傍晚六时左右,三名朝鲜特务抵达京畿道华城郡乌山邑梁山里的山岭处,又谋害了目睹他们宿营的当地二十岁男子宋仲燮(송중섭)。当天午夜时分,宋仲燮的父亲向公安机关报案,直到第二天早晨,警方才在山麓地带寻获宋仲燮的遗骸,与前两次事件相似,遗体同样被掩埋在坑中,并用落叶进行伪装处理。在发现藏尸地点时,可以看到朝鲜间谍切白菜、烹煮米饭的迹象,这些细节反映出他们非常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显而易见,朝鲜特务们的最终去向需从陆地经过停战分界线回到朝鲜境内,为了拦截他们北进,11月24日上午7点40分前后,韩军空运部队和首都部队的六个支队在南阳-安阳以及半月-始兴地段设置了双重阻碍防线11月25日那天,下午18点05分光景,潜藏在安阳苏里山的韩军空输第3特战旅第5中队伞兵们,终于听到了朝鲜特工靠近的动静,他们本想等特工们靠得更近些再发起攻击,可中队负责人却以天色已暗视线不佳为由,突然向空中发射了一枚信号弹。
瞬间,伏击点四周豁然开朗,亮如白昼,伞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晃得睁不开眼,根本无法瞄准朝鲜特务,而察觉到行踪败露的特务们立刻掉头就跑,一溜烟消失在密林之中,紧接着,从空中坠落的信号弹残骸点燃了森林,火势迅速蔓延,韩军中队长见状,生怕大火伤及无辜,只得叫停追捕行动,让部下们先去扑灭山火。事情发生后,队长将情况告知了旅团长,旅团长认为此事非常不光彩,于是暂时没有向更高层反映。
过了一些天,一名森林守护者于苏里山区域拾获了朝鲜间谍遗落的记事簿,韩国军事情报部门才察觉到朝鲜间谍曾经潜入此地。11月27日,三名义士途经京畿道安养市,在汉城市冠岳区冠岳山搭建营地歇息,同时与朝鲜方面展开了一次短波通讯。11月28日凌晨时分,特工们精心伪装一番,从冠岳山下来,途经汉城大学校园,来到学校前公交站附近的超市,他们买了面包、牛奶和罐头食品,又各自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乌冬面,售货员误以为他们是参与行动的韩军人员,因此没敢多问什么。
11月29日晚上21点50分前后,有三名朝鲜间谍正在穿越富平6号国道,被值班的韩军岗哨发现,岗哨朝天开枪发出警告,发现这三名间谍立刻转身逃跑,岗哨也立刻开始追击,但在追捕过程中却发生了误判,把三名在附近水坝饮酒的普通民众错认为间谍并加以逮捕,从而浪费了十分关键的追捕时间。过一会儿哨兵指挥官觉得非常没面子,就以哨兵“出现了错觉”为由,命令终止了追捕行动。
三名朝鲜特工北上穿越封锁线路线
12月3日晚上20点5分前后,位于京畿道金浦市甘井里的三名朝鲜间谍,碰上了两名正在值勤的预备役士兵,分别是32岁的宋福成上尉以及27岁的刘重根,这两名预备役士兵立刻占据了有利位置,不过由于间谍们跑得飞快,他们仅仅朝着间谍逃窜的方向发射了几发子弹作为警示。后来抵达的韩军第33师团增援部队以及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在没有实地查证的情况下,又得出了“预备役人员是饮用烈酒后出现幻象”的判断,因此又错失了追捕特工的极好时机。
12月4日,三名朝鲜特工抵达了返回朝鲜前的最后一道封锁地带——金浦半岛海岸,韩军海军陆战队第2旅团和空输第1特战旅团的一个大队被安排在此地,海军陆战队正就是否应该进入内地执行搜剿任务与陆军发生争执,空输部队又因兵力不足无法覆盖整个区域,导致三名朝鲜特工在当晚22时左右成功突破封锁线,与早已等候在海岸的两名人民军交通员顺利碰头,他们接着通过潜水方式沿汉江逆流而上,最终成功回到了朝鲜境内。
到12月5日早上7点光景,韩军空中机动部队才在海岸线上找到朝鲜特工遗弃的物件,有个笔记本和一双军靴。那本笔记本记录了朝鲜特工从登陆到返回的三十多天活动细节,里面说他们之所以能突破韩军重重阻拦来到此地,是由于那段时间里和朝鲜方面有三十多次无线电沟通。这本日记本的具体下落,不管是有人蓄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韩国当局便以此为线索,开始追责朝鲜间谍活动涉及区域的安保责任人渎职问题,导致许多涉案人员怨声载道。
这趟为期31天的潜入任务里,三个朝鲜间谍分别搭乘公共汽车、火车或步行,共计行进230公里,途经韩国半壁江山,不仅获取了广川邑美军雷达站的影像资料,还探查了韩军空运第五、第九特种作战部队的营地以及大宇集团的制造设施。尽管途中多次与韩军巡逻队发生对峙,他们还是最终平安抵达了朝鲜境内。当时韩军调集了约两万七千名常备军人,其中包括三个师团和五个空运旅团,同时征用了忠清南道和京畿道的警察力量以及十八万名预备役部队,合力进行清剿,但最终却毫无进展,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参与封锁海岸线的韩海军陆战队
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广川邑特工渗透事件发生四年后,即1982年2月某日,一个在山上采挖葛根的韩国乡村少年,于马峰山附近的广川邑凤华山某处坡地上,发现了当年四名朝鲜特工所埋藏的备用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运动鞋、绷带,以及用塑料包好的米饭等。韩国情报部门推测,这很可能是特工们事先制定的备用逃生计划:万一往北突破封锁路线失败,他们会转头返回广川邑,然后另寻机会从海上撤离。这一判断表明,这三名朝鲜特工的行事部署必定是周密构思的,并非鲁莽行事所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