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竟然淘到一本超有趣的笑话书
郁土
午休时去了中山公园走走,在华阳路拐弯的地方发现一家旧书摊,那里有本《日本笑话选》(川崎大治编,王汉山译,安徽文艺社1984年12月出版),标价2元,但我身上只有一张100元钞票,只好到马路对面的超市买了盒13块8毛钱的摩卡咖啡,用找零的钱把书买了,这已经是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了,之前是两本旧书只要3元,为了付书钱不得不买这盒咖啡,这也算是个趣事吧。抵达公园,寻一处幽静之地安坐,急不可耐地展开那本书阅读,上方,细小的树花纷纷扬扬飘落,香气四溢,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已悄然流逝,书页也翻过了一大半,当夜便将全书读完。
通过阅读《序言》,可以了解到这本书是在1968年首次在日本出版,书中收录的是日本江户时代,也就是1603年到1867年间的笑话,时间上大致对应中国的明末至清朝同治年间。在此之前,我也阅读过一些中国的笑话书籍,例如《笑府》、《笑林广记》以及《明清笑话四种》等。这本书收录了8个故事,它们源自我国古代的笑话,例如《我不见了》就借鉴了明代赵南星《笑赞》中的《和尚》。尽管如此,这些在日本列岛上形成的笑话,仍然具备其特有的风味。与中国古代的笑话相比,它们没有嘲弄身体有缺陷的人,如聋哑或近视等,而且大多数笑话都透露出几分温情。
如《再敲就放心了》,说的是两位长者于亭中对弈,一名持刀的游侠在一旁观看并评论,其中一位长者实在无法忍受,便轻轻敲了敲他的头,游侠立刻沉默着退去,长者因此忧虑会招致麻烦,接着:
两位长者正谈论着,先前那个流民又出现了。他们抬头观察,发现对方头上套着一件铁制头盔。
那个游荡的人直接挨着老者坐下,用手指着棋盘说道:这次不论你敲多少下,我也心满意足了。来,现在开始吧,现在开始吧!
冒犯持有长刀的游侠必定会引来灾祸,两位长者因此感到忧虑,然而这个游侠却表现得十分执着并且讨人喜欢。
《小偷请客》 讲述了一名夜贼通过隔壁墙上的破口潜入室内行窃,被屋主男性主人当场抓住,手指被牢牢控制,心怀善意的男主人还是让妻子取来两百文钱交给贼,并在训诫他一番之后将他释放,结果:
但是,没过多久,走动时发出的声响再次出现。同时,又有一只手从那个孔洞里伸了进来。
“你这个人,简直不知羞耻……”男主人来到隔断前,气得破口大骂。
少量粗粮点心,请分给孩子们品尝。只是往后还望多多关照。小偷说着,递进一个纸包。
这个小偷真是太讨人喜欢了。这个笑话让我联想到东汉时期陈寔遇到过的“梁上君子”的典故。当时陈寔察觉到屋梁上有个人偷东西,于是把全家人都叫来训导了一番。那个小偷听了之后深受触动,从梁上下来了。最后的结果是“留下两匹绢作为酬谢。从那以后整个县里就再也没有偷窃事件了”,虽然这个方法效果显著,但说教意味太重,终究不如这个笑话的结局那样令人感到温暖。
《妻子的幽灵》 描述了一位丧偶男子,在用餐期间遇见了着白衣、面容惨白的亡妻。
“很久没见到你,我想见见你呢……”幽灵回答说。
那个男子仍然握着饭勺,目光紧锁着妻子,问道:既然是游魂,理应趁着黑夜现身。然而此刻正值日间,你为何现身呢?
那东西一听,眼眶发红地讲:你那样说太简单了,夜晚一片漆黑,我感到非常恐惧啊
真是位腼腆又讨喜的鬼魂。我们老祖宗编造的鬼怪传说数不胜数,可是在白天现身,又这么楚楚可怜的鬼魂,实在一个都没有见过。
在《日本麻雀》这部作品中,一位商人历经艰辛购得六只极为难得的中国麻雀,打算将它们进献给王公贵族,为了凑齐寓意吉祥的七只数量,便又添入了一只日本麻雀
这真是难得的宝物。他精神旺盛,专注地逐个审视,发现其中混入了异国品种,不禁疑惑询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明是来自华夏的雀鸟,怎么会有东瀛的同类混在其中。
那商人听得目瞪口呆,吓得身体不住地颤抖。就在此刻,那只日本麻雀咧开嘴巴表明身份:它说,自己是负责沟通的。
通过这个江户时期的段子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日本人对于中国怀有极大的敬意,就连中国的麻雀也被他们看作比本国的麻雀更为难得。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今日本人的电饭煲反而比中国的更为流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