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答案能离谱到什么程度?老师怒笑:都是天才,我教不了!
家长们又生气又好奇,虽然自家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但也不会得0分。
不久之后,家长终于拿到了孩子的试卷,恍然大悟。
“难怪我考试得了0分,原来是我没有按规矩办事。”
原来,女儿觉得考试题目太难,所以就没有好好答题,而是在试卷上写了一堆给老师的祝福。
最后我还是记住了,并恳求老师给我1分作为对这个错误的补偿。
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呢?然而,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奇怪考试答案在中小学生中已不再是个别现象。
网络上,各种中小学生的稀奇古怪的考试答案纷纷流传,语文、数学、物理,各门学科都成为热门,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有一位小学老师在批改试卷时气得哭笑不得,惊呼:他们都是人才,我教不了他们!
不过,在大家调侃的同时,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总是给你奇怪的答案?
“地理考试也失败了!”
这是一位新任地理老师表达的感受。
如今,她正在批改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张学生试卷,学生们给了她足够的惊喜和意想不到的结果。
问题的答案是“巴拿马运河”,但学生填写的是“巴达斯运河”。
地理老师不服气,又改了下一个,第二个数字也不好,填成了“巴拿马运河”。
看到地理老师生气了,从教多年的张老师赶紧过来安慰。
“你才刚刚开始,出现这种记忆错误很正常。”
说完,张老师拿出手机,打开相册,让新来的地理老师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奇怪的答案。
他打开的第一件东西是一张小学道德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答案纸,这是两年前一位当小学老师的朋友寄给他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简答题。
可能这位同学对“简单答案”这个词理解有误,他写的答案很“简单”,甚至是“简洁”。
第一题他一共写了3个单词,后面的题目,总共写了不超过10个单词。
字数少点还好,关键这个学生的答案不切题,而且很奇怪。
第一题,有人问“钢”字是什么字,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有道理,说“钢”字是由部首“铁”和“岗”字组成的。
确实,如果这是一个字体分割问题,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对于以下问题,当被问到“早餐不能吃什么?”时,答案也是同样的道理。
学生的回答是“午餐和晚餐”,的确,晚餐不能吃“早餐和午餐”。
当被问及“罪犯被定罪判刑的根本原因”时,该学生再次说实话,他说“他们被抓了”。
毕竟,抓不到罪犯就等于没被定罪。
如果说前三个问题的答案体现了学生强烈的“脑筋急转弯”思维,那么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则体现出了“懒惰”。
自由女神像当然在美国,泰姬陵还在印度!
地理老师看完这套诡异的答案,真心觉得,相比于这个家伙,自己的学生实在是太认真了,至少他们的记忆确实出现了偏差,而且不是故意的。
然而奇怪的答案还不止于此,还有更奇怪的答案。
张老师手机里的第二本相册,是一套初中数学题答案。
问题问的是“妈妈怎么付文具费?”我们不知道这位学生是理解错了问题还是故意的。
他们只是很随性地写下了“支付宝、微信支付”四个字。
在看过别人保存的奇葩答案后,张老师还把自己班上的“羞耻题”拿给地理老师看。
张老师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兼任七年级班主任。
他教过的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答案有些奇怪。
这位同学姓王,是班里出了名的好奇心旺盛的人,就像《火影忍者》里的漩涡鸣人一样,总是喜欢搞恶作剧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在小王众多稀奇古怪的答案中,给张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关赵州桥的那个答案。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作答时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文本材料,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力,画出赵州桥的样子。
当然,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这不是一个艺术问题。
正如张老师所说:只要我能感觉到学生在画桥,我就会给他们分。
所以这道题全班同学几乎都得了分,除了小王。
至于原因,看过他画的人就明白,他画的不是一座桥,而是一堆野草。
至于为什么这样画,小王有自己的解释。
他说:据他所知,赵州桥下有一条河,河边长满了青草,他之所以这样画,是为了凸显赵州桥的意境。
张老师听他这么一说,倒是觉得好笑,开玩笑道:“照你这么说,这道题我要是不给你分,你是不是吃亏了?”
小王点头表示老师说的对,不应该给分。
张老师觉得小王有诚意改正,便问:“明知道不会得分,为什么还那么随便画呢?”
可是小王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张老师有些疑惑。
“我知道艺术是无价的,所以没必要给分。”
看到这么多奇怪的答案,地理老师不禁对现在的中小学生感到一丝“佩服”。
但这个奇怪的答案是何时、为何出现的呢?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张老师心里已经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张老师的记忆中,自己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根本没有这种稀奇古怪的答案。
因为那时网络媒体还不是很发达,生活中的低俗笑话自然较少。
然而2014年以后,随着短视频潮流的兴起,各类低俗笑话层出不穷。
比如“瀑布飞流三千尺,看李白是死是活”、“叽叽叽叽,木兰在打游戏”……
除了对古诗词的魔改之外,他们也没有放过其他领域,比如“《三国演义》为何叫《三国演义》?”
他们说,因为“这三个词有太多故事了”。
至于“《红楼梦》为什么叫《红楼梦》”,他们的回答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关于梦的描写”。
而且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放学后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短视频。
这些网产为了吸引流量,常常会处理很多稀奇古怪、让人震惊的东西。
孩子们会自然地模仿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事物,甚至为了炫耀自己,会故意把这些东西带到考场上。
例如,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在批改月考试卷时遇到了一位网络恶搞大师。
据老师介绍,这名学生是班里出了名的差生,他根本无法解决像这样的困难几何证明问题。
按照他以前的习惯,大概都会留空,但是最近因为沉迷网络梗,他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奇怪的答案。
详情如下:
“元芳,你怎么看?”
“先生,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有蹊跷。”
“嗯,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
“你真是个大神,还没看题目就知道题目难不难。”
看着这场“精彩”的对话,老师的处理方式还是挺幽默的。
他在下面继续谈话。
“元芳,你不用再看了,直接回家吧!”
中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岁至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他们想尝试一切、体验一切、创造一切。
这是人的生理本性,短视频只是火上浇油而已!
其实在此之前一直都有奇怪的答案。比如2010年前后,《小豌豆传奇》、《阿狸》等搞笑漫画十分火爆,很多中小学生争相购买、互相传阅,老师们不得不屡屡封禁才得以阻止。
当时,很多学生非常喜欢漫画,干脆把漫画里的段落写在考卷上。
但那时网络媒体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他们的精彩作品也只能被身边的少数同学看到。
除了漫画以外,追星也是当时的一大特色。
在我们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女孩子总喜欢在教室的墙上挂上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或者海报。
还有很多这样的名字,比如苏有朋,贾乃亮,鹿晗,彭于晏等等。
甚至还有鹿晗的女粉丝,整天假装给鹿晗打电话。
学校里有如此疯狂的追星风潮,类似的怪异考试答案在所难免。
比如,有位苏有朋的女粉丝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首诗是谁说的?话题下,直接说了“苏有朋的粉丝”。
确实,苏有朋如果真的来了,那才是他的粉丝最开心的。
尽管这些答案令人震惊,但它们的含义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由于中小学生不像成年人那样说真话、说假话,他们往往言辞简单,很多奇怪的回答都蕴含着他们的忧虑和想法。
张老师执教生涯中,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学生是一位姓韩的男学生。
这个人生性诚实,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在一次月考中,韩老师在一篇题为《校长,我想对您说一句话》的作文中,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学校现状的看法。
第一个是“食堂能不能多提供点饭菜,味道好点?”
韩老师说的是实话,当时学校规定,学生只能在学校食堂吃饭,而且必须吃死肉。
按理说,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理应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吃的,更何况还要付出很多钱。
然而食堂的饭菜不仅匮乏,而且食材也不好,厨师的厨艺也很一般,这难免让学生们感到不满。
还有一位小学同学姓赵,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感觉生活很无聊。
一位语文老师在演讲中直接写道:“他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他学习刻苦,但最后却瘫痪了。”
当然,有些学生不仅抱怨学校,还抱怨自己的家庭状况。
比如,一位女小学生看到题目中一张年轻女子和爸爸妈妈站成一排的图片,她直接在下面填上了两个字——“情妇”。
除了抱怨之外,爱炫耀自己也是中小学生的天性。
比如有的同学会在试卷上画画,而且画得很精美。
还有一些学生来自贫困家庭,经常用奇怪的答案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之前张老师提到的小王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父母去世的早,他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寻求乐趣,他只能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其实,张老师很早就关注他的情况,后来还多次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我知道你很有天赋,但你的天赋不能只局限于恶作剧。”
张老师知道,这孩子其实很有天赋,只要不误入歧途,将来多半会有所成就。
果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王的成绩很快就名列前茅。
如今他已经大学毕业并在一家大公司从事动画开发。
对于这种怪异答案现象,张先生始终认为“这种现象是时代和自然的共同产物,不值得提倡,但也不应予以谴责”。
当然,这并不适用于那些在试卷上使用脏话、诅咒话的人。
在张先生看来,奇特的背后才是创新。
如果只是一击毙命,孩子的创新能力就会一下子崩塌。
所以像这样的事情,只要多加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他应该做什么。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