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冷笑话2》在想象和梗的世界里寻找搞笑点
《#百万刚坏笑话2#》一如既往的脱线,但故事感觉比第一集干净利落,穿插着石冷一贯的恶搞和情怀。关于世界观的部分很搞笑,最后的大战也带出了这个系列的创作动机:我们不玩复杂的3D,而是用“梗和想象力”创造一个简单的2D世界,简单又搞笑。
关于这个动画,从TV系列到剧场版,是时候用我们的精力去评论了。
我很喜欢《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算是半个粉丝吧。因为第一部电影版,我又回去看了。说实话,每集不到10分钟。午休、吃饭、地铁上都会看几集,跟《万万没想到》系列差不多。但我从来没有为这个系列写过任何文字,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不知道怎么写。
包括这部《十万个冷笑话2》,我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开始动笔的。
制作动画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将国内的一些好的故事、好笑点点,虽然画质不够好,但是足够有创意、足够新颖,让不熟悉动画领域的人都能看懂,更大程度地展现《石冷》乃至中国动画作品的魅力。
基于这个出发点,《石冷》的风格有些杂,从最初的搞笑集锦到后来的哪吒篇、匹诺曹篇、葫芦兄弟篇、末日篇等等,日式风格、吐槽风格、无力下线风格、无节制的恶搞、致敬、穿越大杂烩,甚至还有无厘头,整体风格不是很有营养。
但它确实很有趣。
也是基于创作《石冷》的初衷,这个系列发展到第三季,包含两个电影版,总体来说偏向日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无风格”!
但在这个看似大杂烩的“无风格”里,什么段子恰到好处,什么低俗或清新脱俗,什么段子搞笑脑洞大开,什么吐槽巧妙有力,《时冷》的把握绝对是一流、独树一帜,让这样的“无风格”成为了自己非常独特的一面。这也是我比较喜欢《时冷》的原因,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搞笑”,又能“戳中”要点,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至于电影版的《石冷2》,和第一部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更像是《石冷》系列的起源。故事的主角是我们当时英俊优雅、身为盗贼的福禄大人,以及当时四大天神之一的时空鸡,严肃的南方神拉(Ra,有时也拼作Rah,是古埃及太阳神和至高无上的神),河神小青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老角色,剩下的大概都是新角色,故事完全是原创。
这也是我之前提炼《石冷》创作动机的原因,最初的动机是“有足够创意和新意的好故事、好笑点”,这与《石冷2》的世界观和故事起源不谋而合。我觉得这部影片把《石冷2》的创作动机融入到了电影中,展现了整个系列的世界观,就是“梗和脑洞”。
就像创世魔杖打开的世界一样,严肃地告诉我们,电影世界的起源是“梗”,进入其中就会被吸入“脑洞”,这种带着童真气息的世界观设定,不就是荧幕内外“石冷”系列的起源吗?
小金刚在结尾吸收创世之杖分化为邪恶欲望的化身,并在结尾的“脑洞”中与单纯的原身展开战斗。邪恶之身变成了3D,而原身则逐渐退化为2D平面,甚至变成黑白线描。这是创作者为了致敬系列创作动机而有意为之。在脑洞深处,形成了《十寒》的原画线描。
而且,2D世界与3D恶身的二元对立也代表了系列的初衷,我们不玩复杂的3D,或者玩不起,只是用“玩笑和想象”融合成纯粹的2D世界。轻松、简单、搞笑,仅此而已。
其实纵观《六寒》的两部电影,创作者们正是在这个能让人捧腹大笑的动画世界里寻找灵感。比如第一部电影,吐槽是电影中的能量来源,也代表了整部电影的风格。第二部电影则挖掘了创作者的动机——梗和脑洞,巧妙地将虚拟与现实联系起来。就连里面的广告也是二维和三维的混合,看上去好可爱。
说了这么久,我还是没有告诉大家《十寒2》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故事其实和第一部差不多,都是一场各路人物齐聚的寻宝任务,而且笑料百出。
相比于第一部到处都是吐槽,本片对于笑料的运用其实更像是一部电视剧,应有尽有,致敬与恶搞,《星球大战》的开场字幕,后面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柯南的恶搞(村长好可怜,莫名其妙被卷入交火之中),还有黑帮出身的小金刚挑起人斗志,三神会合,包青天的突然出现,一行人的“目的地”星球等等。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流畅,虽然笑料没有动画系列那么经典,比如李静的“徒手接刀百分之百”,但整体笑料还是比较集中的。也就是说,原版动画系列的笑料用得不多,毕竟是起源故事,不过都换成了可爱的人物和新的笑料,包括雅典娜、雷神狗、少年墨河神、严肃却总是不搭调的时间鸡(手套弹钢琴那一段确实很搞笑),就连最后的“生死离别”也十分有趣。
加上系列一贯的恶搞元素,恶搞圣斗士星矢、龙珠、多啦 A 梦、阿拉丁等著名场景,有点情怀+致敬的感觉。总之,以一种新鲜的方式带来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些笑话没有必要说太多,毕竟就算我在这里列了很久,你还是不会觉得好笑。但你要记住《石冷》系列的精髓。无论是吐槽还是恶搞,无论是日常还是无厘头,它们都围绕着电影内外的世界观这个主题——笑话和想象。
这个梗很新颖,想象力丰富,而且很有趣。
PS,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适合新观众,但老观众一定会喜欢。如果你还没看过这个系列,我强烈建议你看第一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