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独立的故事: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唯一投反对票
资料图:195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江廷富(左)与法国代表埃尔韦·阿尔方德交谈。这次会议上,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蒋介石坚决投了反对票。
1953年,在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宣布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对此进行了痛苦的反思:“虽然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决定是由国民党正式批准的,中央政府并一致同意,我仍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但当时为了确保结果,在外蒙问题上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罪过。的战争,达到立国的目的。”
中俄在蒙古高原的秘密战争
作为一个地理术语,“蒙古”是一个复杂的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相对于内蒙古而言,“外蒙古”指的是蒙古高原的北部地区,不仅包括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还包括俄罗斯的唐努乌梁海地区、贝加尔湖附近和额尔古纳河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科布多地区。这片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曾经是中国领土。
1660年,沙漠中的蒙古准噶尔部落在噶尔丹的带领下进攻外蒙古。外蒙古地区宗教领袖库伦活佛杰布尊丹巴决定归顺清朝。其实那个时候他还是可以选择依靠沙俄的力量,但是库伦活佛显然并不喜欢俄罗斯人。他说:“俄罗斯宗教信仰不同,会把我当外星人,还不如加入黄教复兴的中国土地。”于是,在中国和俄罗斯,黄教得到了弘扬。两国争夺外蒙古的第一次秘密战斗中,沙皇惨败。
然而辛亥年农历新年的炮声却结束了这一切。大清帝国崩溃了,沙皇再次想到了外蒙古这块肥肉。 1911年底,沙俄煽动外蒙古活佛、王公宣布独立。军队包围了驻库伦的蒙古大臣衙门,中国官员被驱逐。 1913年,袁世凯北洋政府与沙俄当局签署《中俄宣言》,规定中俄两国承认外蒙古自治权,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或军队,也不得驻外蒙古。它允许移民。外蒙古号称“自治”,但实际上是在沙俄的控制之下。第二次秘密战斗,中国队失败了。
然而,情况很快就发生了逆转。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皇帝。新当选政府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然而,在外蒙古问题上,苏俄宣称:“外蒙古是一个自由国家”。这意味着外蒙古仍然应该是独立的。
这一含义被外蒙古当局视为不良信号。他们赶紧打电话给北京,表示不要“自治”,要求恢复清朝旧制度。由于外蒙古的“自治”一直依赖沙俄的援助,俄罗斯人突然放手,外蒙古当局无力维持稳定。
这时,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高兴地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权,废除1913年《中俄声明》和1915年《中俄蒙协定》,接管外蒙古。 1919年11月,“中华民国西北边防筹备处”在库伦成立,许树铮率部驻扎外蒙古。孙中山发电报祝贺:“徐(舒政)收复蒙古的功绩比傅介子、陈汤还要多,舆论不可或缺!”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几个月之内,段祺瑞政府下台,许树铮被通缉,中国军队撤出库伦,外蒙古局势再次陷入动荡。 1921年3月19日,同为牧民的苏黑巴托尔、乔巴山领导的蒙古人民党成立“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独立,与蒙古上层王公展开激烈斗争。为了获胜,临时政府向苏联求助。 5月,苏联红军进入蒙古参战。 7月,占领库伦,迫使蒙古王公与蒙古人民党联合建立“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中国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国内军阀混战,边界领土问题没人关心。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大部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该国所对抗的头号侵略者是日本,外蒙古成为了一块“被遗忘”的土地。从1920年代到1940年代,外蒙古成为事实上的苏联卫星国。
雅尔塔三巨头私下分裂入外蒙古
是国民党自己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与苏联谈判解决外蒙问题。 1941年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规定,苏联承认“满洲国”,日本承认“蒙古”。 ”,这两块中国领土成为苏日友好的交换条件。这个消息激怒了中国人民,蒋介石不得不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他指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发表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绝对无效”。
但当二战结束后,决定远东战争胜负的关键一招就落入了斯大林的手中。苏联是否参加对日战争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斯大林提出“维持外蒙古现状”,这意味着苏联将继续控制外蒙古。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表示反对。虽然这是一次没有人代表中国,但却涉及中国利益的会议,但在美、英、苏三大巨头看来,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以什么形式告知中国政府了——罗斯福显然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回到华盛顿后,他告诉中国驻美国大使魏道明,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了维持外蒙古现状的要求——意味着俄罗斯人想要外蒙古,你可以为所欲为。
还没等蒋介石抗议,罗斯福在说出这句话后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 1945年6月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在白宫亲自向国民党外交部长宋子文讲述了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明确表示:“苏联一旦加入对日战争,美国政府只能支持雅尔塔协议。” ”
宋子文非常震惊:“中国政府绝对不同意苏联控制中国东北。”与此同时,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在重庆会见了蒋介石,也提出了苏联对外蒙古以及大连、旅顺等港口的要求。蒋介石认为,如果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可以向苏联提供满洲铁路和港口的使用权,但外蒙古问题需要重新讨论。
谁去和斯大林“进一步讨论”? 1945年6月30日,一架飞机从重庆直飞莫斯科。船上除了宋子文、胡时泽、沉鸿烈、钱昌照等国民政府外事专家外,还有一位与苏联关系特别密切的人——蒋经国。他在苏联学习生活了十二年,还娶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从私人关系上来说,蒋氏家族与斯大林的关系还不错。
国民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机场受到热烈欢迎。此时蒋经国担任“总翻译”。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他描述了莫斯科谈判的生动细节:“我们到达莫斯科,第一次与斯大林见面时,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当正式谈判开始时,他的表情就变得狰狞了。”出现了……”
在莫斯科谈判期间,宋子文不知所措。
斯大林喜欢在晚上召开会议。 6月30日晚,中苏举行首次简短会晤。宋子文首先转达了蒋介石的合作愿望:“孙中山先生留给国民党人的遗产是,中国革命要成功,就必须与苏联联合。我希望我们的会谈能够奠定基础。”为中苏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就像蒋经国一样。在描述中,斯大林一开始非常客气:“过去沙俄政府试图瓜分中国,但现在苏联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绝对可以相互理解。”
两天后正式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变了脸色。蒋经国写道:“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斯大林向宋院长面前扔了一张纸,态度傲慢,行为猥亵。他说:‘你见过这个东西吗?’”
这张纸就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签署的《雅尔塔协定》。宋子文见斯大林开门见山,不客气地说:“蒋总统已经知道这个协议的内容了,我们这次是来讨论这些问题的。”
斯大林说:“你可以谈论问题,但你只能以这个东西为基础。这就是罗斯福签署的。”
宋子文说:“蒋总统几天前已经告诉彼得罗夫大使,外蒙古问题现在还不能解决,我们应该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斯大林说:“别无选择。”
斯大林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别无选择”。在他看来,立足重庆的国民政府必须依靠苏联的军事力量才能对日本造成致命的打击。而且,共军在华北的活动也让蒋介石非常头疼——如果苏联支持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
但摆在宋子文面前的还有更多的问题:日寇还没有被击退,半个中国已经沦为焦土。如果外蒙古割让给苏联,怎么向人民交待?他勇敢地回答斯大林:“任何中国政府如果失去领土都会垮台,为什么苏联一定要得到外蒙古呢?”
“如果军队从外蒙古进攻苏联,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将遭受沉重打击。”斯大林说:“因此,苏联必须保卫外蒙古。”
这句话的寓意非常丰富。如果日本战败,谁会从蒙古进攻苏联?
斯大林进一步表示:“是否承认外蒙古独立也与苏联在中共问题上的立场有关。”
谈判在此陷入僵局。宋子文说:“外蒙问题我个人无权决定,需要请示蒋总统。” “我没有权力决定,你要做什么?”斯大林问道。
蒋经国秘密会见斯大林争论
第二天,宋子文发电报蒋介石,报告了谈判情况,并建议蒋介石考虑以下选择:第一,与苏联结盟,允许苏联驻军外蒙古;第二,对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蒙古拥有独立的军事、内政和外交权力,但与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性质不同。
美国人也密切关注中苏谈判。杜鲁门请国务卿贝尔纳斯向中国政府转达这一信息:“《雅尔塔协定》中对外蒙古地位的解释尚未讨论。美国认为,虽然从法律上讲,外蒙古主权地位属于中国” ,但实际上这一主权并未行使。”
宋子文正是抓住雅尔塔协议中“应维持外蒙古现状”的说法做文章。他坚称,现状是外蒙古的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斯大林明确表示中国应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这两种说法虽然描述了同样的现实,但影响却截然不同。
蒋介石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由于暂时没有达成一致,他发电报蒋经国,请他以个人名义去见斯大林。
蒋经国记得当时他在斯大林官邸说过的话:“我们中国人坚持抗战,就是为了收复失地。今天的日本不但没有战败,反而割让了一大片像外域一样的土地。”蒙古人抗战的意义何在?我们国民一定会指责我们背叛国家。”
由于是私人场合,斯大林也丢掉了很多外交辞令,很直白地对蒋经国说:“你说的有道理,但你要知道,我今天不是求你,而是你向我求。”如果你有实力打败日本,我当然不会说什么,但你没有权力说这些。”
蒋经国说:“你不用担心外蒙古威胁苏联的安全。日本战败后不会再爬起来。只有中国能从外蒙古进攻苏联,但我们可以组建现在中国保证与苏联的友谊至少三十年。”
斯大林摇摇头:“你错了。第一,即使日本战败,这个民族也不会被消灭。如果美国人接管日本,不到五年,日本就会崛起。”
蒋经国说:“如果苏联占领日本怎么办?”
“如果我来负责,只会再推迟五年。”斯大林继续说道:“第二,中国现在没有实力与我们作战,但只要中国统一,你们就会比任何其他国家进步得更快。你说要结盟,我认为你不是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外交官了,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这个条约是不可靠的。”
蒋经国一时无言以对。
斯大林继续说道:“还有第三个原因,即使日本和中国没有能力通过外蒙古进攻苏联,也不意味着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这样做。”
“美国?”蒋经国问道。
“当然。”斯大林没有犹豫。
蒋经国心想,你在雅尔塔与美国人签了合同,占了便宜,但你仍然把美国视为敌人。在你们眼里,中国更是一个潜在的对手。这样的心态实在是没有道理。
中苏签订契约同意外蒙古独立
与斯大林谈话后,蒋经国去见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彼得罗夫还建议中国政府妥协:“外蒙古实际上是独立的,中国政府只需承认既成事实即可。如果中国执意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我们就没办法继续谈了。”
彼得罗夫是对的。直到7月9日双方进行第四轮谈判时,苏联在外蒙古问题上一直表现得很强硬。无奈,宋子文向蒋介石请示后,得到了这样的指示:
中国政府现在愿意用最大的牺牲和诚意,寻求中苏关系的根本解决,消除未来一切可能的争端和不快,取得两国的全面合作,以履行孙中山总理的嘱托。森生前与苏联合作的最大遗产 为了实现领土主权和管理的完整以及国家的真正统一,有三个问题是苏联政府迫切需要给予充分同情的。和援助,并给出具体和坚定的答案。”
蒋介石决定妥协。他提出的三个问题是:第一,为保证东北领土完整,中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大连两个港口,为期二十年,港口和铁路的所有权归苏联所有。归中国所有。其次,阿尔泰山脉是新疆的一部分。第三,苏联只能援助国民党,不能援助共产党。
为了换取这三个条件,蒋介石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在日本战败后同意外蒙古独立,并接受苏联政府的上述条款。”
蒋经国回忆录中对蒋介石的指示有补充说明,即蒋介石“同意外蒙古独立”必须经过全民公投,而且投票必须依据原则三民原则。只有外蒙古公投结果有利于独立,国民政府才能承认。不管怎样,面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斯大林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 1945年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职。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长并代表中方签署该条约。第二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旦条约完成,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可逆转。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全民投票,蒋介石派内务部常务副部长雷法章“观摩”。江告诉雷:“只要观察,不要干涉,不要发表任何评论。”
雷发章后来描述了他“观察”到的投票情况:“这次公投据说是外蒙古人民向世界表达独立愿望的行动,实际上是在政府人员的监督下,并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无论是否通过公开签名支持独立,人民都很难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投票结果显示,49万选民中有98%投票一致支持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唯一投反对票
1949年,蒋介石战败,退守台湾。他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不援助共产党”的承诺感到非常不安。 1952年,蒋介石向联合国提出申诉,指责苏联违约,要求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联合国确认苏联违反了该条约的规定,并裁定该条约无效。
1953年,在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宣布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决定虽然得到了国民党的正式批准,经中央一致同意,我仍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但当时我在外蒙古问题上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以确保结果,赢得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罪行。”
但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无力收复外蒙古了。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该条约还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
1955年8月,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内的18个国家申请加入联合国。这是美国和苏联达成的默契。不过,此时,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合法席位仍然属于台湾当局。蒋介石终于有了“发泄愤怒”的机会。投票前,他坚决表示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
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赶紧写信给蒋介石,建议他不要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你不能投赞成票和弃权票……这对我们双方都很重要。”
蒋介石没有同意艾森豪威尔的建议。眼看投票日期临近,艾森豪威尔再次致信蒋介石,声称如果蒋“滥用否决权,将违背安理会大多数成员的意愿”。这种警告语气激怒了蒋介石。第二天,蒋发表声明,宣布投反对票,他也说到做到——1955年12月13日联合国大会上,由于中国投反对票,蒙古未能加入联合国。希望。
1961年蒙古“入盟”,今年迫于国际压力,特别是在与大陆政府争夺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下,台湾当局妥协,没有参加今年的联大投票。 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
(新浪军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