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 解决手机误触问题了吗?
编辑|阿天明
2015年4月,首款采用双曲面设计的三星S6 Edge以其优美的屏幕曲线让沉闷的国内手机市场大开眼界。随后的S7率先开启了旗舰手机必须采用曲面屏的潮流。从此,双曲面设计成为很多用户判断手机屏幕乃至手机的重要指标。
伴随着全面屏的兴起,手机用户对手机正面的屏占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将屏幕延伸到手机两侧,在计算屏占比时就可以忽略手机左右两侧的边框,这将为手机之战带来巨大优势屏幕与机身的比例数字。因此,近年来,夸张曲面屏设计的手机层出不穷。为了将屏幕向两侧延伸,一些品牌推出了“瀑布屏”的新概念:
所谓瀑布屏,是指手机屏幕向两侧延伸,在机身边缘呈现出瀑布般的曲线。屏幕包裹手机两侧,从而实现正面“ID无边框”的极致观感。但问题是,这些把手机屏幕放在手机侧面的品牌,在实现“双曲面”、“四曲面”、“瀑布屏”等一项又一项营销壮举的同时,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作为用户,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屏幕吗?
瀑布屏是否提升了用户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款“瀑布屏”的优点:将屏幕铺展到手机侧面意味着手机中框可以更好地与手机连接。毕竟之前的中框已经被屏幕占据了。通过从手机右侧滑动到手机左侧,用户的手指可以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这种触感是传统直边框手机无法比拟的。其次,这样的设计确实能够增加手机的屏占比。
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麻烦。首先,考虑到品牌对应用生态几乎没有影响力,大多数第三方应用从未想过主动适配这些瀑布屏手机。当软件和硬件发生冲突时,我们作为用户就会开始受苦。
首先,绝大多数系统不显示保护区的设计。这里的保护区是指界面中不应该显示内容的部分。过去考试中常见的“绑定区域”是保护区的一种。试卷上的封线告诉我们不要在装订区域书写,但曲面屏手机并没有告诉手机软件“瀑布区域一定不能显示”。
在手机的曲面或瀑布区域显示内容可能会导致颜色或文字显示异常。用过曲面屏手机看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见过那些变色、弯曲的字幕。至于更严重的情况,你还记得手机正面道琼斯指数大幅上涨、侧面暴跌的笑话吗?
除了给手机显示带来乐趣之外,曲面屏的设计也给手机的结构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以往的三明治结构直屏手机跌落时,手机的金属边框会直立起来,承受地面的冲击力。但瀑布屏的出现,意味着手机跌落时无论如何落地,屏幕总会受伤。
但我告诉你,无论是显示不完整还是碎屏风险,这些都不是曲面屏给用户带来最直观的麻烦。真正伴随曲面屏出现并延续至今的,是手机品牌最容易解决但却从未关注的问题——误触。
意外接触现象由来已久,并且一直在延续
很多人不知道,防误触功能其实比系统诞生还要早。功能手机时代,大家都发现,当手机放在包里时,会被其他物体“误操作”,比如钱包、钥匙等物品可能会无意中按下手机的按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在使用前需要通过组合键解锁,比如诺基亚用户非常熟悉的“解锁+星号键”。
2007年的出现给手机带来了全新的滑动解锁操作。虽然现在看来滑动解锁是一种保护手机信息的锁屏方式,但按照乔布斯当时的解释,“滑动解锁是一种装不进口袋的锁屏方式。出现,但可以用手指轻松执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滑动解锁本质上是一种防止误触的方式。
但后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滑动解锁根本无法防止误触,因此手机品牌想到了另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传感器预防误触。当手机的光学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有东西覆盖手机屏幕时,它会从软件级别锁定手机。在交互之前,您需要使用特定的组合键来关闭意外触摸防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防误触一直在用心保护用户的屏幕,让用户不会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对手机进行错误的操作。但好景不长,曲面屏出现了。
曲面屏的出现对过去的防误触系统是一个打击:过去防误触系统只需要判断手机是否在口袋里,但现在防误触系统要求手机判断用户是按住屏幕还是操作屏幕。这在技术上给手机防误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好在当时的曲面屏手机曲率有限,手机品牌只需要屏蔽手机最外侧区域(也叫死区、中立区、或者区域)的软件即可。并且不响应该区域的触摸。
不得不承认,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确实有效。就这样,手机在防止误触的情况下平静地度过了一段时间。直到瀑布屏的出现,人们才再次回想起早期被误触所支配的恐惧。
瀑布屏手机巨大的“瀑布显示区域”不再是以前可有可无的显示区域。随着“瀑布”越来越高,一些软件展示区域甚至互动区域被放置在手机的瀑布中。在该地区。这时,防误触系统将面临一个困境:如果严格防止误触,用户将无法从手机两侧操作手机,这将从根本上否定瀑布屏的实际意义。但如果瀑布区域没有被遮挡,过于频繁的误触将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日常体验。
以我为例。作为一名直屏爱好者,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转用了曲面屏的旗舰手机。但由于该品牌没有采取任何防止误触的措施,只提供了最基本的屏幕覆盖选项来防止误触,所以误触现象跟随了我近半个月:
打字时,我的左手拇指会触碰键盘的右下角,删除我刚刚选择的单词;在横向模式拍照时,我的左手会不小心触摸到屏幕的取景区域,导致我单指调节相机曝光程度变成了两指变焦。 ,即使是三脚架的橡胶垫也可能会不小心碰到屏幕边缘的变焦选项。频繁的误触也成为我在短短半个月后立即回到12的主要原因。
13 可以杜绝意外接触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误触显然是你自己的问题”,或者将误触归咎于手机系统。但在我看来,用户和手机系统都不应对误触现象负责。之所以存在误触现象,本质上是因为手机品牌已经在脱离实际的曲面手机屏幕上展开了军备竞赛,为了“优化手感”而“降级了边缘触控体验”。与其设计一个瀑布屏,然后通过软件遮挡瀑布区域,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使用直屏呢?
好在去年采用直边直屏设计的12给手机品牌好好上了一课。考虑到13每隔一年可能不会更换的工业设计以及苹果对国产手机外观设计的影响力,可以预见的是,13推出后,国产品牌有望回归直屏设计。过去的。届时,手机曲面屏所发现的问题,将随着曲面屏在手机进化史上消失。
过去推荐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