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衣锦还乡怕被笑,装一车砖头,乾隆却让换真金白银?
看过《步步惊心》或者《宫锁心玉》的人,应该对“九子夺嫡”略有耳闻。清朝第五位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之所以能坐上龙椅,并非顺理成章。而是经过一番残酷争斗,踩着兄弟们的尸骨才得以登基。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皇位争夺便成了改朝换代中难以避免的环节。雍正皇帝的即位过程,自然也未能幸免。雍正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即位后把第八个弟弟流放到西部边疆,同时把第十四个弟弟拘禁在都城里面。
雍正皇帝执政时获得过诸多称颂,他为清朝后续发展奠定过不少基础,但九子夺嫡留下的痕迹始终难以消除。雍正即位后不久,就有一位官员上书直言,劝说他多与兄弟们交往,同时考虑撤回西北地区的军队。俗话说跟从君主如同伴随猛虎,这位官员敢于如此进言,肯定承担了很大风险,而且他当时官职并不高。果然,有人觉得这位官员的进言是在影射,讽刺雍正不体恤兄弟。幸亏当时的辅佐大臣朱轼出来,替这位说话坦率的大臣说了情,才使他免于受罚。
这位大臣是否真的心存异志?这位名叫孙嘉淦的大臣,是大清享有盛誉的廉洁官员,曾先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职多年。发生前述事情后,雍正皇帝对他敢于直言的勇气表示赞赏,并任命他为国子监司业。孙嘉淦自幼家境拮据,但他勤奋好学,康熙五十二年成功考取进士,从而踏上了仕途之路。孙嘉淦的早年经历似乎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正直的品行,勤恳工作,廉洁奉公。雍正皇帝曾派遣他的弟弟果亲王巡视孙嘉淦的治理区域,果亲王经过考察后,对孙嘉淦的清廉作风十分赞赏,发现他管理的账目清晰无误,一分钱也没有中饱私囊。
如此品行端正、品格纯洁且能力出众的官员,倘若遇到明君,定会得到重用。因此雍正皇帝执政期间,孙嘉淦便受到重用,官职做到工部侍郎,这个级别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副部级官员。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乾隆登基时年仅二十四岁,却统治了六十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即位后,任命孙嘉淦担任吏部侍郎兼左都御史之职。孙嘉淦又向乾隆皇帝坦率进言,点明其“三习一弊”。乾隆即位时,对这位敢于直言的臣子十分器重,格外看重他直率的规劝。因此,孙嘉淦很快被提拔为刑部尚书。在刑部任职期间,他充分施展才能,做了许多实事。他担任刑部尚书期间,始终公正办案,特别体恤百姓,为他们洗刷冤屈。曾经,乾隆派遣他前往河南调查一起错案,此前乾隆已委派多位钦差大臣前往,均未能查明真相,然而孙嘉淦却查明了事实。
三、挂念民众曾经有个家伙被诬陷为邪教头目,熟悉《还珠格格》剧情的应该清楚,清朝当局对邪教向来深恶痛绝,邪教组织更是对朝廷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倘若这个人真是邪教头目,那必遭处决。不过孙嘉淦顶住了各方压力,最终查明了事实真相,发现这个人并非邪教头目,而是遭受严刑拷打所致,依照大清律法本应判死刑。此案还牵连了众多其他人等。幸亏孙嘉淦弄清楚了事实,为他们恢复了名誉,也使他们免于被处死,孙嘉淦在乾隆三年时被提拔为直隶总督,他担任要职后,不仅依照民众的意愿,向朝廷上书建议废除民间禁止饮酒的规定,还提倡发展水利,以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
清朝建立初期,为了粮食供应,官方禁止百姓私自酿酒,而且这项禁令执行得十分严厉。但是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孙嘉淦了解到民间真实情况,发现酿酒的原料非常普通,并不会影响到民众的基本口粮。而且酿酒对民众生计有益。百姓自行酿酒,可以开设酒坊或者酒肆,这样也能增加一种谋生手段,让更多人有工作机会,从而改善民众生活。乾隆仔细听完陈述,采纳了孙嘉淦的主张,取消了对百姓酿酒的限制性规定。乾隆四年间,孙嘉淦同时负责治水事务。他首先倡导整治永定河,采用修筑草坝的手段逐步修复河床。此外,孙嘉淦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次年又建议统筹治理永定、子牙、南运、北运这四条河流及东白洋两个湖泊。经过一段时间的整修,河道变得通畅了许多,城郊的堤防也更加牢固,能够更好地抵御未来的自然灾害。
四、告老还乡的故事里提到,清正官员衣锦还乡时担心被人取笑,于是偷偷准备了一车砖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乾隆十二年,孙嘉淦因为年事已高,向皇帝请求辞官回乡。这位一辈子为官清廉的孙嘉淦,其实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带回家乡。然而他想到其他人退休时都是风光体面地衣锦还乡,自己作为朝廷高官,退休后却如此简朴,恐怕会被人看不起。孙嘉淦手头实在不宽裕,没什么财物可以打包,便另寻了门路,他命人上街置办了十几只结实的木匣,里面悉数装填了石料,随后便押着这些沉重家伙回到了故乡。
事情出乎意料,孙嘉淦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他被举报给了乾隆皇帝知晓。告发者称:孙嘉淦看似清正廉洁,实际上也是贪污官吏,否则如何能携带十几箱纯金白银返回家乡。收到举报后,乾隆皇帝马上命人传令,要求沿途关卡仔细查验孙嘉淦的箱件,确认里面是否全是真金白银。然而,当十几个箱笼被开启,里面并非金银财宝,而是实心的砖块,此事传到远在京城乾隆的耳中,他深受触动,认为孙嘉淦确实是一位清廉且勤勉的官员,因此他立刻敕令沿途各处的地方大员,务必将孙嘉淦那些箱中之物,全部置换成等值的真金实银。
未曾料到,孙嘉淦还获得了丰厚的奖赏。而那个举报孙嘉淦的人却弄巧成拙,最终吃了大亏。然而,两年之后,孙嘉淦还是被从家乡征召回到京城,直至乾隆十八年离世。通过这件往事可以明白,孙嘉淦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贤才,为人清正,不贪图名利,不谄媚奉承。他的运气相当不错,虽然做了三年官,时刻感觉处境危险,但雍正和乾隆都没有因为他说话直率而惩罚他,还采纳了他的意见。可惜在清朝,像孙嘉淦这样正直的人太少了,而像和珅那样奸诈的人却太多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