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李敏给张先鹏发加急电报:你怎么还不来北京吊唁爸爸?他是谁?
毛主席纪念仪式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当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广播《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告别函》,宣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消息传来,全国人民陷入极度悲痛之中。毛主席就这样离开了,让人难以接受。毛主席病危时,他的子女因种种原因未能到他身边送行,这是莫大的遗憾。10日晚,毛主席遗体从中南海移至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灵堂。
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遗体对外开放,供民众吊唁、瞻仰遗容。作为守灵人员之一,李敏站在父亲遗体旁,看着前来吊唁的人们,显得十分焦急。看到自己期待的人迟迟没有出现,李敏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给那个人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李敏第一句话就是:“张叔叔,你在哪儿?怎么还没来北京吊唁爸爸?”电话那头的男人泪流满面,连声说要马上动身去北京。张叔叔叫张先鹏,让人不禁好奇张先鹏是谁,李敏居然打电话让他来北京吊唁毛主席。
毛主席和张献鹏
张先鹏193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49年9月,中共东北局决定从大连调来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当时,张先鹏在大连中山区一家牙科诊所当学徒,工作认真刻苦,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
张先鹏很快被调到沈阳文化宾馆东北人民政府通讯部当接待员,那一年他才15岁。那年12月初,毛主席乘专列访问苏联,当时国民党在大陆还有不少安插的间谍,为了保证毛主席出访的安全,专列的行进路线是严格保密的。
一天,张先鹏突然接到领导的通知,让他马上去办公室一趟。领导告诉张先鹏,文化馆有一个重要的接待任务要来,需要严格保密。张先鹏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能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了。
接到任务后,张先鹏紧张又激动,把贵宾休息的房间打扫了好几遍。几天后,贵宾来了,张先鹏发现先来了不少战士,随后几辆车直接开进了院子,其中一辆车的车门打开后,毛主席走了出来。
毛主席
毛主席一行在文化馆休息了半天,张先鹏负责给他倒茶。以前张先鹏只是在报纸上见过毛主席,这次亲眼见到了,他非常激动。毛主席临走时,他当面道谢。张先鹏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偶遇,会让他有机会在北京中南海和毛主席一起工作。
张先鹏晚年回忆起这次接待任务:“我们当时不知道接待的是谁,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我第一次亲自给主席送了一杯茶,我说,主席,请喝茶。主席接过杯子,看着我,笑着说,谢谢。”
毛主席从苏联访问归来,路过沈阳时又来到文化馆休息,这次一住就是三天。张先鹏继续服侍毛主席,毛主席对他很满意。临走时汪东兴问他:“小张,这些天辛苦了,你愿意到北京工作吗?”
张先鹏没有犹豫,立即回答:“司令员,我愿意服从组织上的任何安排!”汪东兴拍拍张先鹏的肩膀,对他笑了笑。张先鹏没想到,不久后就接到了北京中南海的调令,要他去和毛主席一起工作。
毛主席与汪东兴
1950年8月,张先鹏接到汪东兴的调动命令,要求他立即来北京,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16岁的张先鹏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到北京后,张先鹏先被安排到中央警卫处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随后就被调到了毛主席身边,开始了长达13年的警卫生涯。
这天,门卫把张先鹏带到菊香图书馆拜见毛主席。李银桥说:“主席,这是小张,前不久从沈阳调过来的。”原本坐在沙发上喝茶的毛主席站了起来,伸出手来和张先鹏握手,笑着说:“原来是你啊,我们已经见过两次面了,欢迎你来这里工作。”
张先鹏听说毛主席认出了自己,还没等他说什么,毛主席就说:“小张,给我干活儿辛苦,有时候,都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因为你得跟着我干。”张先鹏说,自己是不怕吃苦的,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不怕吃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刚担任毛主席保镖的时候,张先鹏闹出过一个大笑话。一天傍晚,天已经黑了,毛主席和女儿一起在客厅吃饭,一边吃一边看文件。张先鹏这时进来了,毛主席让他去拿蜡烛来。
张先鹏没听清楚,以为毛主席要吃辣椒,就赶紧去厨房叫厨师做了一小盘炒辣椒。等他端着辣椒回到客厅时,发现主席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支蜡烛。张先鹏这才明白,毛主席叫他点蜡烛是因为天黑看不清楚文件,并不是要吃炒辣椒。
张先鹏觉得很尴尬,他悄悄地把那盘辣椒放到了桌子上,自己站在一旁。毛主席也意识到张先鹏犯了错误,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拿起一颗辣椒吃了起来,这让张先鹏心里暖意融融。
众所周知,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是夜班工作,一般是凌晨睡觉,吃完午饭再起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建国后。张先鹏刚开始跟毛主席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很难适应,难免犯了一些小错误。
有一次,张先鹏要去打扫毛主席的卧室,他牢记上次的教训,先向其他值班的警卫询问毛主席是否在工作,值班的警卫告诉张先鹏,毛主席还在办公室工作,一会儿就要休息,现在打扫卧室就可以了。
中南海毛主席卧室
张先鹏信了,一路上见他拿着扫把和簸箕,哼着小曲,可一开门,却见毛主席躺在床上休息,吓得魂不守舍,张先鹏转身就跑,根本没听到毛主席喊他……连续两天,张先鹏都睡不好,担心毛主席生气,处分他。
张先鹏完全是多虑了,毛主席根本没有批评他的意思,而是问他:“小张,你当我是老虎吗?你怕我干什么?我不打人,也不骂人。我批你错了,批评你,我就向你认错。”
毛主席喝了一口水后,又说:“以后你们不要再怕我了,你们再怕我,我就不高兴了。”听了毛主席的话,张先鹏心里暖意融融,从此他更加努力工作,犯的错误也少了,还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这样的经历,毛主席经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张先鹏对此深有感触。毛主席晚上工作的时候,常常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为了更好地照顾毛主席,张先鹏有时就用吃安眠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
毛主席给张献鹏的信
但吃了一段时间的安眠药后,张先鹏发现根本不起作用。建国初期,毛主席要审阅的文件实在太多,有时他刚睡着,秘书就会拿来一份加急文件。毛主席心系国家大事,也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
毛主席知道,他的作息习惯影响到给他站岗的警卫。1961年12月,张先鹏熬夜站岗,得了重感冒。毛主席得知后,立即让他休息,并让保健医生给他看病。休息了几天后,张先鹏十分挂念毛主席,于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张先鹏写信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担心其他警卫不知道毛主席的一些生活习惯,影响毛主席的工作。毛主席赶紧回信,话语里满是关心:“你身体好点了吗?好好休息,过几天再去上班也不迟。我想你了,来我厨房吃饭吧。”
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的警卫队员,我们怎能不感动。张先鹏接到毛主席的回信时,哭了很久。感冒好转后,他立即到毛主席办公室报告身体情况。毛主席当天很高兴,连声叮嘱张先鹏工作没有终点,身体健康第一。
毛主席
交谈中,毛主席得知张先鹏的感冒还没有完全好,便批准他多休息几天,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张先鹏刚转身要走,毛主席就让他去厨房做点菜,并说已经提前跟厨师说了,都是他爱吃的菜。
张先鹏开始自责,愧疚。组织上安排他照顾毛主席,但毛主席却照顾他。所以,张先鹏感冒刚好,就按时吃药,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我们知道,毛主席对子女的要求很严格,绝不会让他们受到特殊对待。
例如,建国后,小女儿李娜考入北京育英小学,由于学校离中南海家太远,教职工就用车接送李娜上下学。毛主席知道后,首先批评教职工,不该因为李娜是他的女儿就给她特殊对待。
毛主席处理此事的方式是,李娜和中南海其他工作人员的子女一样住在学校里,节假日就坐车回家。毛主席平时工作很忙,难免疏于照料两个女儿,于是张先鹏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
李敏和李讷
比如,当李娜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张先鹏就会指导她。久而久之,李娜就称呼张先鹏为“张叔叔”,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会向他求助。李敏只比张先鹏小2岁,两人十分熟悉。有一次,张先鹏和李敏聊天,他开玩笑说:“李敏,李娜一直叫我‘张叔叔’,我觉得你以后也要像她一样叫我‘张叔叔’。”
李敏当即表示不愿意,张先鹏却“威胁”她:“你真不叫我‘叔叔’?我马上告诉你爸爸。”两人再次“吵架”,最后各自散去。张先鹏怎么也没想到,李敏竟然把他们之间的玩笑告诉了毛主席。
第二天,毛主席一见到张先鹏就问:“小张,你昨天是不是和李敏‘吵架’了?”张先鹏吓得浑身冒冷汗,连忙说昨天自己和李敏是在开玩笑,并说:“主席,我和李敏是开玩笑的,不是那么回事。”
毛主席听了觉得好笑,笑着说:“小张,你别怕,昨天晚上李敏跟我告状,说你让她叫你叔叔,我觉得她叫你叔叔完全没问题,你平时对她照顾得挺好,可李敏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你只比她大两岁,心里很不满。”
毛主席与李敏
不过,李敏和李娜一样,还是叫了张先鹏“叔叔”一年。两人因为年龄相差不大,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逝世后,李敏第一时间就给张先鹏打电话的原因。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1963年2月。张先鹏在基层集训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北京。
就在张先鹏以为自己还要继续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坚持要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更好的发展,留在自己身边会限制他们,这样不好。那一年,张先鹏已经29岁了,而之前和他一起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已经下放到全国各地工作了。
1963年5月,组织上充分尊重张先鹏的意见,调他到青岛市公安局第一政保部二科任副科长。此时的张先鹏已经结婚,离开北京时,他决定带着妻子去看望毛主席。这天,毛主席特地抽空接见了张先鹏夫妇。
毛主席一一同二人握手,然后请他们在沙发上坐下,说:“你们都长大了,翅膀强壮了,该出去飞了,你们要到地方去努力工作。”张先鹏晚年回忆说:“主席的话还没说完,眼泪就流下来了,我们也都哭了。”
毛主席
就在张先鹏要离开的时候,毛主席又叮嘱他:“小张,你一定要努力工作,我还要去青岛,到时候你一定要来看我。”张先鹏牢记毛主席的嘱托,努力工作,但他心里一直渴望再次回到中南海。
1964年10月,张先鹏出差回到北京。工作结束后,张先鹏决定去看望毛主席,于是就给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打了电话。毛主席听说张先鹏回京了,马上说:“小张回北京了,让他马上来找我。”
两人时隔一年多再次见面,张先鹏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毛主席听得很认真,最后说:“看来你静下心来干活了,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因为当天毛主席有一个重要会议,张先鹏没一会儿就离开了。
临别前,毛主席再次与张先鹏握手,说:“以后请你多来看看我,我很想念你。”1965年,张先鹏又到北京工作,他又一次看望了毛主席。这次,张先鹏本想和毛主席合影,可惜摄影师因事不在,只好作罢。
李敏
张先鹏本以为还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却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远。1976年9月9日,当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开时,张先鹏不敢相信,哭了好几天。张先鹏虽然想亲自去北京送别毛主席,但是没有接到组织上的任何通知,也不知道要不要去北京。
这时,李敏给他打来了电话,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发生了。张先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车站买票,当看到人民大会堂里毛主席的遗体时,他泪流满面……张先鹏如今在家乡安度晚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