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火星情报局VS热爱现实的观众
正文|肉头编辑|濮方
从15个月开播三季,到15个月制作一季,刚满四年的《情报局》变化很大。舞台、形式、嘉宾、话题都全面升级。
代理人从“发现者”变成了“解决者”,问题的核心也从“主张发现超能力”变成了“引起社会共鸣的话题”。他们推出的玛氏产品都新颖有趣,配方新。给“情报局”增添了不少惊喜。
但即便如此,这个一说“开播”观众就欢呼的老IP,依然没能摆脱良莠不齐的魔咒。
从地球到火星
“情报局”爱上了废话
与前三季相比,《火星情报局》第四季完全新鲜。 “情报局”搬回火星,薛之谦成了“薛之芳”,其他特工也都是方脸。
不仅如此,舞台设计更加华丽,特工阵容也更加庞大。除了薛之谦、沉梦辰、杨迪等老菜谱外,还有李希侃、楼子博等新口味,还有“老油条”张绍刚、“嘴嘴”等。谈论世界。枪王”李诞,但后者仍在海报上,并没有出现在节目中。
但最重要的是,节目的选题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提案权”由所有代理人共有,改为副局长专属。次数也被精简为“最多点两点”,而《我发现》的内容则重点关注了地球人的“小损失”,并且不像之前选择保留或者让观众辨别是非,本季提供了解决方案。
“独居女性需要被照顾”和“地球人不知道如何说不”,第一集提出的两大“地球问题”非常接地气,但特工们的解决方案全是非常有想象力,极具港式喜剧的无厘头基调。
季杰表示,要用“一步错,万一错”的“保护伞”去影响匪徒,让他们平安离开;刘伟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让独居妇女用“功夫口红”变身武林高手,击退歹徒;而张绍刚则采取了龟壳式的自我保护,拿出了刀枪不入的“战熊浴袍”,还附带了安全帽……
新鲜又无厘头,《情报局》做出了最大的改变,观众却很不看好。豆瓣评分3.6中,超过57%的人给它一星,不到2%的人给它五颗星。
据说“新鲜感”是老牌综艺普遍头疼的问题,但现在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看起来如此新鲜的《火星情报局4》,依然未能夺冠。
想象还是现实
这次观众更喜欢后者?
说实话,这一季的《火星情报局》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的改变。特工和形式更新鲜,科技感更强,发现的“地球上的麻烦”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每个特工的场景也更丰富。无论是薛之谦、杨迪还是张绍刚,他们都在努力甩掉自己的包袱。
诚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火星的想象力太奇怪了,缺乏想象力的地球观众还无法理解。
从导演汪涵“人类没有想象力就会变得僵化”的说法来看,节目希望用这些“神环”解决方案和“火星产品”为年轻一代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在看来荒唐可笑的火星行动,未来可能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但观众关心的显然不是这些“地球烦恼”能闹出什么笑话,也不是火星上或未来有多少解决方案。他们想要的是如何处理现在和地球上的这些“小麻烦”。
毕竟,最终的决定权还是由观众自己决定。节目是靠培养观众的自主性来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提案的逻辑也存在很大问题。副导演抛出“地球的麻烦”后,特工们试图从那里得到“火星”,但导演最终却得到了“地球鸡汤”。 ,前一秒还在笑,下一秒立马就被教训了,转得太直太用力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基本的。从评论来看,让老观众失望的主要原因是本季《火星情报局》有意义的观点数量缩水。
前三季,特工们都是用笑话和观点,用“话”压倒对方,但这一季的《情报局》,道具和动作多于言语,打架也真的只是打架。去。
此外,仅有两个“发现”的设定也让节目受到了限制。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围绕这两者,无法像以前那样从外太空到海底两万里进行对话。
除了想象之外,“情报局”“失望”的背后还有谁?
《火星行动》让地球观众跟不上节奏,“爱不起来”“火星情报局”。然而,除了节目本身之外,观众的期待过高、政策的麻烦、人才的交叉也是《情报局》不再受青睐的原因。原因。
观众对于“后代剧”、“后代综艺”往往非常挑剔。在第一季中,你用70分的努力就可以超出观众的期望,但在第二季和第三季中,即使你达到80分,你在观众眼中仍然会失败,因为他们的期望已经超过了100分。数百个。
《火星情报局》第四季没落的原因在于观众的挑剔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其次,政策也难辞其咎。政策虽然习惯性地抛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屈不挠地行事。
《名侦探3》和《真相!》 《花儿花开》《周六夜现场》等网络综艺节目在播出期间被勒令停播,《极限挑战》《见字如面2》《金星秀》停播。去年以来,综艺节目审查力度加大,“限星令”、“娱乐限制令”、“儿童限制令”、“韩流限制令”、“负能量过多”、“主持人人格不佳”、“不当话题”等等,只要戴上其中一顶“帽子”,就有可能被红牌罚下。
在此背景下,所有节目都必须小心谨慎。对他们来说,生活得好比外表好看更重要。而聊“火星破解”、“火星情报局”,离不开《地球鸡汤》的正能量。毕竟节目要在地球上播出。
最后,还有做鬼脸的人才。以前的李丹和张绍刚都很新鲜,放在哪里都是“笑话机器”。不过,《吐槽大会》有李旦,《脱口秀大会》有李旦,《七霸说》有李旦,《七霸说》有李旦。 《火星情报局》里的李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归根结底,脱口秀人才依然缺乏,市场上能产生的“行业巨头”屈指可数。此外,政策还要求他们说话前要三思而后行。他们必须隐藏观众喜欢但“不合适”的笑话。如果隐藏得严密,原本的新鲜感就会减弱,也不能“说”得太大声。即便出道能打出一个噱头,后期也很难给节目带来成功。
总而言之,《火星情报局》第四季首战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节目本身还是占了大部分。新奇和诚意值得肯定,但重返火星还可以,大众想要的现实必须接近。
第一集结束时,汪涵导演表示,“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犀牛也希望它不仅能够改变,而且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毕竟观众越来越多,需要好作品,当前的市场也急需好节目。
结尾
[合作|贡献 |应用 |读者社区]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犀牛娱乐正在寻找记者、实习生和兼职人员。要求具备泛娱乐领域行业报道的态度、热情和写作能力,并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从业经验者优先,金融、新闻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络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请将简历或作品发送至邮箱或微信联系工作人员。
点击查看往期热点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犀牛娱乐(ID:)
犀牛娱乐现已上线
今日头条|新浪精彩|一点点信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天天快递 |接口 |钛媒体 |百家号
丫丫丨微博|虎秀|36氪|UC头条
雪球|知乎|淘票票|搜狐公众平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